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金融危机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4-05-04

高 涓

摘要: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陷入困境,中国虽然没有处在漩涡的中心,但是由于传导效应的存在,2009年对于中国来说仍是异常艰难的一年。时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金融危机给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带来新的课题:一方面检验我们改革的成果,让我们对先前的改革进行新的反思;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可以利用的新资源,为高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关键词:金融危机;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5-0188-02

2008年世界金融和经济形势风起云涌。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并逐步升级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对于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的时效,各国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估计,但可以肯定的是,2009年将异常艰难。在此背景下,作为一名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者,笔者试图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高职教学改革做出一些理论贡献。本文首先分析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带来的机遇,特别选取那些对高职教育有意义的影响,然后分析这些影响和机遇对高职教育的意义。

一、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机遇

(一)我国出口企业及其他实体经济均受影响——改变制造业大国的现况适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目前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是传统的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这些企业长期处在国际产业链分工的加工制造环节,这些企业在质量以及成本控制上有一定的优势,没有品牌、渠道、销售团队,长期依靠海外稳定的订单生存,一旦危机爆发,没有了订单,必然导致企业停产、裁员,金融危机也就蔓延到别的行业和领域中去。研究经济规律我们发现,依靠出口拉动增长份额越重,又称对外依存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受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会愈深,保持增长的压力就会愈大。

这场金融危机对于的中国企业来说,如果能够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迫使企业转型升级,那么就能够变消极为积极,即围绕全球价值链进行产业升级,向产业链的上游运动,从劳动密集环节(简单零部件生产、成品组装等)向技术与资本密集环节(如研发设计、高级原材料生产、复杂零部件生产等)和信息与管理密集环节(如市场营销、管理运营、品牌运作、专业服务、金融服务、物流管理等,大致可以归为总部经济活动和生产性服务活动两大类)游动。在这种背景之下,对于广大工业企业所需技术工人的输出方——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来说,也有义务和必要顺应潮流进行调整,以应对这场危机。

(二)发达国家经济陷入普遍衰退——规避负面的传导效应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低价的“资源”

金融危机肆虐汽车、房产建筑、零售、能源、航空运输五大行业,几大经济体陷入不同程度的衰退,以美国为首,经济学家普遍预计2009年经济衰退全面侵袭美国,经济负增长1%。日本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受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日本出口业开始大幅下滑,促使各大企业开始大规模削减对新工厂新设备的投资,日本经济增长失去了原动力。欧元区经济已连续两个季度下滑,因而陷入衰退;非洲、拉美各国亦难幸免。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通货紧缩不可避免,同时处于衰退漩涡中的各方必然积极寻找机会,全球把目光纷纷投向中国。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反而更多。引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对变便宜的资源、技术和人才,寻求与跨国企业的合作,开拓海外市场等,将变得比以往容易。

(三)国内企业订单减少、产能富余、人才需求减少——高校要迅速调整适应这种变化

金融危机下国内的外贸企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2008年的数据显示外贸进出口增幅回落较快,投资增长有所放慢。进口、出口增长速度分别从9月份的21.3%和21.5%、10月份的15.6%和19.2%,转为11月份分别下降17.9%和2.2%。此外工业企业生产显著放缓,原材料价格和运输市场需求下降。大量企业倒闭,以玩具企业为例,2008玩具出口企业数量减半。房地产和汽车市场低迷,消费热点降温。部分企业经营更加困难,就业形势严峻。中小企业停产、歇业现象增多,一些大企业也出现较大亏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高校毕业生企业签约率降至历史最低点。

