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职语文课堂思政元素的渗透研究

时间:2024-05-04

姚晓民 张雪瑶

摘要:为实现语文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本文从追溯课程思政的内涵入手,明确语文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优势所在,探究语文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以夯实基础知识为根本,从丰富教学策略方法入手,水到渠成地在课堂中渗透课程思政。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渗透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1C-0067-04

2019年3月18日,***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绝不仅仅是“课程+思政”,不能将课程割裂为泾渭分明的两部分,一部分讲学科知识,一部分讲思政内容,而应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将爱国主义,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内容有机融入学科教学,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思想、道德及人生理想等方面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

一、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独特优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在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教材编写和教育教学中。”这就对新时代的语文课程提出了新要求,而在课程中加入思政教育,语文课程比其他学科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古代文学家思想家的文道观

古人对“文”和“道”的关注从《荀子》已初见端倪,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提出“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古文运动的先驱柳冕曾说过“夫君子之儒,必有其道,有其道必有其文。道不及文则德胜,文不及道则气衰”。北宋理学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观点。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清代章学诚总结自六朝以来的“文道观”为“盖文固所以载理,文不备则理不明也。且文亦自有理”。

细数历代文学家、思想家的观点,无不把“道”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去考虑,做文章要传递自己心中的“道”,从古至今,源远流长,这样的观点已经被我们奉为圭臬,一以贯之。

(二)近现代教育家的语文观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指出:“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基生长在民族精神力量之中;民族精神力量对语言影响越恰当,语言的发展就越合乎规律,越丰富多彩。”[1]刘国正教授主张“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语言文学脱离了生活内容,就成为毫无意义的碎片。”[2]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曹明海说:“语文课程是以汉语言文字运用为基本内容的语用活动,所以,必须充分重视汉语言文字的民族性特点和教学传统,体现出汉民族文化精神和气派。”[3]

从近现代语文教育家的观点来看,语言、文字、语用等语文教学内容都在向学生传递一种文化意识,正是语用母语的这种文化精神内核构成了汉语言教育的精神底色,使学生在母語学习和语用的过程中,在精神上形成深沉的文化自觉,一种对文化充满认同和归属感的内在情感和信念。

二、语文课程思政教育之文本蕴涵探析

能进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必是专家从浩如烟海的卷帙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必是一篇篇经得起岁月淘洗的名篇。我们说“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对知识分子的要求从来不仅仅是作品,还有更为重要的操守和品性。所以我们探寻思政元素,不仅仅要从课文入手,作者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古代文人的雅致与坚守

中国文化的璀璨夺目,很大一部分就是靠文人一笔一墨书写出来的。我们品读经典,就是在寻找民族文化积淀,探寻民族文化精神。

我们以晏殊和辛弃疾为例,探寻惜时勤奋的民族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北宋晏殊的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何等雅致!花的凋零,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然而在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零与消逝,君不见,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么?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难道不值得我们珍惜当下,珍惜时光吗?

辛弃疾在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凭高望远,抚今追昔,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传唱千古之作。辛弃疾21岁参加抗击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都在力主抗金,“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廉颇自比,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二)近代学者的浪漫与不屈

近代中国频频遭遇外敌侵辱,战乱动荡,但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的时代,种种思想都在这个时空交汇。

我们以诗人戴望舒为例,《雨巷》是一首极其浪漫的诗,我们不禁遐想那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究竟是什么模样,竟会让诗人带着无限的忧愁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也许是这个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又忧愁的姑娘,也许是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也许是对渺茫未来的憧憬。

而在《我用残损的手掌》中,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诗人的手掌是残损的,祖国的土地也支离破碎,戴望舒与祖国有着共同的命运,寄托着对苦难中的祖国深深的忧愤之情。

(三)现代作家的欣喜与自豪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我们走上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征程。

我们跟随刘白羽先生去游览长江三峡,波涛汹涌的三峡,奇伟壮丽。作者笔下的三峡一会儿激流澎湃,涛如雷鸣;一会儿安静温柔,像微微拂动的丝绸;一会儿万瀑悬空,砰然万里;一会儿旋转不前,一千个一万个旋涡,仿佛长江在高唱、在低吟、在咆哮、在深思,那云雾变换、朝晖夕照、电闪雷鸣,更给这显示大自然生命力的河流增添了无限诗意。

我们所经历的大时代不就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吗?我们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行、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作者虽落墨于山河画卷,却象征着中国的革命、建设的伟大征程。

三、语文课程思政教育之课堂教学探索

语文课程需要传递一种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如何在课堂中真正融入思政元素,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筑牢基础知识根基,让求知学生“学进去”

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夯实学生语文学习的根基。一切语文能力的生发,都是从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衍生而来。

