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4-05-04

杨钰琳 杨翠翠

摘   要:大学生作为网民中最大规模的群体,是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社会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儲备人才,同时也成为了网络诈骗、网络成瘾、网络暴力、网络渗透等侵害的高发人群,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自然而然成为当前各高校亟需担负的重大使命。文章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意义出发,客观、理性地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日常工作,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对策。文章研究目的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网络空间正能量的传播者,成为恪守网络道德和法律、倡导文明网络行为的推动者,成为网络安全的守护者,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创建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TN915.08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As the largest group of Internet users,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reserve talents of national politics, military, economy, society and education. Meanwhile, they also become the high incidence of network fraud, Internet addiction, internet violence, Internet penetration and other violations. Therefore,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security education naturally becomes a major mission to be shoulder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significance of network secur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sible problems objectively and rationall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network secur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combination with daily work. We should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to be the disseminators of positive energy in cyberspace, the promoters of abiding by network morality and law, advocating civilized network behavior, and the guardians of network security. We should create a safe and stable campus environment while realizing the goal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network security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1 引言

网络安全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通过多种教育途径,让受教育群体熟悉和掌握网络安全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技能和自身的安全能力,按照计划展开各项网络安全知识相关的培训内容,实现保护自身安全的最终目的。

齐鹏程从广义和狭义的安全出发,定义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认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指由髙校管理者、教育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大学生网络安全规范、网络安全素养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教育,使大学生逐渐形成网络安全意识、增强辨别信息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网络社会,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法律为基础的理论知识的教育,二是安全使用网络能力的培养”。黄美娟认为,“应该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加入网络安全教育网,引导大学生作出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以上二者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概念界定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研究人员认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要应包括三方面:一是网络安全意识形态教育;二是以法律为基础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三是安全使用网络能力的培养。

2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9年8月30日公布了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我国网民数量截止到2019年6月30日约为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通过手机方式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比例竟然高达99.1%。此外,上网人群中的20~29岁年龄段人数占比是最大的,约为24.6%,实际数据结果如图1所示。大学生作为网民中最大规模的群体,是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社会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储备人才,同时也成为了网络诈骗、网络成瘾、网络暴力、网络渗透等侵害的高发人群,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自然而然成为当前各高校亟需担负的重大使命和任务。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在发达国家已经是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重要环节,但我国该项内容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我国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任重而道远。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把网络安全教育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成为网络空间正能量的传播者,成为恪守网络道德和法律、倡导文明网络行为的推动者,成为网络安全的守护者,这将有助于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做好国家网络安全建设的人才保障。

3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政府缺乏宏观性引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决心和力量。党和政府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仍未充分认识到其紧迫性,缺乏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的法律规定和专门性文件,缺少操作性强的方法引领。

3.2 社会力量参与薄弱

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中,网络安全公司、非营利性社会机构和社会企业等相关组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诸如新西兰等国家,社会力量作为第三方参与组织提供资金支持、支持实验研发、开展宣传活动,为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大学生网络教育提供可能性。但是在我国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环节中,相关社会组织的参与较少,未能够将他们的价值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3.3 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整体滞后

3.3.1 高校缺乏规范化管理

高校是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要载体,其教育理念和管理机制需要与时俱进、密切配合。我国高校已经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但大部分高校侧重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校园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对网络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对层出不穷的网络安全问题研判不准确、不及时,缺乏常态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对于网络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结构模式等无明确规定,没有掌握网络安全教育的主动权,缺乏全局性的思维模式和创新化的教育方式。

3.3.2 师资力量不够专业化

2016年中央网信办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提出了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指导意见,做好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前提就是健全的、专业的师资队伍。但是大多数高校网络安全师资队伍仍然由网络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保卫处工作人员或学生辅导员等人员组成,没有专业的教师队伍,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3.4 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偏低

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指的是其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应具有的网络安全知识、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观念以及分析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生力军,普遍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網络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不能缺少的工具,它的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自由性等特征使得大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在网络中迷失自我,身心发展受到危害。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网民安全意识调研报告》显示,90后年纪为20~29岁是最容易被骗的群体。而我国有4000多万名大学生,他们具有网络安全素养偏低的共性,同时也存在着不同地区因社会经济、基础设施、教育条件等原因造成的网络安全素养的巨大差异。

为了对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的现状进行更直观的了解,掌握其具体情况,专门编写了《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调查问卷》,并基于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一共发出1000份问卷,回收976份有效的问卷,根据数据调查结果,统计分析了以下内容。

