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李守白
在我的概念里,上海是汇聚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体,具有独特的海派城市的特征,其精致与实用主义,时髦与传统生活的恰到好处的共存,代表着這座城市的思想个性与创新基因。她用好奇心吸纳着世界文明的养分,用时尚催生出现代城市的个性,用对地域文化的骄傲温润着自己,也感染着每个来到这座城市的人。正因有着这样的感触,所以当我知道上海有64条“永不拓宽”的风貌保护道路时,我随之诞生了为其创作一套全新作品的想法。
这不仅因为我是一个上海人,我有义务用我的艺术专长去描绘这座抚育我的城市,更因为作为艺术家,这座城市的文化与活力,时时刻刻触动着我创作的激情。
我初时认为,对于上海人来说,这64条道路是不会陌生的,虽然这些道路遍布于城市的各个区域,但它们应该还是我印象中的模样,弄堂里的房子,路边的影院商场大楼,还有树荫遮掩的街区和马路。直到我翻阅各种资料,并且走遍这些“永不拓宽”道路的每一个角落,我才认识到,这次创作不是我在刻画道路,而是我在重新认识上海,重新品味上海的历史与文脉。
这一刻我无比庆幸,原以为对这座城市已足够熟悉,然而通过一步步亲身走过每一条街道,才真实感受到马路旁一幢幢有年份有故事的建筑,其微妙而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演绎出上海这座城市百余年的精致和繁华。
作为画者,我看到的不仅是现实中的道路,在行走的过程中似乎自己的回忆也在逐渐开启,我清晰记得年幼时每周去少年宫学习绘画必经的复兴路,那时我会从复兴坊穿过,小时候的石库门里弄高大沉静,穿过弄堂的那条路悠远悠长,似乎要花上一些时间才能走完。而现在再次漫步复兴路,当年的上学之路又好像很短很近,曾经的石库门里弄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年代的包浆,似乎所有的老房子都是这样,带着岁月的斑驳,述说着曾经的故事……
行走中,印象里的街道鲜活了起来。我时而漫步于梧桐葱茏的深深庭院,享受后花园的清幽和安宁,时而在曲径通幽处迷失,却在转角的小洋房落地窗前,寻觅着飘出的优雅琴声,也会举步跨过穿透建筑间夹缝的斜阳,古典的百年线条落入眼帘,城市风华从中曳出一道长廊,时光随之冻结。
有些路年轻的时候都走过,但那时只是匆匆过客,没有仔细观察和欣赏。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丰富,特别这次是为了给创作提供灵感,我必须慢慢地欣赏,沉浸地遐想,在神怡中体会穿越时空的魅力。所以我的创作激情无法克制地再次被触动,所以我决定不仅要用海派剪纸的艺术形式去刻画这座城市的风情,更要用东方水墨的意境去渲染这座城市的历史。
我描绘着城市,更是在倾诉着我的情感。我行走在城市,更是在寻找着她的过往和我的未来。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守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