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上海总体发展规划编制中突出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24-04-23

吕贵

上海已连续10多年环保投入占同期生产总值的3%左右,努力建设天蓝、水清、岸绿和生态环境宜居的国际大都市,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7月国家六部委将闵行区列入首批55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生态区、生态文明试点区创建活动。但是,上海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回避的瓶颈问题。一是城市规模的承载力匹配矛盾凸显,城市和人口规模的扩张对区域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造成巨大压力。区域环境污染呈现“复合型、区域性、压缩型”态势,城市公园、绿地等生态休憩空间相对需求严重不足,城市热岛效应、光污染、噪声等城市病问题日趋严峻。二是生态风险的布局性问题有待解决,大型产业基地集约发展与周边区域缺乏规划、协调与统筹,部分工业园区与周边区域功能不协调。三是环境问题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工业结构调整缓慢,多煤少气的能源结构仍待优化,可再生能源占比更是仍不足1%。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缺少长远发展规划,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有待逐步完善等等。这些问题应当在上海新一轮城市规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高度重视,采取措施解决。因此,建议:

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紧密结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高度融合,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生态系统稳定的生态消费方式和公正合理的生态制度等贯穿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在本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目标导向

“十三五”规划是指导上海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上海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础。所以“十三五”规划:一要引领绿色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化改造,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低碳,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生态都市农业、现代服务业等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模式,实现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生态生产生活方式,以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美丽乡村为主题,建设一批生态文化载体,丰富公众生态文明参与平台。二要加强城市生态基础建设。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并开展建设,将上海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中空气污染防治、河道生态建设、土壤污染调查与治理等各项生态建设目标纳入城市建设预算,市、区统筹,城乡结合,协调推进,提高全市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三要结合上海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突出制度创新。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将环境保护与社会治理相结合,确保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修复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落到实处。

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在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的规范引领

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2040年长远发展的宏伟蓝图,生态文明建设既要融入规划编制,更要引领城市科学发展:一要控制城市尤其是核心区人口规模,维持生态承载安全水平。科学确定人口总量,控制人口无序增长。推进城市公共设施配置均等化,规划中心城区合理的建设密度,加强核心区域人口疏解的空间导向,优化就业岗位空间区域布局,引领人口布局。二要优化功能区划布局,加强区域空间环境管制,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消除中心城区与郊区的二元空间结构,控制中心城区“摊大饼”模式;协调大型居住区与城市空间发展导向。打破行政区划思维,推进适应城市发展规律的空间拓展,统筹制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要求,确保在提高工业用地绩效的同时控制中心城区尤其是核心区域密度。三要加强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提升城市生态安全与服务功能。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公共环境设施建设先于商业等其他开发建设。科学规划上海能源构成,加快清洁能源替代,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强化自然生态、水源地环境保护,倡导城市绿色交通,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提升城市宜居生态水平。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副主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