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俗里的“传统”童年

时间:2024-05-04

沙埕铁枝、走古事、闹春田……许多传统民俗里,总能瞥见孩子的笑脸。属于我们的民俗传统文化也更应该让孩子多学习多了解,让传统文化传承真正不断线。

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生产方式的变化,民俗内容自然会发生变化,一些会留下,一些则会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文化传承的“新陈代谢”,并不意味着坐视传统民俗渐行渐远。每逢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都会引发一波文化反思,说明国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极大的关注和强烈的呼唤。

沙埕铁枝 孩子“炫艺”

“上面站的小孩子都是假的吧?”“那么高怎么会站得住?”“如果是真的,站那么久早就哭闹起来了。”……人群里不时有不明就里的群众发出各种各样的疑问。“当然是真的小孩了。”“就是真的才叫绝。”“很多小孩都抢着要表演呢!”当身边的群众传来这样的回答时,总会迎来一阵嘘嘘声。

沙埕铁枝闹元宵是历时数百年的民间传统活动,活动从大年十三开始,连续举办三天。第一天当晚的三台铁枝有呈现福鼎通商贸易历史的“丝路良港”、有祈求福鼎繁荣昌盛的“太姥祈福”、有展示神话人物风采的“蟠桃会”。铁枝上的小演员画着精美的妆容,穿着精致的服饰,扮演着各种各样的人物,精妙绝伦,赢得群众一片喝彩声。

沙埕铁枝俗称“杠”“阁”,始于清乾隆年间,是沙埕元宵民俗活动必不可少的传统项目,2008年列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铁枝基本为多层,高七八米,层与层之间称为“过枝”,一台铁枝能够站上13至15人。

沙埕办铁枝表演历史悠长,沙埕镇人基本上都是从小看到大的。铁枝传承者刘端富说,一听说有这个表演,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参加。我们对小演员也是有要求的:小演员们要胆子大,不恐高,不晕车;身材适中,身高最好在1.17至1.28米之间,这样站上去最好看了。

铁枝技艺的制作是很讲究的,没几代人成熟的经验,根本做不出来。刘端富介绍,白天看它就是一台钢架;等到晚上,装饰品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小演员们就像是悬空站着,没有支撑点,根本看不到铁架的痕迹,让人拍手叫绝。

“走古事”的小童星

每年元宵节前后,游客到连城便有机会一睹当地的民俗奇观:10岁左右的男童扮成戏曲或传说中的人物,于棚车上或坐或站,很是威风;乡村中的青壮年则轮番上阵,抬着这些几百斤重的棚车绕街呼喝竞走。

这种被称为“走古事”的节俗,自清朝传承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棚车所到之处更是观者如堵,堪称乡间的集体狂欢。几乎在大半连城娃娃的记忆里,小时候都曾随大人疯狂追逐过这些游行队伍。

所谓“走古事”,其实是由孩童们扮成古人模样,坐上棚车随队伍游行。在物质和娱乐条件双匮乏的年代,一年一度的“走古事”可是人气最高的乡间表演。

每年元宵节将至,乡村中每个房族便卯足劲在棚车上下功夫,明里暗里都力求将对手比下去。这首要之事,便是挑选房族中长相俊美的男童。

这男童须得10岁上下,一般以挑出两人为宜。两个孩子描眉画目换上古人衣装,活脱脱便是戏曲里走出来的俊逸少年。在人物设置上,多为一主一副——主角“天官”高高直立于棚车的铁栏之上,以铁圈固定;配角“武将”则端坐轿台,形成高下错落的视觉效果。

除长相俊美以外,男童们还得天生一副大胆。棚车所到之处观者如堵,没有不惧生人的胆量可不行。行进中,棚车还会入水,由抬车的青壮年在水中奔跑竞赛。此时棚车左右摇摆惊险万分,车上的孩童若没有处变不惊的气质,很容易闹出笑话。

“我是第一次扮‘古事人物,但我不害怕。”面对众人的围观,今年才读一年级的罗林超一点也不怕生,对于记者的提问,他一面化妆一面应答自如,体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据悉,罗坊古事棚按村民小组组织,罗林超因个子小、胆子大,被理事会选为扮演站在古事棚上方的主角。

罗铭轩今年9岁,在厦门翔安实验小学读三年级。本来学校已经开学,并要举行隆重的活动,但得知理事会选他当“古事”里的人物后,他和妈妈马上从厦门赶回罗坊,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盛会。对于罗铭轩来说,能够扮演“古事”人物,是村里人对他的肯定。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扮演古事的孩子必须挑选十岁左右、体壮胆大的男童,太小的孩子胆子小、身体也弱,无法承受“走古事”激烈奔跑造成的剧烈颠簸、摇晃;太大的孩子太重、太高,大幅度提高了抬“古事”的难度。“走古事”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家和业兴,还必须挑一年来家运好的人家的孩子。

当天,罗林超和罗铭轩站在高高的古事棚内,面对周围震耳欲聋的鞭炮和“古事”奔跑过程中的摇晃倾斜,两位勇敢的小男孩没有退缩,都坚持到最后,完成了他们人生中一次重要的历练。

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俊俏小男生,自然很讨围观者的欢心。不过作为游行队伍的颜值担当,花蓬里的年轻姑娘,显然在人气上略胜一筹。

