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用肖像书写的影像传奇

时间:2024-05-04

邓登登 陈小波

50年代

与新中国同岁,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出生的一批纪实摄影家,见证和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变,他们是中国新纪实摄影的开拓人和中流砥柱,很长时间以来,他们影响着中国纪实摄影,甚至影响着中国。《数码摄影》杂志在新的一年开启了这个崭新的栏目——流金岁月,通过访谈和回顾,我们希望让读者系统地了解最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纪实摄影的发展和现状,以及这些影像作品折射出的一个真实中国。

在中国纪实摄影界,提起姜健以及他的作品,给人的印象是学术、观念、当代、国际,而其实,他所拍摄的对象却是本土、中原、乡村、肖像。与此相同的拍摄题材,几乎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摄影师在进行,但姜健的作品进入了美术馆、双年展和拍卖会,无论如何,以他所代表的某种纪实摄影风格,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传奇。

采访姜健时,他正在筹划下半年的几件重要事情。9月在荷兰鹿特丹双年展,《孤儿档案》的5年回访将首次面世,并计划于年底移回国内展出;同样是9月,大河画廊将在今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邀请著名摄影评论家李媚、顾铮、杨小彦等一起,共同策划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影像联展,并同时举办学术论坛;作为大河画廊的艺术总监,他还要负责策划和展示签约摄影师的作品,6月28日,内蒙青年摄影师阿音的作品在画廊展出;另外他还担任着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和艺术学会会长的职务,日常事务需要他打理;受邀拍摄的“华人在巴黎”项目,篇幅又有所增加,9月也要交差了。

从农村说起看起来,不论作为摄影师、策展人还是艺术总监,姜健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地位,都已经达到了某种高度。不过没有见过他作品的人,一定无法想象他拍摄的对象有多么乡土。他的三部曲《场景》、《主人》和《孤儿档案》,都没有离开过农村,甚至没有离开过河南。

1969年的寒冬,姜健六兄妹随父母走“五七”道路来到辽宁省朝阳地区一个依山傍水,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当时16岁的他,过了三年地地道道的农民生活。虽然在之后,他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音乐梦想——进入朝阳地区文工团任小提琴演奏员、考入沈阳音乐学院管弦系中提琴专业深造、调动到河南担任省歌舞团管弦乐队首席中提琴。远离了农村,但他对农村生活始终保持着迷梦一般的回忆:“我的人生观形成是在农村。乡村的生活是艰苦的,可当你真正实实在在成为一个农民的时候,一切又都是那么自然,似乎生活本身就应该这样,乐与苦尽在其中。村民和我们都活得很快活、很轻松,没有任何怨言。”

这种切实的农民身份感受,一直左右、影响着姜健的生活和事业。以致多年以后,当他放下提琴拿起相机,在河南广袤的农村穿堂过户,他能用农民习惯的口吻和他们交谈。听听他们那满腹牢骚、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他们甚至可以和你谈科索沃、谈以色列、谈克林顿、谈WTO、谈《焦点访谈》、谈农民作家乔典运。”姜健知道,农民们在想什么,他们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细细品味姜健的《主人》,抛开评论家们给之定义的种种“主义”,也不理会人类学、社会学的记录功用。纯粹从那些神情和衣着,那些家什与摆设,都会勾起真切体验过农村生活的回忆。

在我高中就读的学校,有很多来自农村的同学,我所读的班就叫“农村班”。各个高中的“农村班”都是公认的高分尖子生集体,高考600分以上的一抓一大把,考个500多分跟玩一样。不过很惭愧,我之所以进“农村班”纯粹是因为那时候太贪玩,成绩不好,父母想让我多跟这些吃苦用功的孩子们在一起,熏陶感染一下。还记得那时候都是住校,每个月甚至两个月才放一次“月假”。一到放假我就兴奋地不行,因为可以跟这些同学们去农村住上几天。他们教我在水塘边用细细的鱼竿边走边钓小鱼,这叫“耍钓子”;他们把切成小块的豆腐腌制起来,做成腐乳;他们会将上学时穿的皮鞋收好,光着脚去提水、浇地;他们生火做饭、下地栽秧;他们割猪草、放牛羊,还要带弟弟妹妹;闲暇时,他们也看港台片,也听刘德华。到了开学时间,他们从家里带到学校的只有两个罐头瓶子,一个瓶子是干炸的小鱼,另一个是整瓶的腐乳,这是他们一个月的零食。

