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开笔破蒙人生始立

时间:2024-05-04

“开笔破蒙”为我国儒学一种故老相传的启蒙习俗,通常是指给那些进入学习年龄的孩子通过“点破朦胧,笔画朱砂”来对自己的入学老师行礼,纪念自己的入学仪式。在祭拜孔夫子像,诵读《论语》,并在额头中央点上朱砂之后,孩子们就已经是一个入门学生了!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学童会在“开笔礼”,即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这一仪式俗称“破蒙”。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

随着社会日益开放,孩子们吃洋快餐、穿洋装、学外语、打电脑,多数“电脑新人类”连手写钢笔字也七歪八扭,更别提费事去练毛笔字了,而对其他优秀文化传统也往往嗤之以鼻。“开笔礼”正是努力矫正这种不良倾向的开始。一个隆重的仪式,将使孩子把上学求知看成一个神圣的使命,增强学习兴趣。今时今日,尽管不再读四书五经,不再考科举当秀才,但传统文化的熏陶仍应从娃娃抓起。

我国各个地方一般都在每年的9月1日这一天举行这样的仪式,一个是为了纪念孔子,再就是宣告孩子们已经达到入学的年纪,可以开始跟着启蒙老师学习了!

怀着一颗崇敬之心

6岁的邓斯琦是一名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不久,斯琦妈妈安利娜接到班主任老师电话,说斯琦要作为代表参加孔学堂“开笔礼”仪式,希望家长能营造家庭氛围,和孩子一起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的第一反应,这是好事啊。”喜爱国学的安利娜说。她知道,要让孩子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从参与他人生的首次大礼——“开笔礼”开始。

与此同时,执行“开笔礼”仪式的导演组正忙于在道具、背景音乐等方面的制作。“在音乐方面,我们还特意请北京的音乐专家帮助制作,以突出儒家雅乐讲究的‘咸和、景和、宁和、安和之气。总之,一切为了效果。”执行总导演卢家麟说。

“在仪式准备阶段,我们都怀着一颗崇敬之心。”参与到仪式中的人们如是说。

每一步都是成长的记录

“开笔礼”仪式启动了!雅乐响起,四周寂静,参礼和观礼的人们顿时“穿越”走进了历史,以“礼”拜师。

仪式第一步是“正衣冠”。只见小朋友们先“自正衣冠”,意味着做一个干净整洁的人;随后是“师正衣冠”,老师们亲自为学生整理着装,意味着做一个谦逊的人。孩子们由此领略到“先正衣冠,后明事理”的道理。

第二步,所有的新生、家长、老师向孔子像行“三拜三兴”礼。“高揖——躬——兴”,三次礼毕,祝愿孩子们健康快乐、尊礼明德、志存高远。不得不提的是,此时此刻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都不再是简单融入和观礼的关系,而是身临其境走进了礼仪世界,每个人都融入了角色,氛围庄重而严肃。

第三步:点朱砂,启童智。“眉心中一点朱砂,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了。”参加活动的领导和著名学者,一起为所有的孩子们“开智”。

活动高潮发生在学写“人”字上。在老师、家长的辅导下,孩子们盘腿坐下,用稚嫩的笔画写下人生中第一个大写的“人”字。“这是我第一次和孩子手握着手写‘人字,心里还是忍不住颤抖了一下。”安利娜感慨地说。

随后,孩子们将自己手写的心愿卡投入方鼎中,预示着心想事成。“开笔礼每一步,都是孩子成长的记录。”安利娜的说法代表了很多家长的心声。

仪式结束之后,每个孩子都开心的拿到了“开笔礼”证书。有的家长问孩子心中的感受,有的家长围在一起交流着对开笔礼的看法:“一次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拜”,“一次从表到里的精神回归”等不一而足。“都说现在是道德滑坡,但我相信有孔子学堂开笔礼这样的礼仪引导,大家会越来越明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功能。”这是安利娜的感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