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董莉
中国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互联网金融需要跟这张人情网结合才能落地、生根、开花。农村金融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以来,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金融体系和多层次的市场主体,但依旧困难重,主要表现在普通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偏低,资源配置扭曲,覆盖成本较高,风险控制不力以及征信普遍缺乏等。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甚至产生了之间的负面促进,掣肘了农村金融的前行。
《阿里农村互联网金融报告之一:在希望的田野上》指出,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同时还是互联网金融的“半荒地”。这里对金融的需求旺盛,却供给不足;对发展的渴望强烈,却出现了经济“空心化”现象。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管,对农村地区的供血明显不足,服务层次有待提高。
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大发展产生了新的支付方式、融资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处理电商平台上沉淀的海量数据,给农村征信提供了新可能。
去年,农村普惠金融也成为政府工作重点,在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目前农村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在金融需求,同时金融资源又相对匮乏,在原有的政策性、商業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和小额信贷组织之外,正在飞速改变中国金融业面貌的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渗透,将有助于这一现象的改善。
毋庸置疑的趋势是:互联网金融的下一片蓝海将出现在农村。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互联网金融有利于解决“三农”金融缺口,盘活社会资金资源,激活更多的金融需求,并且盘活农村的闲置资产。
而互联网金融下乡,有着各自的切入点,也形成了一些比较特色的模式。比如,基于线下风控的P2P借贷模式;基于电子商务大数据的模式;基于供应链/产业链的模式;众筹或类众筹模式或者关系到扶贫的公益模式。本期选取的京东金融、翼龙贷和蚂蚁金服便是这些领域的深度探索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