每年“走古事”的队伍里,各房族除准备孩童棚车外,还需额外再准备一出花蓬。过去花蓬里端坐的,便是由漂亮姑娘扮成的古装人物。衣袂飘飘之际,当真叫人赏心悦目。一些才艺傍身的姑娘,还会揣上萧笛或琵琶,慷慨地赠予围观路人一段天籁。如今花蓬算是与时俱进,多改由小女童上场,主题多宣扬新思想。

童年看戏记忆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乡人们过得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所以,那时唱戏算是一种最大的文化娱乐了。每次戏班一来到,戏台一搭起(用木头临时搭建,非常简陋),小孩子就会提前扛出长凳椅,前去抢占位置(有时为了争“地盘”还和别人大打出手)。

因为戏一开演,四乡八畈的乡人们都如潮水般蜂拥而来,将小小的戏台围得水泄不通(晚去连站的地方都没有)。那隆重的氛围,绝不亚于过节。虽然年年演的不外乎就是《陈世美》《状元与乞丐》《白蛇传》《五女拜寿》《霸王别姬》……那么几出,可乡人总看得有滋有味,眉飞色舞。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戏里的唱腔优劣,表演好赖,对于还懵懂的孩子是浑无关系。最厌烦的就是那些花旦们提袍甩袖,在抖抖瑟瑟,咿咿呀呀、叽哩哐啷的唱个没完没了。一旦那些穿着银盔银甲皂罗袍的武生们扛出长枪,翻着跟头、舞打劈叉,演出各个惊险的武打动作,伴着暴风骤雨般的锣声敲起,孩子们个个仰着脖子张着口,看得目不转睛。期间,也能根据戏子脸谱的色彩,辩出人物的忠奸。自然也对忠奸之臣爱憎分明,恨不得那些坏蛋马上落荒而逃或倒地而“亡”。偶尔,也为判断是否正确和玩伴呶呶不休地争论着。

当然,对于任何一个农村的小孩子,能安安静静坐下看完一场戏是很难做到的。每次戏演一半,就离开了座位,或像猴子一样爬上戏台,抢占边角位置盘踞着,或和玩伴们疯狂晃悠追逐去了!总之已无心看戏,更喜穿梭人群和小摊贩的零食摊中间。无论衣兜里有钱没钱,眼目总滴溜溜地在那些如棉花糖、爆米花、炸油条、花生瓜子等等“美食”上游来移去,馋得口水横流。当时,因为戏台都是现搭的,侧边有梯子。爱捣乱的小孩子有时还偷偷爬到帘子后方,看演员们在涂脂描眉。煞是羡慕他们个个浓妆艳抹,衣裳光艳艳,头饰金灿灿。

日走云迁,恍惚间几十年过去了!然,岁月悠悠,往事留痕,流逝的时光冲不淡那些难忘的记忆。童年看戏的那些琐碎婆娑的影象,又在脑际索绕……人们常说:“戏如人生”,许多孩子从看戏的过程中,渐明哪些是忠、是孝,哪些是奸、是诈……懂得了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让孩子在传统文化中成长

端午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亦是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节日。然而延续至今,人们能够想起的大概就只有吃粽子与赛龙舟,而城市里的人,只剩下吃个粽子。端午节成为“粽子节”,有专家认为,这反映出人们对传统习俗的传承不足。“端午节很多的传统习俗活动正在被逐渐淡忘,如兰汤洗浴、挂系菖蒲、艾蒿、扔灾、饮药酒,但这其中的大部分似乎已经消逝了。”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家陈华文说。

不仅是端午,大多数人对腊八、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的认知也仅停留在“吃”文化上。物质的丰富与节日文化内涵的传承本不应矛盾,可现实的表现却让传统节日这一“精神坐标”的传承渐行渐远。

专家认为,传统节日逐渐失去吸引力,一方面因为其包含的那些陈旧、落后和不合时宜的观念已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仪式感的缺失。“日本和韩国的传统节日仪式感就很强,这与全社会的共识和认知是分不开的。”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王恬说。韩国对江陵端午祭的重视可见一斑,不仅全国休假长达5天,而且节日内涵由广泛的祭祀活动、各种舞蹈、歌谣比赛以及游戏和体育运动,进而拓展出发展旅游、传播文化等多层外延,并最终成为韩国民俗文化走向世界的标志之一。陈华文认为,守住传统节日的“精神坐标”应比文化申遗工作更细致、更具体、更具创新性。

无论是充满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还是被誉为“国粹”的传统艺术书法,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抱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的人伦原理、“诚实守信”、“勤俭廉政”的道德品质,“修身养性”、“慎独律己”的修养态度,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关专家建议,传承民俗文化,就应将优秀的民俗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建设。不仅应该开发特色课程,结合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确定目标,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增强生动性、活泼性,寓教于乐。还应建设民俗文化教师队伍。通过开展民俗文化的专项学习与培训,着力打造一支熟悉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使其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实现从民俗文化传承者到传播者的示范性作用。

此外,还可建立社区文化专项经费,以社区为单位,向家庭宣传民俗文化。结合各类节日契机,从弘扬优秀地方文化入手,组织社区内家长开展丰富的民俗活动等,借此增强家长对民俗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喜欢民俗、热爱传统文化。

一种民俗活动,会随着社会的、文化的变迁而产生变异,会随着国家权威机构的评价和态度而发生重大的变化,因此,来自政府层面的推动和支持,会促成传统民俗活动的恢复、发展和繁荣,有了民俗活动这块土壤,文化传人就有了显身手的天地,民间歌舞艺术就有了发展传承的条件,反过来,这块土壤自然地也就有了富足的养料,能滋养出优秀的民间文化传人,滋养出民间文化的精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