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语文“学做一体”的教学流程与操作策略

时间:2024-05-04

全柳芳

摘要:小学语文推进“学做一体”课堂建设,是教育发展规律使然,更是语文学科实践性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所需。构建“学做一体”语文课堂,需凸显基本教学特征,创新教学流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推进预测学情、整合资源、任务驱动、活动探究、梳理应用、拓展延伸“六环节”教学,发挥课堂“磁力场”作用,激发师生自由生长的活力,全面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

关键词:“学做一体”;教学流程;操作策略;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7A-0087-06

小学语文“学做一体”课堂研究依据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等理论,以及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主张以“做”为“学”的起点,“做”是“学”的过程, “学”的结果是“做”。“学”的目标指向于“做”,注重“学”,学习“做”,走向知识的具体化应用,提高语文实践水平。小学语文“学做一体”课堂是以“做”为中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组织要素,指向学科知识结构化、可操作、能体验的课堂教学范式。

小学语文“学做一体”整个教学流程分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从“预测学情”“整合资源”环节展开,推进“任务驱动”“活动探究”“梳理应用”等过程,最后向生活“拓展延伸”。其中,“活动探究”是课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处理好“独立与合作”“在场与出场”“体验与建构”三组关系。推进这些环节,既要关注基本要素,又要注意动态生成。同时,三阶段要前后贯通、层级递进。

教学品质的提升,取决于整个流程的优化。教学流程创新建立在教学设计基础上。“预测学情”基于学情,结合学习单、学生预习及相关调查和观察进行预测,是教学的起点。整个流程围绕“学习活动”展开,沿着“整合资源—任务驱动—活动探究—梳理应用”的路线推进。最后的“拓展延伸”,是总结回顾,也需适当调控。它既观照课前环节,也指向生活的拓展延伸。

一、課前:预测学情,整合资源

(一)预测学情

预测学情要了解学习起点,也要有清晰的发展性预见。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及认识事物的情况,是“学做一体”教学设计的起点。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已有知识及技能、思维等进行全面了解、初步分析和预测之后开始教学,才能精准制定教学目标与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1.个体学习起点预测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能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学习的态度等,直接决定学习成效。因此,“学做一体”教学设计要求在学习的起点上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使其产生“增量”,并精准确定学习起点,为教学奠定扎实基础。

2.集体学情特征预测

与个体相似,每个班集体在长期的学习、合作、探究中形成了独特的学习习惯、方法和氛围。“学做一体”课堂教学以实践活动为主,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互助。教师充分预测班级集体学情特点,做到既面向整体,又关注个体,是真正体现以生为本、注重整合优化的重要保障。

3.“前经验、技能”预测

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是学习新知的基础,是理解新知、重构知识的保障。预测学生的“前经验”“前技能”,要分析有利于接受新知的旧知情况,也要剖析阻碍新知获得的背景知识,要求教师高度关注学生已知,通过学生预习、完成学习单及搜集处理信息等前置学习,精准把握学情,有针对、重实效地推进教学过程。

(二)整合资源

在“语文教材活动化”过程中,需要拓展知识领域,统整教学资源,使多种知识实现开放与融合,为“跨学科统整学习”提供有利条件。对儿童来说,跨学科统整学习比较契合整体性认知特点,注重回归知识与经验的整体性,能促进学生理解与运用知识,建构新知。“学做一体”学习实践,倡导“跳出语文教语文”,以语文知识为基点,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勾连多学科知识,聚焦发现、解决问题,融合生活的创意与思维的展开,提高学习效能。

语文“学做一体”教学“跨科统整”常见的样态如下:(1)融通学科界限,突破重难点;(2)丰富学习体验,完善知识建构;(3)跨科统整实践,促进学用结合。教学时,教师根据教材与学习需求有效整合,开阔视野,大胆实践,让语文学习在丰富、深厚的跨学科统整活动中走向灵动、智慧。

古诗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拉近古诗、小古文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距离?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建设以语文为基本学科、以“美丽的江南”为主题的跨学科活动课程。课程分“寻访诗中江南”“感悟诗中江南”“创意诗中江南”“再现诗中江南”四大板块。教师带领学生搜集诗词、寻访诗人及朗读、感悟、积累,进而能够创作诗韵江南,并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再现江南风情。课程推进过程中,学生不仅学语文,还走进音乐、美术、书法及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全方位开启学习古诗文的通道,充分感受中华经典古诗文中美丽的江南,品赏经典的无穷魅力。在“寻访”“感悟”“再现”古诗文魅力的基础上,“我手写我心”“我诗颂家乡”的创意课程激发师生在追寻中突破,绽放自由创造的生命光彩。

二、课中:“从做中学”,循序渐进

(一)任务驱动

学生开启全新的学习,需要创设适切情境,梳理探究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完善成效评价。在任务驱动下,学习状态才会明确改变,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学习障碍的学习体系才能得到有效建构。“学做一体”课堂强调构建适宜的学习环境,以真实任务为导向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1.构建学习环境

任务驱动首先要构建多样化、动态生成的学习环境。教师要进行充分的预见性设计,使教学现场、情境创设、意义建构等都能开放地接纳各种信息,能灵活而有弹性地融入课堂,融入活动目标、任务,从而创建自由、富有活力的教学情境,促进师生、生生间思维碰撞,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

其中,要特别注意四点:第一,要精准辨识复杂环境。教者要认识到教学场所、设施,学习资源、策略,学习氛围,师生关系等的复杂性,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第二,要大力开放学习环境。互联网时代,源源不断的资源为学习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学生可以从不同视角、在不同情境下开展探究,还可以利用活动情境,通过综合观察、验证猜想等多样化方式寻找问题解决的路径。第三,要努力调适学习环境。“学做一体”教学设计注重学习者感知器官的运用,根据学习者实际需求建设环境。第四,以“做”为核心,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上来调整策略,重构情境,选择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建构新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