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刘春志
文章编号:1672-5913(2009)10-0077-02
摘要: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注重软件操作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性很强,而且教学内容以操作等程序性知识为主。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依据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和练习理论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演示-模仿”、任务解决、操作与效果相互匹配等教学方法。
关键词:程序性知识;练习理论;任务驱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是指以掌握计算机应用类软件的操作、培养应用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例如:Flash、3DMAX、Photoshop、网页设计等。这类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社会要求学生真正熟练的掌握计算机软件操作技术并有较强的应用能力,但现状却不容乐观,许多学生甚至是有着高等学历的毕业生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因为动手实践能力太差而无法胜任工作。因此探寻软件应用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的课程目标是形成技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课程内容以程序性知识为主,因此可以借鉴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方法,练习理论也可以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供指导。基于以上思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尝试、探索,希望能为此类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1程序性知识与练习理论
练习在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的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要想进行有效的练习必须要有理论的指导,练习理论可以为此类课程的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操作和操作组合等程序性知识为主,因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可以为此类课程的教学提供整体框架。即软件应用类课程的教学应以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为主线,以练习为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手段。
1.1程序性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程序性知识的教学通常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掌握阶段、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阶段和变式练习阶段。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也可以分成相应的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操作,知道操作可以实现的效果。但是如果要实现某个效果应该如何做,应该选择哪些操作,通过这两个阶段的学习学生不一定能够掌握,也就是他们的应用能力还不强。变式练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变式练习阶段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要求采取相应的行动,学生由知道怎样操作转向会应用操作。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恰当的变式练习,使学生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恰当的操作或操作序列,实现程序性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任务解决的方式培养学习的技能,实现变式练习。如在讲授Photoshop中层的混合模式时,在学生掌握各种混合模式操作所能得到的效果后,要求学生实现指定的效果。
1.2练习理论
练习理论的核心是练习活动,强调有效练习的原则。而在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练习,练习是掌握程序性知识、培养技能的基础。练习理论可以为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的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
练习理论强调有效练习的六项原则。第一项是形成原则,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无误的从事一种技能操作,教师帮助学生进行从组织性较高的练习到半独立练习到最后的独立练习。第二项原则是关于练习长度的。研究表明,一般而言,对一项技能练习得越多,忘记它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第三项原则是需要对练习的初始阶段进行监控。因为这一阶段不正确的练习将会干扰学习。学生需要纠正性的反馈以防止不正确的程序从一开始就镶嵌在他们的记忆里。第四项原则是要让学生在进入下一级练习之前在现有练习中达到一定的准确度。第五项原则是分散练习,或一段时间内进行多项练习。最后一项原则是找出最佳的练习间隔时间。总的指导思想是:在学习的初期,练习次数应安排紧密一些;到了独立学习阶段,练习安排得间隔长些。
2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操作的掌握是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的基础,应用能力是培养的核心。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演示-模仿”的方法增强学生对操作的掌握,以操作与效果相互匹配的方法丰富互动,以任务解决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以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为主线,以练习为主要手段。
2.1以演示-模仿教学加强基本操作的掌握
“演示-模仿”是有组织练习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掌握操作的基本方法。操作的掌握是熟练应用的前提,但是学生在操作学习的初期不得要领,易烦躁,易疲劳,易遗忘,这时学习的最好方法是模仿教师的操作,即教师演示讲解,学生模仿操作实践。教师这时最主要的任务是做好演示与讲解,教师讲解新的概念或技能并演示或举例。当教学内容为概念或原理时,教师要讨论这个概念的特征、定义、规则,并举例说明。如教学内容是新的操作时,教师要通过仔细的演示来说明操作的细节与步骤。这时恰当的应用实例是必须的,在选择实例时必须要有代表性,使学生易于理解。如在讲解Flash中颜色的Alpha属性时,可以使用制作半透明的有色玻璃的实例,这个实例不仅能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这个属性,而且能使他们学以致用,因为现实生活中有色玻璃可以实现的效果也可以用这个属性来实现,比如说有色眼镜的制作。
2.2采用由操作→效果→操作的方式丰富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
教师的讲解与演示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知识的扩展以及与学生的互动。讲课时教师仅详细演示操作是不够的,即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操作,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也不知道如何着手。由于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大部分时间面对电脑,隐藏在多媒体讲台之后,阻碍了与学生的互动。缺少交流与操作不能灵活应用是“演示-模仿”教学的缺陷。
笔者通过教学的不断摸索实践,采用由操作推导效果再根据效果寻找操作的方法可以较好弥补这种缺陷,即操作→效果→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1) 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模仿实践;
(2) 师生一起探讨这种操作可能的应用效果,并记录下来逐一实验;
(3) 教师呈现效果样本,师生交流互动探寻实现效果的操作或操作组合。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2.3以变式练习增强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通常在一种软件讲解完之后,通过上机练习,学生都表示已掌握了这种软件的操作,但是如果提出设计任务时,大部分同学表示不会或完成的效果不符合要求,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进行应用实践,加强变式练习,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应用能力,形成技能的充要条件,也是整个课程教学的中心。
任务解决是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变式练习的重要手段。任务解决有别于任务驱动的教学,任务解决是在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解决任务,而任务驱动的教学是在任务解决中学习操作。当教学内容较多时,任务驱动的教学可操作性不强,教学效率不高,而且由于任务的固定性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导致在任务中学习的操作不能很好的迁移到其它任务。任务解决正好相反,它不是在任务中学习操作而是先学习操作然后使用操作解决任务。任务的类型有固定式任务和开放式任务两种。固定式任务要求教师明确任务的要求,例如在平面图像设计教学中教师提供效果图要求学生实现,这种任务类似于临摹,学生根据任务的要求不断地思考、组合、尝试操作的各种组合以实现任务。开放式的任务对结果没有明确的要求,学习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创作,例如在Flash的教学中在讲授完绘图部分后,可以让学生自定主题使用Flash的绘图功能进行创作。任务解决的过程包括任务下达、任务解决和任务呈现三个阶段,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扮演辅助者的角色。通过一个个任务的解决进行操作的变式练习,训练学习的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灵活的选择应用演示-模仿、操作与效果相互匹配、任务解决等教学方法,可以使枯燥的操作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具有吸引力。学生在师生互动、任务解决中学习操作,培养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Bruce Joyce, Marsha Weil, Emily Calhoun.教学模式[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411-413.
[2] 周志平. 论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50-5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