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专家评审委员会全名单

时间:2024-05-04

首席评审专家

刘韵洁 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新生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秘书长

王秉科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会长

靳东滨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服务运营专委会秘书长、

中国电信原副总工程师

宋 彤 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

申江婴 新华网副总裁

第一组:手机产品设计评审专家组

专家组成:(按拼音排序,下同)

丁 未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龚 斌 Leap Labs合伙人、藍色光标集团先知数据科技执行董事

靳东滨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服务运营专委会秘书长、

中国电信原副总工程师

金 星 天翼电信终端公司产品高级专家

宋 彤 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

孙 琦 BCI通讯研究副总经理

汪建宏 中国通信摄影协会艺术委员会专家

中国联通原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

温晓君 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

辛鹏骏 通信产业报社总编辑

杨本植 中国移动自有终端首席设计师

杨 凯 手机分析师

赵丽莹 中国联通终端渠道支撑中心产品总监

第二组:终端解决方案评审专家组

罗国昭 CHIP 中文版执行总编、CHIP 全球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主任

李艺铭 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

滕 冉 赛迪智库集成电路产业研究总经理

王 建 科技犬创始人、资深媒体人、独立评论人

王 雷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庆伟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产品中心创新产品线总监

第三组:智能硬件创新评审专家组

丁少将 钉科技创始人、总编辑

刘秋江 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联盟副秘书长

王 磊 93913总编、VR/AR行业分析师

王庆刚 洪泰智造工场首席技术专家

许 明 《周末旅行》创始人

杨 昕 北京胜为宏技执行董事

原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第四组:手机应用开发评审专家组

曹 冬 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秘书长

高繁玉 信息通信及互联网行业资深分析师

韩建业 中国联通渠道与支撑中心5G终端产业中心专家

吴云桥 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张衍飞 新华网移动互联网事业群项目总监

张泽轩 中国互联网协会应用创新委员会副主任

张 毅 艾媒咨询CEO

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

(2020中国手机创新周)

评审规则 (摘登)

基本原则

免费报名、鼓励创新、公平公正、专业权威

奖项设置

(1)最高奖项:

中国手机设计天鹅奖:授予手机整机产品

(2)产品方案奖:

手机产品设计类 智能硬件创新类

手机应用开发类 终端解决方案类

参赛范围

本次中国手机设计与应用创新大赛参赛作品范围为四大类。

手机产品设计类

主要指2019年11月1日以后正式上市的手机整机产品,已经宣布信息并将在2020年内正

式上市的手机整机产品和未正式上市但已经设计成型的手机产品设计。

终端解决方案类

主要是指为手机和智能硬件整机产品开发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各类芯片、设计方

案、关键器件、配套产品、配件及外围产品,以及软件方案。

智能硬件创新类

主要是指经过软硬件结合,具备智能化功能和连接能力的实体硬件产品,包括各类可

穿戴产品、智能影像、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健康、机器人、VR等广泛的智能硬件产

品。

手机应用开发类

主要是指智能手机所加载的各类手机应用软件和智能终端运行的软件系统。

参赛对象

本届大赛面向的对象,是一切与手机相关的机构和个人,包括手机产业链企业、手

机从业人员、创客、应用开发者和设计机构及设计师。

本大赛所指手机,泛指手持终端。与手机相关,是指手机和智能硬件的设计生产、

软硬件配套、芯片及方案提供、应用开发,以及其他等。

这里所提的机构,是指在中国大陆注册成立的企业或其他法人机构和在中国大陆

设有分支机构的海外企业。这里所提的个人,是指中国公民。

评选流程

作品征集:2020年3月2日—10月20日

作品初审和实物提交:2020年6月10日—10月20日

评委会专家评审:2020年10月21日

大赛奖项发布:2020年11月5日

大赛成果展示:2020年11月5日—11月30日

评审专家及分组

中国手机设计与应用创新大赛评审专家委员会共分成四组,即手机产品设计评审专家

组、终端解决方案评审专家组、智能硬件创新评审专家组和手机应用开发评审专家

组。每组专家6~10人。每组设召集人一名(专家担任)和组秘书一名(组委会委派),

召集人主持协调专家评选,组秘书负责评选事务性工作支撑。

打分规则

结合前七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评选经验,第八届参赛评选产品方案作品的评审,依循

“创新性、人本性、专业性、前瞻性、商用性”五个基本要素评选百分制打分。

创新性:包括原创性、新颖性,以及外观、性能、应用的创新等;

人本性:包括人性化设计、人体工程学运用、环保材料运用、人机交互友好、对人的

需求满足、绿色功耗指标等;

专业性:包括关键技术参数达标与领先能力、技术性能、专业水准等;

前瞻性:包括设计的前沿性、技术的适度超前性、对未来趋势前瞻能力等;

商用性:包括市场接受程度、商用能力、产业化能力和产业链协作等。

不同类别参赛作品,在五个要素体系下,比例及具体得分指标有所不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