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之下,企业利润空间下降,出于成本控制和产能的考虑,企业选择停产和裁员成为必然的选择。受全球裁员风波的影响,中国企业也加入降薪裁员的行列,企业招聘意向下滑。面对企业大量被闲置的生产车间、生产设备,以及流出企业的优秀的生产技术人员,我们可以将之充分利用。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是从1999年开始的。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已达到相当的规模。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伴随着教育部5部重要的文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改革,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了与我国经济结构相配套的专业学科体系。正在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时刻,金融危机悄然而至。如何变不利为有利,如何规避金融危机给校方带来的巨大冲击,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经济结构调整要求高职院校重新审视现有专业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一直以的产学结合为我们的目标,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更进一步提出专业改革与建设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急功近利,专业设置过分依赖市场,课程设置不能过分淡化知识结构的完整。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时问题不会体现出来,但是当危机来临,高职学生首当其冲被淘汰。现实证明,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市场的变化是瞬息万变的,如果过分依赖市场,往往适得其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又如,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被我省不少高职院校引进。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之所以成功,是由于其专业设置满足行业领域内所有企业的普遍要求、满足相当长时间内职业发展的需求、适合较宽的职业领域并具有综合性,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更能适应市场需求,而不仅仅是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产业工人或者技术农民。因而我们需要进一步调整升级专业和课程,我们的学生不能只为岗位培养,在一线工作并不是学生的最终目标,我们的学生还要有其他能力,要能做技术主管以及品质主管等技术管理人员。这样,即使危机来了,他们也不会受到太大冲击。

(二)发达国家经济普遍衰退,引入国际教育资源的时机成熟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美国经济全面陷入衰退,世界几大经济体都受到了影响,因而这些国家的教育机构也自然有海外寻找合作伙伴的动力。另一方面从国内的人才需求来看,一些掌握新技术、能说流利外文的人才倍受企业“厚爱”,虽然部分外贸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首先收到冲击,但是我们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会减慢,企业的国际化趋势也不会收到影响。而中外联合办学,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熟悉掌握语言,成为和国际接轨的人才,这样的学生必然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

(三)企业人才设备出现富余,是吸纳企业人力物力资源的好时机

教育部历次重要文件都提到要提高教者的技能水平, “工学结合”,打造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这对于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我们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吸纳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就是一条捷径。在经济繁荣时期,只能较多采用兼职教师的形式。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企业出现大批人才的富余,这是我们大力引入企业专业人才的大好机会。可以在目前条件下以相对经济上行时期较低的成本“捞”一些从企业出来的实践经验丰富、能力强的人才,“蓄”到高职院校,改善自身师资结构。

从物的角度讲,金融危机产生的富余设备为高职院校改善实训设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大量机器设备的闲置或淘汰使得企业不得不对其进行廉价处理,高职院校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向企业购买这些设备用作实训教学,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质量。另外企业定岗实习的模式不变而具体形式可以发生变化。对于有的院校来说甚至不用购买实训设备,因为大量企业停产,厂房设备闲置,我们可以将课堂和实训场地直接搬到停产的厂房,只需出较低的租金就可以让学生在一线进行操作。对于离开工作岗位的定岗实习生,学校大可不必为他们的再次就业大伤脑筋,这些租来的生产一线就是他们再次上岗的场地。

(四)高职院校应当成为人才的蓄水池

企业的人员“富余”是暂时现象,从长远看企业不会允许具有实践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人才大量流失,学校能够做的是帮助企业开展富余人员的培训工作,将这些人才放在“避风港”和“蓄水池”里,等到危机过后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高校应当积极寻找途径开展“职业中教育”,通过培训工作展开交流,对于企业方和学校方都会有很大裨益。

此外,面对高职院校定岗实习的学生大量离开工作岗位的情况,我们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比如对已经毕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售后服务”,将已经毕业的学生召回再进行更高层次的培训,这样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当前的困境,一方面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又如适当延长在校学生的教学时间,由“2+1”的培养模式,转变为“2.5+0.5”或者“3+0”的模式。当然这也容易带来教学成本的上升和全面的调整。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人们重新审视“人才高消费”,让高职学生有机会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竞争。最终是做空还是做多,则取决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教育改革的成败。

参考文献

[1]王英.中德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比较与借鉴[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

[3]党委宣传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解读之一.

作者简介:高涓(1981-),女,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会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