面对姜健的《主人》,看到那些泥土夯砌的墙面,手工打制的桌椅;明星贴画与福将门神;西瓜与可口可乐;香港“四大天王”与开国“十大元帅”的混搭;在中国农村最普及的西装与桌球,却是最西化的产物。姜健那种“置身事外”的冷静处理,使得这些照片呈现出的中国农村面貌更为中国,也更为农村。

从《场景》到《孤儿档案》姜健说他的《场景》系列其实是在拍“农村肖像”,尽管整组作品里一个人都没有。1985年开始,姜健用8年的时间在河南乡村遍地奔波。那时候,为了使照片看起来更“纪实”,他还特意将彩色照片转成黑白,以期达到影调上的统一。在这些凌乱、不假修饰的场景前,是一个摄影师独立的思考和理解。“现在想想我当时拍摄的时候,只用相机找角度,连个碗都不敢碰一下,也太老实了。”多年后,姜健把这种对场景的尊重戏称是“太老实”。

1993年,《场景》在北京当代美术馆展出。8年积累的力量瞬间打乱了当时人们对纪实摄影的理解程度,原来没有人的照片也可以成为纪实摄影。同时期,徐勇拍摄的北京胡同也以环境为主体,步入经典纪实摄影的范畴。于是“徐勇的《胡同》,姜健的《场景》”,成了圈内的热门话题。

近30年以后,美国艺术评论家薇姬·戈德堡在论述里这样写道:“姜健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原独立创作,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中国摄影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后称‘乡土艺术(运动大都是在事后被承认和命名)。学者兼策展人巫鸿认为,‘乡土艺术提倡‘再现普通老百姓和中国文明永恒精神而不进行美化,并且常常是在偏僻的省份进行”。

薇姬·戈德堡所说的“乡土艺术”,正是中国西部以胡武功、侯登科等“陕西群体”,中原以于德水、姜健、闫新法等“河南群体”为代表的新纪实摄影运动。只不过在当时,这些中坚分子自己也没有想到,他们会对中国纪实摄影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在姜健的《场景》获得成功也招来疑议的同时,他已经着手下一个8年拍摄计划了——《主人》。2000年12月,

《主人》摄影专辑出版,赞同者和反对者再次把姜健推向了舆论的高峰。当年《场景》的反对者,经过8年的沉淀,肯定了他当时的成绩;当时的赞同者,看到《主人》以后,变得缄默不语。到今天,又一个8年过去,时间证明《主人》应该是迄今为止姜健最成熟的巅峰之作。

“纪实不纪实,艺术不艺术,观念不观念,当代不当代。”这是对《主人》最“批判”的浓缩表达,但这也是“最姜健”的艺术表达。从《场景》到《主人》,虽然画面加入了更有纪实感的人物,虽然在每张照片的下面都写上了几百字的田野调查,虽然没有隐晦、暗喻、波普、象征等艰涩的弦外之音,但《主人》还是不像纪实摄影,它们更像是摆拍的合影照,还是最严肃的那种。

是因为彩色吗?《主人》所选择的彩色照片让画面更客观,环境、细节更丰富逼真。是因为被摄者淡定的眼神吗?那些眼神流露出最最原生的乡土气息。是因为中规中矩的坐姿和站姿?这些姿势是作为一个家庭的“主人”,所应该呈现的姿态。那么是什么?姜健自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姜健的几个关键词

在我的记忆中,姜健这个名字是十几年前《香港摄影画报》上一组记录乡村剧团的照片而留下印象的,我就觉得这个姜健的照片拍得很河南。那时,我刚拿起相机不久,也是不时在大小庙会上追着乡村剧团猛拍的时候,不知是不是这一契合让我注定要结识这位仁兄。

平和

在我写下平和这两个字时,眼前会浮现姜健标志性的笑容,那由内而外生发出的这个概念看上去与姜健外在形象怎么也对不上位,然而,正是因了姜健的真切,才使与他有过交往的人不得不再次在其身上去回味这两个字。是的:平和。记得有一年在平遥做展览,原定的展位因故没能按计划落实,姜健只能把一米多见方的作品《马街说书人》挂在狭窄的一个小巷墙上,观众也只好在不到一米的距离去看照片,效果显然受到影响,同路来的朋友们都很遗憾,而我看到的依然是巷子口平和递过来的那个笑容,就像他的照片《马街说书人》中 主人公面对镜头的那个纯粹表情。

