时间:2024-05-04
郭涛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软件定义”、“未来是属于超融合的”……宏杉科技从来不认为,一项技术可以定义整个世界,能够定义这个世界的只有业务和需求。业务定义IT,这是宏杉科技所推崇和认可的方向。
看看今天用户的存储采购标书,依旧标明的是存储控制器的数量、硬盘的数量、缓存的大小……即使采购到符合这些指标的存储设备,就能保证它可以满足应用的需求吗?在未来三至五年甚至十年内,就可以持续满足整个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吗?无论是厂商还是用户,可能都不敢打包票。
那么,用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能不能量化?宏杉科技的回答是“存储七项式”。
业务定义IT
什么是“存储七项式”?就像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存储七项式”简单说就是在存储采购和部署前必须了解清楚的7个基本问题——性能和容量、应用支撑、数据可用性、业务连续性、扩展性、管理、成本。除了这7项一级指标以外,宏杉科技还进一步细分出了60多项二级指标,以及数百个三级指标和具体的应用场景。“通过存储七项式,可以彻底剖析用户的存储需求,让用户真正了解自己的业务和存储需求,让存储解决方案有的放矢。”宏杉科技总裁李治表示。
现在,存储市场上热炒的是软件定义存储、超融合、全闪存等新概念、新架构,部署了这些新型的存储架构或产品,用户的存储应用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吗?“存储七项式”回归存储的本质,从性能和容量、数据可用性、业务连续性、可扩展性等最基本的存储指标入手,让用户逐一梳理自己的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存储解决方案。
“宏杉科技的目标是以需求为核心,建立一整套存储理论体系,帮助用户理清自己的需求。我们可以基于此提供更有效的产品和方案组合,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更好地服务最终客户。”李治表示。
存储七项式是一个庞大的存储知识库。宏杉科技自上而下,从7项一级指标对用户的整体需求进行细化分析,抽丝剥茧,分解到三层应用。
存储七项式还是一套存储规划的方法论,不过它并没有提及“存储”两个字,而是从7个方面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解和归纳,就像剥洋葱一样一直深入到最核心的需求。从宏杉科技的角度看,它可以从这7项需求出发,为用户提供存储的咨询和规划服务,同时也将此作为自己进行存储产品研发的基石,“律人也律己”。
遵循存储七项式,宏杉科技最新设计并推出了MS7000-AFT全闪存,实测其IOPS性能达到41.2万,延迟小于0.5ms,为用户提供了极致的全闪存性能体验;MS7000-V4高端多控存储,即使3个控制器出现故障,也不会导致系统宕机,实现了极致的可靠性。
宏杉科技在承建国家信息中心的国家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时,从存储七项式入手,了解了用户在性能和容量、应用支撑、数据可用性、业务连续性、扩展性、管理、成本等方面的需求,支持数十万IOPS的并发,用CloudSAN实现存储资源云化管理,同时实现了数据卷级的双活,从而全面满足了客户平台建设的需求。
“存储七项式是我们面对客户时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先了解用户的需求,然后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优化的解决方案,这就像是一个搭积木的过程。”李治表示,“目前,存储七项式还是我们为客户提供的一项免费咨询服务,它将以前售前人员所做的工作抽象化出来,作为一项标准化的服务。现在还是存储七项式的1.0阶段,未来当这一方法论成熟后,达到2.0甚至3.0阶段,形成固定的模板,我们也许会考虑把它单列成一项商业性的服务。”
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最近一段时间,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用户最关心是新的系统或架构能否保证其应用安全、稳定地运行,而不关心具体采用了什么样的技术或产品。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对于厂商来说,不管你采用了什么样的创新技术,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保证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存储的性能、功能都有具体的指标可以衡量,那么,这稳定性又可以用什么指标来验证呢?“稳定,并不是通过简单的模仿就可以达到的,它需要长时间、大批量的产品使用、调整和改进,持续两三代甚至四五代的产品迭代才能实现。”李治表示,“我们过去7年一直在兢兢业业做这一件事——保证稳定性。一切最有价值的创新都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创新,而技术只不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而已。”
2016年,宏杉科技装机量超过6000台,过去7年累计在线运行设备总数超过1.5万台,66%是中高端存储,覆盖政府、高校、医疗、电力等众多领域;全闪存系列产品应用于20多个行业,100%用于企业的核心业务;部署双活系统400套,其中异构双活系统部署55套。这些数字足以说明宏杉科技的存储产品可以满足用户对业务连续性的要求。
“只有自己掌握存储核心技术,才能兑现对客户的承诺。因此,我们始终坚持自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持续交付的能力。”李治表示。虽然存储的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稳定才是存储的根本。存储就像是跑长跑,虽然辛苦,但必须依靠稳扎稳打,以稳定的系统满足客户的严苛要求。而宏杉科技要做一名优秀的长跑选手。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存储市场依旧是最热门的市场之一,一直保持着平稳增长的态势。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存储市场整体规模达到169.5亿元,市场增长率为9.6%,政府、金融、电信是存储的主要应用领域。
未来,中国存储市场持续增长的动力来自哪里?李治分析说:“与国外用户已经纷纷转向第三平台不同,中国传统IT市场未来10年内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随着中国厂商自主研发能力的逐步增强,中国厂商未来将从国外厂商手中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现在,软件定义存储、超融合、全闪存等新概念不断涌现,中国厂商不应盲目跟风,而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判断,找到真正引领未来产品创新的方向,然后快速研发。一旦确定了方向和思路,我们的研发速度并不比国外厂商慢,比如我们去年推出了全系列的全闪存解决方案,其收入已占公司总收入的12%。”
还是那句老话,中国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存储发展之路。国家鼓励在基礎设施、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创新突破,推进自主可控的发展,这对于中国本土存储厂商的发展是一个大的利好。但国家的政策性扶持只是起到了辅助性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发挥国产存储厂商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因为更贴近客户,所以才能开发出更适合中国用户需求的产品,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市场前三目标不变
在数据中心的三大基础资源——计算、存储、网络中,中国在计算、网络方面已经基本实现了自主可控,并且可以与国外一流厂商相抗衡。唯独存储,起步就比国外晚了十年,存储的大部分核心技术至今依然掌握在国外厂商的手中。如果是单纯模仿而没有自己的创新,那么中国存储的崛起就是一句空话。从2010年5月成立至今,宏杉科技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一直埋头研发,每年的研发经费占公司收入的30%,目前已累计开发3000万行源代码。
在过去7年中,宏杉科技每年都会在技术和产品上实现新的突破,比如2011年推出了大缓存中端存储MS5000,2012年发布CRAID技术,2014年推出首款双矩阵高端存储MS7000,2016年发布企业云计算基础架构CloudSAN,以及全系列全闪存产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宏杉科技在推出CloudSAN时也曾感到十分忐忑,毕竟这一架构在全球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在产品推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有十多个行业的用户部署了CloudSAN,一些国家级的数据中心、政务云平台、教育资源统一平台等将CloudSAN用于存储资源整合和云化,这给宏杉科技吃了一颗定心丸。
2016年,宏杉科技销售额达到6.1亿元,已连续5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近50%,兑现了李治当初的承诺。目前,宏杉科技在全国拥有办事机构35个,三级服务支持体系覆盖全国,并于今年在新加坡设立了海外办事机构。“5年内进入中国存储市场前三,如今两年过去了,这个目标一直没有改变。如果保证现在50%的年均增长率,再过三年,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李治对此充满信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