(1)大学生欠缺法律意识且网络安全素质不高是普遍现象。关于“您做过以下哪些网络事件”的问题,59.7%的被调查者曾利用软件破解他人WiFi密码;68.2%的被调查者利用网络搜索他人信息;1.8%的被调查者曾利用他人姓名开展网络活动;12.6%的被调查者曾私自浏览他人电子设备;3.9%的被调查者曾私自上传他人照片或影像,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2)关于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自我评价情况,经分析发现,13.7%的被调查者自认为网络安全意识很高;51.3%的被调查者自认为网络安全意识还可以;24.5%的被调查者自认为网络安全意识不高;10.5%的被调查者自认为几乎没有网络安全意识。

(3)关于“如何处理遇到的网络诈骗等相关安全事件”的问题,34.7%的被调查者会自认倒霉、懒得处理;29.2%的被调查者会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18.7%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遇到过网络诈骗;16.2%的被调查者会及时报告辅导员;1.2%的被调查者会利用反黑客技术自行解决,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4)在网络安全相关防护产品的使用方面,调查结果为:85.7%的被调查者会安装杀毒软件进行安全防护;17.7%的被调查者会设置信息内容过滤;47.5%的被调查者会配置防火墙参数以防止被攻击;2.8%的被调查者选择其他方式进行防护;8.3%的被调查者会进行入侵漏洞检查以提升安全性;4.1%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安装网络安全软件。

4 改进和完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具有系统性、战略性、发展性、长期性的特征,需要由政府部门主要负责,高等教育院校作为主要力量,非盈利性社会机构以及公司企业作为第三方共同合作,将国家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融入到该项工作中,树立科学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理念,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结合了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其中,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网络安全方面的指导意见和法律法规,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社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提供网络环境建设、资金和研发技术支持,为大学生提供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和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高校则需要从四个方面点改进和完善大学生网络教育工作。

4.1 树立科学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理念

当前的网络模式是协同化、服务化、智能化等多元模式并存的,各种自媒体、应用软件、手机APP层出不穷,各种新概念“大数据”“并行计算”“云存储”不断涌现,在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网络服务的同时,也在逐渐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的先导,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理念必须与时俱进、高度重视,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水平,并将其纳入到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为大学生提供适应新时代的网络安全教育环境。

4.2 深入强化政策引领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管理部门针对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出台了多个工作文件,有效指导相关工作的进行,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周”的活动。高校应该在宏观指引的条件下,将网络安全教育进校园的政策引领和指导落实落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实施细则和保障制度,从而在制度层面,确保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能够取得成效。

4.3 完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基础设施

我国很多大学都已开设了网络安全专业和网络安全的通识课程,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不同于其他类型知识教育,它不仅要培育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传授网络安全知识,更需要教会学生掌握分析、处理网络安全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仅仅通过开设网络安全教育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应依托于实践、网络、课堂三大平台,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活动、网络实验室等创新教育举措,切实地将大学生網络安全教育内容渗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

高校应不断优化校园网络建设,增强其安全性,将网络不安全因素在源头上进行控制,减轻对大学生们因使用网络造成的侵害和影响;同时高校还应对其教育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升级网络安全教育的软、硬件设施,参照卡内基-梅隆大学Cylab实验室等的成功样例,逐步成立科学实验室,以促进网络安全教育的实践化进程。

4.4 优化师资队伍、培养专业人才

网络安全人才是高校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关键内容,高校应意识到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积极培养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和网络安全人才。为了缓解当前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高校可以采取知识培训、继续教育等相关措施。鼓励高校教职工积极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选派专业素质强的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同时聘请网络安全领域的专家、优秀人才来高校担任兼职教师或来校进行讲学、交流。

5 结束语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高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其内容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办学环境和教育质量,需要多个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和配合。本文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意义出发,客观、理性的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日常工作,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对策。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从高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使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稳步提升,创造更为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齐鹏程.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2] 黄美娟.构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机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2):14-17.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44次).

[4] Fogel J,Nehmad E.Internet Social Networking Communities:Risk Taking, Trust, and Privacy Concern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8, 24(25): 153-160.

[5] 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光明日报, 2014-02-28(001).

[6] 谭玉,张涛,吕维霞.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电子政务,2017(02):117-125.

[7] 谭玉,王子瑶,秦丽璇.大学生网络安全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选择—基于北京5所高校的实证调研[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9,21(01):105-112.

[8] 张慧.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新探[J].智库时代, 2019(20):236-237.

作者简介:

杨钰琳(1981-),女,汉族,河南正阳人,中央财经大学,硕士,中央财经大学智慧校园建设中心,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计算机信息技术。

杨翠翠(1985-),女,汉族,河北衡水人,北京工业大学,硕士,中央财经大学智慧校园建设中心,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计算机网络与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