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奇点大学

时间:2024-05-04

高 璇 俞 悦

无论是“Google(谷歌)”、“NASA(美国航天局)”,还是“奇点大学”,这些分量十足而又新奇有余的词眼,都足以抓住人们的眼球。近来,“Google和NASA等联合创办奇点大学”的新闻一经报道,便激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和关注。奇点大学究竟为何物?让我们带着好奇一起揭晓。

“奇点大学”概况

奇点大学坐落在位于硅谷的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内,它效仿成立于1987年的国际空间大学,旨在培养未来的科技领军人物,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让这些全球最优秀的精英掌握并推动先进技术的迅猛发展。

奇点大学的诞生意味着创新和补充。它的教育理念有别于一般大学,强调的是对现存学术界的补充。与一般大学不同,奇点大学并不进行学术研究,因为它的管理者意识到,现有的众多世界级机构的研究模式,无非是某些诸如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基因组学等领域的主流专家,在其各自领域进行独立的教学研究,而这不应该成为奇点大学的目标。奇点大学的教学计划致力于跨学科与跨国层面,目的在于网罗未来的“世界领军者”, 通过组织一些具体的学生团队项目,使学生了解如何利用高速发展的科技来应对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奇点大学董事会有五名成员,著名的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担任校长兼董事,空间企业家与X奖基金会的主席彼得•戴曼迪斯博士任副校长兼董事长。已公布的学校教员及顾问有50余人,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名校教授。这号称“世界级”的师资班底均来自旧金山湾区(斯坦福和硅谷即在此区)的工业界和学术界。

奇点大学宣称“培养未来领军人物”,面向全球招收最优秀、最富激情且有志于解决当前世界重大难题的年轻人才,其教学计划分为9周制教学、10日制教学与3日制教学(详见奇点大学招生与课程设置一览表)。

在这三种教学计划中,最为核心的是9周制教学,面向顶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向他们提供跨学科课程,内容涉及未来学等10个领域。入学后的前3周学生学习上述10类课程,接下来的3周每人选择一门课程深入学习,最后3周将完成某一具体项目。

此外,10日制与3日制的短期培训项目面向企业的中高级管理者,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先进技术的发展与影响,培养战略思维。奇点大学要求学生须为上述10领域中任一领域的专业人士,并志愿学习研究其他领域,同时拥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及丰富的阅历。奇点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学校会授予其结业证书,而非学位。

“奇点”之源:雷•库兹韦尔与《奇点临近》

“奇点大学”这一新奇的校名与办学理念均来源于该校校长雷•库兹韦尔的“奇点技术”思想。雷•库兹韦尔是世界知名的发明家、思想家及未来学家,有着20年的精确预测纪录,曾被Inc. 杂志评为“顶级企业家”之一,是“爱迪生的合法继承人”。他是光学字符识别(OCR)、文字转换语音合成、语音识别技术及电子键盘乐器等领域的先锋。三位美国总统曾授予他13个荣誉博士学位和荣誉证书。他的著作涉及健康、人工智能、技术奇点和未来主义等领域,其中最畅销的著作为2005年出版的《奇点临近》——这也是奇点大学创建的原动力。

所谓奇点,是指在不久的将来科技快速发展的时期。有学者指出,“奇点”理论最早应追溯至本世纪初成立的“人工智能奇点研究所(SIAI)”,该研究所创始人之一尤库斯奎通过发表文章提出“种子人工智能”、“友好人工智能”等理念宣传“奇点”思想。经过几年的发展,SIAI于2006年在斯坦福大学设立了“奇点峰会”,其后雷•库兹韦尔也加入了SIAI,成为董事会成员。雷•库兹韦尔在《奇点临近》一书中指出,“随着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呈几何级数加速发展,未来20年中人类的智能将会大幅提高,人类的未来也会发生根本性重塑。在‘奇点到来之际,机器将能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自我完善,超越人类,从而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加速技术是奇点大学关注的焦点,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期——只有融会贯通地运用高速发展的新技术,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能源、健康、医疗和贫困等难题。奇点大学已做好准备培养未来的领导者,以建设一个更富创意且硕果累累的未来世界。”

创建奇点大学,是彼得•戴曼迪斯在2007年阅读《奇点临近》一书时突然产生的灵感,随后他向雷•库兹韦尔表达了这个想法。在之后一年多的筹备中,诺贝尔奖获奖科学家们、NASA的工程师、企业的董事等纷纷为奇点大学的创立出谋划策,最后,由NASA为大学提供办学地点、Google赞助100多万美元,“奇点大学”就此成立。

“奇点”之争:“热”舆论与“冷”权威

2005年库兹韦尔的“奇点论”就引起了轩然大波,舆论、业界纷争四起。如今,奇点大学带着自己的理念“降临人间”,再一次将“奇点”理论和解决之道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当Google和NASA宣布将联合建立奇点大学时,这一消息便瞬间被200多家网站转载。随后,Google、NASA“科技毁灭人类”等重量级的字眼频繁出现在网络中,一时间成了舆论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比较舆论热潮的侵袭,业内的人士却以谨慎的态度质疑着“奇点”理论和奇点大学存在的价值。

一位权威人士在了解了奇点大学的目标和所设立的课程后,表示这一想法和课程设计听起来很棒,“但是,我还是想知道奇点大学的创始人是否真的相信能够通过这些技术来解决贫穷、饥饿和疾病等问题。”

另一些业内人士做出了更加直接的论断:“相比较奇点大学的方法,让这些学生学习哲学、神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等领域的学科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将更加有效。”

这些持怀疑态度的人士普遍在奇点大学的教育方式与其将实现的目标间画上问号,而另一部分人对于奇点大学的建立则采取了更加消极与否定的态度。

《IEEE智能系统》被公认为是国际上人工智能的核心杂志,而它的编委会里几位权威的教授甚至不愿意发表对“奇点”的任何观点。

一位参加了两次“奇点峰会”的人士也表示:“我不会去写任何关于奇点的事情,因为我看不到它的任何价值。”

美国一些专业的信息技术分析人士称:如果奇点大学能够取得那些创始人所想的成就,那当然太好了。但是“奇点峰会”的报告,将科学与科幻搞乱,而奇点大学的结局只能是一场更长、更吃力的“奇点峰会”,绝不会为我们指出未来之道。

一边是舆论的热脸,一边是业内的冷视,奇点大学一出世就成了业界内外的焦点。虽然质疑批评之声不断,但是人们还是看到了奇点大学的雄心,也看到了业界内外对这一新尝试抱有的希望和期待。或者说,无论“奇点”的理念与抱负最终能否实现,奇点大学并没有也不能够被全盘否定,它毕竟为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理想,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重要的警示与启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