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金忠伟 王晓典 朱丽华
摘要:成果导向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清楚聚焦并组织教育系统中的各个环节都围绕一个根本的目标,即让所有学生在学习历程结束后都能获得成功。黑龙江职业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历程中,构建了“三循环”课程发展模式,实施了基于学习成效的数据分析。
关键词:成果导向 数据分析 循环 成效
近些年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上发展很大,现有的专业建设,更多的还是局限在国内同行借鉴、经验参考的层面上,还无法有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黑龙江职业学院于2014年底率先开展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抓手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建立了由短期循环、中期循环和长期循环构成的“三循环”课程发展模式,并实施了基础学生学习成效的数据分析。
一、“三循环”课程发展模式的内涵
“三循环”模式主要由短期循环、中期循环和長期循环构成,每个循环形成一个大的闭合的回圈,其中又隐含着大大小小的回圈,互相]循环、彼此影响、环环相扣。三个循环的持续运作通过课程循环机制、专业循环机制、学校循环机制三大机制提供保障,三循环与三机制互相呼应,为此,“三循环”模式亦称之为“三循环”机制。
课程循环机制是对能力指标持续改进的短期循环,执行周期一般为1学年或1学期。目的在于维持专业合宜的能力指标,并确保学生能展现应具备的能力。课程循环机制由拟定可直接评量的能力指标(绩效标准)开始,之后以能力指标来调整、设计课程及规划配套措施、实施课程的教学及评量,并将教学或活动评量结果用来回馈能力指标、微调评量指标,以再次进入短期循环。由于第一次执行课程循环机制需要更多沟通协调历程,因此执行周期可能超过1学年。
专业循环机制是对三级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持续改进的中期循环,执行周期一般为1-3年。其目的在于维持学校、学院和专业良好的教学成效,并确保学生毕业时能获得应具备的能力。专业循环机制由拟定三级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开始,发展可直接评量的能力指标,之后以能力指标来调整、设计课程及规划配套措施、实施课程的教学及评量,然后实施三级课程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直接回馈就业升学表现,间接修订三级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后再次进入中期循环。由于第一次执行中期循环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沟通协调,因此执行周期可能超过3年。
学校循环机制是对校级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持续改进的长期循环,执行周期一般为3-6年。其目的在于不断调整和改善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保障办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循环机制参考政府要求、行企需求、学校定位、学生发展、家长及校友期望等五个向度的内部和外部需求,以及三级课程评估的结果来研究制定和不断完善学校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三级课程评估的可靠性、有效性与结果直接影响三级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及学生就业表现,间接影响内外需求的五个向度,而就业表现、行企需求两者直接相互影响。
二、“三循环”课程发展模式的成效分析
为了有效检验“三循环”课程发展模式的实施效果,建立以学生学习成效、教师教学效率、课程设计实施为改进点,分别以单一课程、学期、学年为单位,以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为关注点的课程持续改进机制,可绘制学生能力达成度雷达图,包括学生标准能力雷达图、学生常模能力雷达图、学生成长能力雷达图、学生达成能力雷达图、学生自测核心能力雷达图。
短期回圈聚焦能力指标达成分析,以课程为单位,统计课程标准合规性、单元教学设计合规性、课程后反思完成率、课程评估与分析完成率、课程诊断达标率。中期回圈重点聚焦核心能力达成分析,通过用人单位核心能力问卷调查、学生核心能力自测量表、学生核心能力利益相关方认同(满足度)等方面评量毕业核心能力达成度。长期回圈重点聚集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度,通过利益相关方的满意度、达成度、重要性等方面的问卷,评估人才培养成果。
下面,以黑龙江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展示基于“三循环”课程发展模式的成效分析。根据国家、行业、企业、校友、家长等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分析,根据学校培养目标、核心能力和能力指标,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能力和能力指标。将专业课程体系中所有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专业能力指标相呼应,构成课程能力指标矩阵,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课程体系中的所有课堂学生学习结束后,可以达成的实际能力水平。为了实现人才培养机制的不断完善,以黑龙江职业学院成果导向课程开发与学习成效评量机制为基础构建了三回圈的持续改进机制。
(一)短期回圈
短期回圈聚主要课程层面分析,分别以单门课程结束、学期、学年、学程为单位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改进。以《路由与交换网络互联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为例,课程实施结束后进行了成效分析,平均成绩83.36分,及格率93%,达到课程大纲设计的要求,符合预期目标。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了企业的真实案例,促进了学生学习内容与工作的紧密联系;多元评量方式的运用,促进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但也存在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不足,需要加强评量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
(二)中期回圈
主要对学生毕业时核心能力和能力指标达成情况进行,用雷达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学生的核心能力及能力达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针对2016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全部课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该专业学生毕业时所获得的核心能力平均权重,结果是,学生通过在校三年所有课程的学习,专业核心能力均获得较好的锻炼。
(三)长期回圈
主要指学生毕业3-5年以后,专业针对培养目标的重要性和达成度进行相关调研,分别对校友、用人单位、教育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将满意度和重要性通过五项度量表(如:非常好、好、普通、不好、非常不好)调查对培养目标重要性和达成度(普通及以上者为达成),问卷实际发放了60份,回收有效问卷59份,回收率98.3%。
平均有99.4%的校友认为培养目标重要,尤其对目标二认可度高,仅有0.6%的校友认为培养目标设置不重要,说明本专业培养目标设置合理,校友普遍非常认同,说明校友对培养目标的重要性和达成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用人单位有98.9%的用人单位认为培养目标重要,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比较满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给予肯定。家93%的教专家认为培养目标设置非常重要,说明专业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符合高职功能与特色。
学生学习成效的数据分析有利的促进学生核心能力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但如何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有效的分析还需要专业的教学服务系统支撑。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的要求,运用雷达图对学生获得能力与国家、社会、学校、行业、企业、家长、校友等相关方的利益要求做对比分析,可以呈现与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预设的标准值比较结果、学生获得能力与专业内其他学生的能力达成情况比较结果、学生获得能力与专业大类学生的能力达成情况的比较结果,实现实时的发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并逐渐提升自己的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学校提升教学水平,形成持续改进的机制。
作者简介
金忠伟(1972-),男,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程硕士,分院院长,教授,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111,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王晓典(1968-),男,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士,校长助理,教授,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111,研究方向:教学改革。朱丽华(1971-),女,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士,教师,副教授,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111,研究方向:教学改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