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调查的旅游类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4-05-04

陈海艳 王伟毅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背景下,针对不同学生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需要认真关注并积极谋划的问题。通过对旅游类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明确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积极营造劳动文化氛围、系统构建劳动教育体系以及有效培育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关键词:旅游类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调查;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4C-0025-05

一、调查背景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提出了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并在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支撑保障以及组织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2020年7月,《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发布,为大中小学校进一步落实劳动教育提供了具体指导。2019年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效能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真正发挥劳动育人功能、积极呼应国家和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目标诉求,成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很大程度上与行业和专业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因此,高职学生劳动教育需求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旅游类高职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旅游类行业企业从事相关工作,其工作以服务人为宗旨,旅游类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品质等直接关系到未来从事旅游类工作的服务质量。基于此,我们开展了旅游类高职学生的劳动教育的调查与研究。

二、调查方法及结果分析

2021年3月,笔者对江苏省10所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情况进行了访谈和电话调研,在此基础上,围绕被调查者个人情况、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能力水平以及劳动教育现状五个维度设计了问卷的调查内容,同时兼顾到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等方面,使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21年暑假,面向江苏省2000名旅游类高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867份,其中大一学生的问卷1022份,占54.74%,大二学生的问卷726份,占38.89%,毕业生的问卷119份,占6.38%,男女生比例分别占30.64%和69.36%,独生子女的问卷占42.21%,来自城市的学生的问卷占41.62%,乡镇(城郊)的问卷占25.71%,农村学生的问卷占32.67%。经过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学生对自身劳动观念评价较高,对他人的认可度较低

劳动价值观是劳动者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它直接决定着劳动者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劳动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行为习惯。调查显示,学生大多有较为正确的劳动观念,主要表现在:认为劳动非常重要(占65.77%),劳动不分贵贱(非常赞同占84.68%),應该尊重普通劳动者(非常赞同占89.72%),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非常赞同占87.52%),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非常赞同占88.06%),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非常赞同占80.88%),弘扬劳动精神是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占96.73%),参加劳动对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占87.52%)。对于学校可能开展的校园清洁之类的劳动实践活动,有73.27%的学生愿意积极参加。

与自以为本人具有较强的劳动观念相比,参与调研的同学有30.91%的人认为其他同学的劳动观念不是很强,其中有4.28%的人认为其他同学的劳动观念淡薄,2.79%的人认为其他同学非常排斥劳动。

(二)学生劳动意识具有较强的主动性,不同劳动差异较大

笔者就一些具体的劳动情境来调研学生劳动的主动性,主要包含宿舍清洁、收拾餐具、帮助他人、志愿服务/勤工助学、专业或课程实践、克服实践困难、帮家长分担家务等方面。从调查情况来看,总体上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主动性较高,均超过75%,其中最高的为用餐完毕后主动收拾餐具(占85.86%)以及主动帮父母分担家庭劳动(占83.5%),而主动将垃圾投放垃圾桶、志愿服务或勤工助学以及社会劳动实践活动(社区志愿服务、公益实践活动等)的主动性相对低了一些,在学校承担宿舍卫生清洁劳动的主动性最低,为75.15%。

对于劳动意识的培养,学生认为源于家庭教育的比例最高,占89.93%,其次是个人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劳动教育的培养。被调查的学生中,55.38%的学生做过学生助理、助管或是参与过学校的其他义务劳动,也有38.46%的学生认为学校相关的锻炼机会不多,71.56%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劳动岗位,23.78%的学生希望劳动岗位的性价比更高一些。

(三)学生日常生活劳动能力较强,其他劳动能力有待增强

劳动能力的调查主要聚焦于学生对自己劳动能力的评价以及从事的具体劳动实践。调查显示,47.1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劳动能力非常强,从事的劳动实践活动排在前三位的为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占95.5%),洗衣服叠衣服(占83.32%)、洗碗洗菜(占80.02%),专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比例分别为59.13%和58.06%,参加其他社会劳动实践活动的比例仅为34.87%。在劳动时间上,每天劳动1小时以上的同学占63.47%,0.5—1小时的占29.99%,还有1.39%的学生基本不劳动。在校期间,每学期参加的志愿服务、公益实践活动等,78.9%的学生累计学时超过1学时(1学时按照40分钟计算),其中49.01%的学生超过3学时。

对于不从事家务劳动的原因,39.58%的学生表示是家人不让做,24.75%的学生认为是学习任务太重,想玩而不想做的学生比例达32.51%,还有3.16%的学生认为劳动太脏太累,不愿意做。CF115EA1-5862-453C-BE37-1A835ADB50C5

劳动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情感,应该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旅游类高职学生日常生活劳动能力较强,但是专业实践劳动和社会实践劳动方面参与度较低,与日常生活劳动相比,学生可能在后者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花费更多的个人时间。因此,要注重在专业实践中深化劳动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劳动品质,让学生真正明白劳动不仅是服务于个人的活动,也是为他人、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应有之义。

对于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参与调研的学生希望能有丰富的劳动教育形式(占89.5%)、充实的劳动教育内容(占70.7%)、规范化的劳动管理(占65.02%)、合适的劳动实践(占64.92%)以及齐全的劳动工具(占63.31%),说明旅游类高职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开展形式以及劳动课程设计都有明确的实际需求。

