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 超 常建平 相红梅
摘要:通过项目管理前期工作分析研究,从设计、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工程建设的内在规律、科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工程设计的人性化、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信息化以及服务保障一体化。
关键词:项目管理;前期工作;公路工程;服务保障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4-0130-02
工程项目管项具体活动,具有过程的系统性、实施的整体性、工程技术的复杂性、广泛的社会理作为管理的一性、工程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开拓建设思路,全面强化对项目的前期管理。
目前在项目管理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几种倾向:首先是轻视管理,把项目管理简单化和庸俗化。缺乏创新意识,习惯于照搬照抄规范,甚至以专业管理、技术管理替代全面的系统管理;其次是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不注重重大建设方案的论证,全局性问题的研究,重、难点问题的攻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满足于规范上写的,过去的老经验是这样做的;三是管理理念的滞后性和封闭性。不注意学习交流和总结,不愿意借鉴其它项目的成功经验,不接纳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办法,搞门户之见,缺乏谋全局、谋发展、谋一流、创“精品”的勇气和胆略,喜欢就事论事,不求进取和创新,认为方案愈保守就愈保险,不敢承担风险和责任。综合分析,以上问题的根源是未将科学发展观充分溶入项目管理中去,阻碍了项目管理直取得的成效。
如何加强项目管理的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实践表明,关键在于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通过努力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的管理办法,时时处处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工作,不断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自觉摒弃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不符合工程实际、不符合项目管理内在规律的陈旧过时的管理观念和模式。
一、创新工程设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综合考虑,充分协调“人、车、路”三者关系,实现工程设计的人性化
设计是工程的灵魂。工程最大质量现状就是设计造成的质量问题,最大的浪费就是设计造成的浪费。实践证明,抓好设计环节,提高设计水平已成为项目管理的成败关键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创新设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把人、车、路置于一个有机的系统,综合考虑,使道路的使用功能与使用者及其车辆有机结合,科学配置,以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为最高目标,追求人性化的设计。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路的功能不仅要求工程质量坚固耐用,而且要体现出建筑艺术的品质、创意和特色。追求自然、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现代文明的和谐统一,已逐渐成为公路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且每条公路的建设均有特点,建设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故其对设计的要求也就不同。因此,公路的设计要充分体现时代特点,体现出该路的特点,就必须始终要在满足工程内在质量的前提下,以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高层次的文化品位和精神享受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按照交通部的公路心理念进行设计、建设,不断提升工程的文化内涵,真正实现设计的人性化需求。
二、创新项目管理思想,以提高工程质量为核心,自觉遵循工程建设的内在规律,借鉴人类一切先进的管理成果,实现项目管理的科学化
工程质量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和永恒主题,一个优秀的工程设计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使之变成现实。在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科学严谨的管理思想,把和谐社会理念贯穿进项目管理中,把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投资、工程廉政、安全生产、环境保障等置于一个有机系统之中,通过严密的组织使之成为一种群体行为,凝聚为一种团队力量。其次要依据管理对象和工程特点,高起点定位,确定总体建设思路、建设理念和总体目标,并使之成为全体建设者的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统一意志。三是依据合同规范和职能分工,细化目标,优化方案,拟定创优大纲,落实具体措施。四是加强组织协调,分级管理、分工负责,落实责任、严格奖惩,将工程建设的责任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真正落实到各个环节和工作岗位,实行“无缝隙管理”。
同时,要在项目管理中自觉遵循工程建设的内在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按照科学合理,积极可行的原则确定建设工期。坚决杜绝和防止“献礼工程”、“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现象。通过科学管理,创建国家和人民的“满意工程”、“放心工程”。
三、创新项目管理手段,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规范建设市场行为,实现项目管理的法制化和信息化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投融资机制尚不完善,公路特许经营制度还没有建立,项目法人的监管机制还没有健全,公路建设市场尚不规范的情况下,依托信息技术。建立真正能够运筹于帷幄之中的全方,应项目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目前,我市公路建设总体水平较之外省市较低,还没有实现集约式、内涵型发展。与国外相比,主要差距就在于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信息化程度比较低。管理手段比较粗放和落后,人为的随意性较大,对建设市场监管乏力,对建设过程的监控,难以量化考核,跟踪评价,准确把握。从管理效果看,由于项目管理水平正在提高,工程质量起伏较大,不够稳定,形势不容乐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建立一套真实可靠的信息网络系统,缺乏切实有效的监控手段对项目实施管理。
加快项目管理信息化进程,是实施项目前瞻化管理,规范和净化建设市场违规行为,加强源头治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的最有效手段。通过建立项目法人信息库、设计、施工、监理企业信息库等基础数据库,可以使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以及项目法人全过程监控在公开、公正的环境中进行,并得到充分落实。
四、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项目管理的科技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项目管理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外先进技术的不断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工程建设的“技术含量”有了明显提高。依靠技术创新,加强科研攻关,全面提升项目的科技水平已成为支撑工程建设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强大动力。
实现项目管理创新,技术支持是关键。在工程实践中。要注重解决和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要重视工程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依托工程建设,结合项目特点,确定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和控制目标,如高墩大跨径新结构桥梁技术,长大隧道施工和运营管理技术,高性能沥青混凝土的应用技术,西安地区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等。把解决当前与谋划长远有机结合,为公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二是注重工程实用技术的研究,如新型筑路材料及施工工艺的开发应用,湿陷性黄土压实技术、高路堤的施工技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土石混填技术的研究。三是注重工程质量通
病的治理,如路基不均匀沉陷病害防治技术,路面抗车辙技术、半刚性基层路面裂缝防治技术,高边坡生物防护技术等。四是注重跟踪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工艺,如排水性路面技术,特大型桥隧监控管理技术,大跨径钢结构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五是从实际出发,在遵守国家统一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适当修改和提升部分工程技术标准,改变目前国家部分技术标准和规范落后于工程建设实际的状况,制定适合于西安地区气候地理实际的技术参数,技术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等,作为对国家和部颁规范的补充。形成科技与生产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五、创新服务保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创造良好建设环境,实现服务保障一体化
项目管理作为一项社会性较强的复杂系统工程,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公益事业。其建设过程必然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众多的利益群体和个体,特别是公路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因此必须充分地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处理好工程建设与拆迁群众利益,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建设过程中,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法规以及征拆标准,充分依靠各级政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项目法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人民群众的作用,在维护和保障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大局的前提下,兼顾各方利益,妥善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四个满意”,即政府、业主、施工单位和拆迁群众都比较满意。
要做到“四个满意”,就必须心系工程,情系群众,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创新环境保障工作机制,深化对征地拆迁政策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完善征迁管理办法,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式。同时,加强对征迁难点、重点、热点问题的超前研究和预控,注意化解矛盾,不要等问题成堆、矛盾激化再去解决。此外,对涉及普遍性、群体性的问题要注意政策引导,切忌简单化和不负责任、放任自流的做法。
六、要尽快加大我市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及改革力度,尽快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1.大力推广采用FIDIC项目管理模式和FIDIC合同条款。
2.大力培育总承包全功能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
3.加快落实投资项目法人,组织业主培训。
4.组织开展项目管理技术研发,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通过项目管理前期工作分析研究表明,管理作为一种力量,一种财富,它在提升项目管理整体质量水平的过程中,正在发挥着真正的核心作用。实现公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不能仅局限在数量的简单增加,更重要的是在内涵上、质量上的新突破,而且要大力提升建设品质、文化品位,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西安品牌”工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