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晁阳 余娜 卿笛 李培东
摘要:文章针对高职《变频调速技术》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套考试改革的方法,设计了考试模式、计分方法、补考清考、题库更新等环节,并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实践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兴趣、满足企业技能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养成学生良好职业素养。
关键词:变频调速 课程 考试 改革
引言
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是近二十年来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我国已有10多年的应用历史。进入21世纪,由于IGBT,IGCT等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的性能不断提高,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变频调速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它已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调速方法并广泛应用于电力,轧钢,化工,空调,交通,机床,工业自动控制等行业。
1 进行《变频调速技术》改革的必要性
为满足市场需求,各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变频调速技术》课程。该课程作为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核心课,在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指导专业特色和学生应用能力的作用。然而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知识量大并且抽象枯燥、学生难以理解,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很费力、教学目标却难以实现。在传统的“变频调速技术”教学及考试中,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大量讲解电力电子器件、变频器的基本原理与线路分析等内容,这种方式不仅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效果非常不理想,还造成了“学生很努力的学习,但在就业后操作生疏,对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十分缺乏”的局面。显然,传统的教学和考试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在电气类专业的“变频技术”的教学和考试中进行改革,已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基于这一目标,在当前高职教学提倡项目化教学的背景下,进行《变频调速技术》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需求。
2 《变频调速技术》考试改革的具体做法
2.1 考试模式设计
企业对“变频调速”应用能力的要求为:了解和熟悉变频调速技术、选好用好变频器、充分发挥变频器中各种功能的作用等方面。因此,可以采用模拟技能鉴定考试的方式,将本课程所涉及的全部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知识点,分解为若干个小的综合项目,每个项目包含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制作成题卡供学生学习和训练,每张题卡应包含如下内容:①对项目的综合表述,以及该项目所涉及的技术要点。②根据技术要点的难易程度,量化每个技术要点的分值。③学生对每个技术点操作的熟练程度的量化评价。④学生操作规范程度的量化评价。
在考试前,将全部题卡公布给学生,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在实验室练习。考试时,由学生随机抽取题卡或教师随机指派题卡,规定时间,学生完成题卡要求的操作项目,教师按照学生操作的正确性、熟练程度及题卡中涉及的其他项分值等对学生的操作逐一给分,相加后给出的对应分值,通过这样的方式,迫使学生将全部题卡项目熟练操作,达到生产实际中对变频器的操作要求,完成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2评分方法
具体做法是在70学时中的前24个学时,采用课堂集中讲授的方式,向学生讲授变频器的基本结构、调速原理、控制方式等理论知识,使学生对变频器这一设备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后46个学时中,根据生产实际中对变频器控制、操作和外围电路设计的需求,设计若干实操项目,每个项目包含若干个知识点,由教师在实验室先行讲授本节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和参数并演示操作变频器的控制方法,然后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等到学习结束,将学生该门课程考试的成绩分为两部分,即实操成绩和平时成绩,按照7:3的比例分配,对两部分分别计算,汇总后作为学生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计入档案。(1)实操成绩:每张题卡总分为10分,对操作要点进行分解并给出对应的分值范围,学生操作时按照得分点给学生打分,体现过程考核。学生操作完成后,将所有的分值相加乘以权重,即为学生该门课程考试的实操成绩。(2)平时成绩:对前24学时课堂讲授时的学生表现、回答问题正确率、课后习题完成率、上交作业情况、出勤等情况详细记录,每次每项记1分。学期末将学生各项分值相加,除以本学期任务总量乘以30,得出学生该门课程的平时成绩。成绩评定计算过程如下:实操成绩=各项分值总和*70,平时成绩=各项分值总和/任务总量*30,最终成绩=实操成绩+平时成绩。
2.3 补考及清考
对于期末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在授课完成的下一学期进行补考,对于补考后成绩仍不合格的学生,在第六学期进行清考,补考和清考仍以实操考核的方式规则进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考试方式特殊,故考试时长可能会超过或不足标准考试时间(2小时),考试地点也需要在实验室进行,所以无法按照分院安排的补考清考时间进行考试,需要提前计划和协调考试时间,上报分院。
2.4 题库更新
通过不断调研相关企业对变频器操作人员最新的技能需求,每年根据调研结果,设计并增加若干项目和题卡,以涵盖市场最新的需求,同时淘汰不合时宜的项目和题卡。
3 《变频调速技术》考试改革的效果
经过研究及实践,综合学生、企业反馈,考试改革效果较为明显,极大的解决了该门课程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第一,改变了以往卷面考试重理论轻实践的陈旧习惯;以考试的方式要求、引导学生注重训练实践操作能力。第二,扭转了学生听课茫然无措,考试不知所措的不良现象;改变以往上课满堂灌的方式为学生练教师辅导的方式。第三,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知识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实问题;与企业人员联合设置考试题目,使学生训练的技能满足市场和工作岗位需求。第四,培养了学生按生产实际操作的良好习惯;在日常训练和考试中尽可能还原工作环境及要求,尽可能使学生熟悉工作岗位要求,养成良好职业素养。
4 结束语
考试改革模式在电气自动化专业试运行,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知识技能体系满足企业需求,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毕业生广受企业好评。这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对学生、学校的认可度,提升了学校的品牌力量。同时,考试改革中职业素养部分的要求,使学生养成了学生规范操作、遵章守纪的职业素养,起到了素质教育和提升学生职业适应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波.《变频器实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电子测试[J].2015(21):131-132.
[2]史诺.《三维造型设计》教学优化与实践研究.轻工科技[J].2015(10):153-172.
[3]范宝华.变频技术一体化教学的探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03):125-127.
[4]何芳.变频调速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04):108-109.
[5]李晓宁电气自动化专业综合实验改革与探索.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2006(06):694-709.
项目基金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改项目--“变频调速技术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GJ1709。
作者简介
晁阳(1984.12--),男,陜西兴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技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