此外,有89.18%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而身边的其他同学劳动观念较为淡薄,这些差异说明他们还存在一定的自我认知差异,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团队意识培养,在共同劳动中学会认可他人、尊重他人、接纳他人,全面提升个人劳动素养。

三、加强劳动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

《意见》认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孟庆东从政治价值、思想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等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2]。劳动创造价值,旅游类高职学生劳动教育也是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的内在需求,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做好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按照“三全育人”的要求,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观和责任感,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要重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日常管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等人才培养环节的有机贯通,将劳动教育与学生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将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取向,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二)积极营造劳动文化氛围

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可以抓住重要的时间节点,结合旅游行业企业业态,加强劳动宣传教育,展示劳动教育成果。可以组织“劳动文化周”,邀请旅游行业劳动模范、行业精英、优秀毕业生等走进校园,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报告等形式,进行劳动主题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指导学生开展劳动活动,培养积极主动的劳动意识。可以结合“旅游专业文化节”、技能竞赛等活动,开展毕业设计成果展、技能展演等,全面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还可以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开展“劳动之星”评选活动,广泛宣传身边的普通劳动者的事迹,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劳动的精神内涵,培养劳动精神。

(三)系统构建劳动教育体系

《意见》明确“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因此,旅游类高职院校必须系统构建学生劳动教育体系。

1.建立劳动课程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融入全课程。首先,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结合旅游行业特点,根据《意见》要求,做好劳动教育必修课课程设计,切实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在进行劳动教育的同时,增强学生对旅游行业的职业认同感。针对调研中所反映出来的学生对他人劳动认可度低等现状,可以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增加团队劳动教育的内容设计,通过适当的干预,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学会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其次,开发劳动教育选修课。结合学校以及旅游专业特色,开发一批劳动教育选修课程,如居家清洁、面点烘焙、家装木艺设计、花卉栽培种植等,开展需要学生身体力行、在真实环境完成的劳动实践,结合任务驱动、协作分享、成果展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课程。可以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让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进课堂、进头脑、进心灵。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深入挖掘旅游行业劳动教育资源和劳动教育元素,如红色旅游景区、生态旅游项目等,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拓展校外渠道,建设一批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还可以结合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和实践,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择业观,积极面对挑战,砥砺前行。

2.丰富劳动实践教育体系,让劳动实践贯穿全过程。首先,深耕专业生产劳动实践。结合旅游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劳动教育,开发“专业+劳动”的劳动教育特色品牌,依托专业实训、综合实践、生产性实践、顶岗实习等课程实践,让学生沉浸式参与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如通过专业实训室,让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中体验劳动成果,感悟劳动价值。通过校内实体餐厅这一生产性实践基地,让烹饪类专业学生在专业综合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其次,做实日常生活劳动实践。将日常生活劳动纳入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之中,制订学生劳动公约,明确在校期间及寒暑假的具体劳动事项。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可以将每周三设置为“劳动日”,做好宿舍卫生清洁和整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围绕学生宿舍、食堂、实训楼等校内场所组织开展集体义务劳动,提升个人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日常劳动习惯。假期可以指导学生制订生活劳动任务清单,充分挖掘家长在培养学生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方面的有效资源,与学校劳动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提升学生劳动能力水平。CF115EA1-5862-453C-BE37-1A835ADB50C5

最后,丰富社会服务劳动实践。以提升旅游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实践、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活动,在劳动实践中学、做、悟。如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清洁、学雷锋活动、校外公益劳动、校内外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等,将社会服务劳动实践与职业养成教育相结合,通过设置劳动岗、助管岗位等,强化学生服务意识和劳动精神培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PU平台),记录、审核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活动情况,及时给予学时/学分认定,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常态化。

3.建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明确劳动教育价值导向。《意见》要求“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旅游类高职院校应结合劳动课程教育体系和实践教育体系,全面科学地建立起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一是对劳动教育必修课的评价,按照《意见》等文件要求,明确具体评价要素。二是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他课程的评价,将劳动素养作为学生课程评价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既包含对学生课程评价中劳动素养的考核,也包括对教师教学评价中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的考核。三是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情况的评价,考核内容包含在校期间日常生活劳动情况以及参与社会服务劳动实践等,主要通过在校期间的成长记录以及第二课堂成绩单等形式进行评价。四是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前面三类评价有效融入其中,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之中,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切实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

(四)有效培育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师资以辅导员群体为主,还有后勤等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劳动教育课基本能开起来,但对照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现实要求,相关的师资队伍建设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少辅导员在学生工作方面的经验丰富,但是劳动教育相关理论知识相对缺乏,需要师资管理部门加强业务培训。目前,劳动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要持续加强劳动教育教学团队建设,结合专业特色,依据具体的劳动教育内容,建立一支由专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旅游行业企业专家、劳动模范、行业精英以及后勤管理服务人员等组成的劳动教育教学团队,优化教学内容与形式,切实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

參考文献:

[1]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基于***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

[2]孟庆东.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20(19).

责任编辑:华轩

*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专题项目“旅游类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SJB0335),202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全人教育视角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YB129),2021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智慧+背景的高职旅游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核心素养提升策略研究”(2021SJA0784)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1-12-12

作者简介:陈海艳,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王伟毅,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CF115EA1-5862-453C-BE37-1A835ADB50C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