1.文学常识要熟记。在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时,学生对于孔子的相关文学常识要掌握,对孔子思想也要有一定了解。学生要知道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客观标准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认为,对礼的学习和实践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他教导儿子“不学礼,无以立”。学生在了解了这些以后,才可能明白为什么在子路“率尔对曰”后,孔子的表现是“哂之”。子路想要教化百姓,想让百姓知道为人的道理,对“礼”的学习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他的回答却丝毫不谦让,反而对自己的才能格外肯定。子路自己的做法都不甚符合“礼”,又何谈让别人知礼懂礼呢?所以孔子的评价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2.文学鉴赏需掌握。《荷塘月色》关于月下荷塘的描写极美,那如何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美感,同时掌握相应的写景技巧呢?“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田田”一词不仅写出了荷叶相连的样子,还写出了荷叶的茂密,“田田”这两个字写起来甚至和荷叶的形状有些相似。同时“田田”是叠词,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而在《江南曲》中也提到了“田田”这个词,“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眼前的画面与历史的画面相互辉映,美不胜收。通过教师这样讲解,学生不仅想象到了画面,听到了声音,甚至还可以联想到古代采莲的场面,这样的想象自然丰盈了起来,进而体会到如梦似幻的月下荷塘。

3.文体知识必熟知。学生还应该掌握各种文体的特征,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对于小说,学生要知道是以人物品读为中心的,要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掌握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对于散文,学生要学会品读语言,探究散文表达技巧;对于诗歌,学生要把握诗歌的审美特质,体会语言的精炼美、音乐美,体悟诗情、诗味;对于戏剧,学生要掌握剧本构成的演出性、结构的集中性、冲突的紧张性和语言的剧场性。

(二)丰富教学策略方法,让互动课堂“活起来”

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带给学生新鲜的感官刺激,在新奇中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图画上场激兴趣。在学习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辛弃疾的报国豪情,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组辛弃疾的连环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己将辛弃疾的故事讲出来,对作品的背景和辛弃疾的情感表达有了更深的理解。

2.特长展示显自信。在“社会热点关注”这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笔者选取了“建党一百周年”这个社会热点,和学生一起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学生在两个同学的领唱和两个同学的吉他伴奏下,合唱歌曲《國家》。学生自己亲口歌唱祖国,这种爱国情感的表达更有感染力。

3.辩论会上展身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一共使用了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祠、廉颇五个典故,很难理解。笔者组织学生展开了一场辩论,有学生认为用典过多,累赘束缚,有点掉书袋;也有学生认为当时严酷的话语环境,又屡遭打击,辛弃疾不得不用历史典故委婉表达,借古喻今。同时,辛弃疾虽然引用了很多典故,但用得非常恰当,能深扣主题,因而可以用。采用辩论这种形式,就是以一种“倒逼”的方法让学生去寻找答案,组织语言,进行表达交流,训练了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

(三)无声渗透思政元素,让思政教育“深进去”

语文课堂在完成了基本的教学之后,情感的生发是课堂下一部分的主题,如何水到渠成、不着痕迹地完成,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爱国情怀永不变。《沁园春·长沙》一课,给我们实施课程思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这是一首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词作。教师在讲解诗句的同时,很自然地融入早期革命者的奋斗征程、坚定的信念,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2.光辉历史驻心间。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是每一个中国人无比骄傲自豪的,那如何让学生也感受到这种历史的自豪感呢?有位教师在教《出塞》这首诗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王昌龄明明是唐朝的,为什么还要写秦汉的明月和边关呢?这位教师是这样教的: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历史来到了强大统一的秦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历史走过了跨越四百年沧桑岁月的大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历史走过了群雄逐鹿、鼎足而立的三国;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历史走过了动荡不安的魏晋南北朝;肃肃秋风起,横漠筑长城,历史走过了雄心勃发而又残暴短命的隋朝;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历史终于蹒跚地走进了大唐盛世……这组排比句,道出了悠悠历史,道出了浓浓家国,在这种润物细无声中达到了教学目的,无需过多言语。

3.拼搏奋斗新时代。《采石工》一课中,作者充满赞叹地歌颂了采石工这一劳动群体,“那些拔地而起的纪念碑”,一语双关,既指采石工开采的石头被雕刻成了纪念碑,又指采石工那种坚韧不拔、与困难苦斗的形象和精神犹如耸立在群山之上的一座纪念碑。这里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向学生展示新时代的奋斗者,可以由此引入***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引导学生感受“奋斗的人生最美丽”。

参考文献:

[1]潘文国.语言的定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2]刘国正.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6(4).

[3]曹明海.语文教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5:30.

责任编辑:陈向阳

*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培育对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室专项基金支持项目成果。

收稿日期:2021-10-12

作者简介:姚晓民,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连云港,222300)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语文课堂教学;张雪瑶,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连云港,222300)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课堂教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