温馨

近些时,我常在景德镇画青花瓷,在不断体味青花魅力时有一个词不时浮现:温润。当我看到一组又一组姜健的照片时,也会出现另外一个词:温馨。“95中原”展览在我记忆里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于德水、闫新法、姜健是当时河南摄影的“三套车”。布展的那些日子里,我作为较年轻的作者,看到三位仁兄及夫人在诺大的一个礼堂里,席地铺开缝制那面几百平方米的红布展览招贴,像一家人似的家长里短地聊着做着,我胸中无名的阵阵热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姜健在那红红的氛围中,伴着大伙的笑语突然来了个洪常青似的大跳,惹得满礼堂笑声回荡。那个展览上姜健继《场景》后又推出了新作《主人》,我从《场景》、《主人》的家景、家人中体味展览内外以至生活、生命中的温馨亲情。“95中原”的众弟兄就是在这个温馨的“家”里守望着内心朴实的称其为摄影的名词。

深邃

在与画家石虎的接触中,他总是提及“意象”二字。比如说某某人长得很意象。说他内心有东西,一定能“长”在那脸上。可以说姜健绝对是个长得很“意象”的那种人。“有东西”是他的口头禅,在评判别人作品中得到他肯定时便会以“有东西”来表述对其价值的认同。其实姜健多年来的影像抓取中一直坚守那看似平常的身后的深邃意义,“我觉得这里有东西”,朴实的句子蕴含了无限的“意象”。八年前姜健在洛阳看到我的《呓语》后给予“有东西”的鼓励,让我坚定了这些年来沿用红外拍摄自己心性世界的信心。

“平和、温馨、深邃”。正是这些概念在姜健那里的细细外延,才使我们有机会不断能接近那个叫做摄影的内核。在我的记忆中,姜健这个名字是十几年前《香港摄影画报》上一组记录乡村剧团的照片而留下印象的,我就觉得这个姜健的照片拍得很河南。那时,我刚拿起相机不久,也是不时在大小庙会上追着乡村剧团猛拍的时候,不知是不是这一契合让我注定要结识这位仁兄。

平和

在我写下平和这两个字时,眼前会浮现姜健标志性的笑容,那由内而外生发出的这个概念看上去与姜健外在形象怎么也对不上位,然而,正是因了姜健的真切,才使与他有过交往的人不得不再次在其身上去回味这两个字。是的:平和。记得有一年在平遥做展览,原定的展位因故没能按计划落实,姜健只能把一米多见方的作品《马街说书人》挂在狭窄的一个小巷墙上,观众也只好在不到一米的距离去看照片,效果显然受到影响,同路来的朋友们都很遗憾,而我看到的依然是巷子口平和递过来的那个笑容,就像他的照片《马街说书人》中 主人公面对镜头的那个纯粹表情。

温馨

近些时,我常在景德镇画青花瓷,在不断体味青花魅力时有一个词不时浮现:温润。当我看到一组又一组姜健的照片时,也会出现另外一个词:温馨。“95中原”展览在我记忆里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于德水、闫新法、姜健是当时河南摄影的“三套车”。布展的那些日子里,我作为较年轻的作者,看到三位仁兄及夫人在诺大的一个礼堂里,席地铺开缝制那面几百平方米的红布展览招贴,像一家人似的家长里短地聊着做着,我胸中无名的阵阵热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姜健在那红红的氛围中,伴着大伙的笑语突然来了个洪常青似的大跳,惹得满礼堂笑声回荡。那个展览上姜健继《场景》后又推出了新作《主人》,我从《场景》、《主人》的家景、家人中体味展览内外以至生活、生命中的温馨亲情。“95中原”的众弟兄就是在这个温馨的“家”里守望着内心朴实的称其为摄影的名词。

深邃

在与画家石虎的接触中,他总是提及“意象”二字。比如说某某人长得很意象。说他内心有东西,一定能“长”在那脸上。可以说姜健绝对是个长得很“意象”的那种人。“有东西”是他的口头禅,在评判别人作品中得到他肯定时便会以“有东西”来表述对其价值的认同。其实姜健多年来的影像抓取中一直坚守那看似平常的身后的深邃意义,“我觉得这里有东西”,朴实的句子蕴含了无限的“意象”。八年前姜健在洛阳看到我的《呓语》后给予“有东西”的鼓励,让我坚定了这些年来沿用红外拍摄自己心性世界的信心。“平和、温馨、深邃”。正是这些概念在姜健那里的细细外延,才使我们有机会不断能接近那个叫做摄影的内核。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