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研究

时间:2024-05-04

黄娟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邮电大学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研究

黄娟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邮电大学

高校思政工作的质量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本文从移动互联时代对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谈起,具体深入分析了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新形式和新方法,通过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的深入融合,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移动互联 高校 思政教育

高校思政政治工作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与应用,对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思政教育的信息化需要高校的思政工作因事而变、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1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影响

1.1 移动互联时代为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以往高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主要通过课堂、班会、广播电视等方式进行,经常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移动互联时代打破了传统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传播信息,任何空间和时间的思政教育组织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移动互联时代为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可以使教育形式变得丰富多彩,使时代精神与思政教育相契合。由于思政教育的开展不再受场所和时间段额限制,利用信息化的工具可以将教育从课堂转移到任何时间,而且教学内容可以将视频、声音、图像和文字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内容感受,可以让受教育者更容易的接受教育。

1.2 移动互联时代为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

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的内容纷繁复杂,学生可以很容易的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快更多的信息,但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的没有经过筛选和审核的信息,有些信息属于虚假信息,有些信息经不住科学的推敲,而且不健康、不科学、不文明的信息数不胜数,这些信息都充斥着大学生的思维,冲击者他们的价值观,行为很容易被这些思想影响。

面对着多元化的信息,大学生选择信息的复杂程度增加,对从事思政工作的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不仅要对各种信息了如指掌,还要对媒介信息有着超强的洞察和判断力,而且要对学生的动态及时了解,对于不利于学生的思想及时进行纠正,就需要辅导员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2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方法研究

针对移动互联时代对思政教育的影响,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1 提高综合素质,使用信息化工具做好宣传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高校辅导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很多人不属于思政专业,并未接受系统的思政理论和信息化的学习培训,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缺乏思政的专业能力,造成辅导员能力的一项短板,因此系统的开展辅导员思政和信息化学习培训,提高辅导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做好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加强移动终端平台的使用,通过使用诸如微信等平台,在学生群体中建立公众服务号等进行法制、道德、心理等信息宣传,对学生困惑的心理问题加以引导,使得学生及时解除困惑,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并且通过移动平台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畅所欲言,避免面对面交流的尴尬,达到平等交流的效果,建立起和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难处、思想动态等,能够第一时间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2 发挥学生主体能动,增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通过搭建平台,成立学生自主管理机构,充分肯定学生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骨干,提高骨干学生的媒介素养,建立健全信息反馈体系,加大媒体信息的监控力度,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时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得微媒体氛围洁净。加强以辅导员为主的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使辅导员充分利用微平台传播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学生干部在大学生群体中起着领头羊的重要作用,是传递学校信息和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做好学生骨干干部的培养,直接影响到学校和班级的建设。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使其能够实现自我管理,拥有能够利用新媒体工具甄别各类信息的能力,并规范自身行为,达到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的“传帮带”作用,传播校园正能量。

2.3 加强社会实践、爱国实践基地建设

移动互联时代除了利用新媒介拓宽教育方式之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爱国实践基地建设。社会实践可以将思政教育从课堂模式解放出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时间,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使学生可以在做中学,学中做,更加锻炼和强化了德育能力。

3 健立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

为促进高校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合理的思政工作评价体系,通过制定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增强辅导员的责任心和工作自觉性。

4 结语

移动互联时代,运用网络平台等各种新载体,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思政教育不再单一,同时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创新新的管理模式,推动思政教育在新时代下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挥更好的作用。

[1]安舒怡.“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5:32.

[2]张德宜.“微时代”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3.

[3]宫淑红,张洁.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12

[4]沈燎,邬小撑.微语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探索[J].高校辅导员,2015(2):34.

黄娟(1985--),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邮电大学,助教,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