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思维在经验中丰盈

时间:2024-05-04

潘秋英

摘要:为了让数学教学更好地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无缝对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发掘“已知”,让观察激活思维的内在动力;再现“已获”,让操作激发思维的可视表征;串联“已感”,让表达激化思维的纵深发展;创生“已定”,让研究激荡思维的动态展现,帮助儿童发展思维,深入学习。

关键词:思维;儿童经验;观察;操作;表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 02B-0076-03

从源头上来说,学科学习建筑于儿童的经验之上,儿童经验中所蕴含的模型支撑了数学学习中的理解。找准儿童的经验储备,使儿童的学习有一个使力的地方,是儿童进行深度学习的必要前提。了解儿童,获得支撑教学生成的儿童的“已知”“已感”“已获”“已定”,是发展儿童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发掘“已知”——让观察激活思维的内在动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学习形态要从“有所知”到“知所知”。尊重儿童的“已知”“已有”,让数学活动与儿童生活无缝对接,使儿童的学习建立在可接受的、已有经验的层面上,这样的数学教学才更有效。

例如在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中,尝试指导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通过操作演示,让学生体验到张开或者合拢“活动角”的两条边,角会变大或变小。当学生到四年级再认识角的时候,容易误认为角的边画得越长,角越大。基于儿童的生活经历,可以对“活动角”进行改进,即用两根可以推拉的教棒替换木条。先将改进后的“活动角”的两边叉开固定,将教棒拉出来,加长边长;反之就会缩短边长。通过“动态”体验,可以发现角的两条边的长度在不断地变化,但角的大小却始终没有改变。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所画出的长短无关,从而对角的内涵建立正确、清晰的认知。再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经常会碰到“求压路机滚筒压过的路面面积”的问题,这时就可以用生活中的“卷纸”作动态演示。通过观察发现,滚筒压过的路面面积就犹如卷纸展开后的长方形纸的面积。

充分挖掘教棒、卷纸这些儿童生活中的“已知”并加以妙用,可以很好地搭建经验与数学知识之间的桥梁,进而激活认知思维的内在动力。

二、再现“已获”——让操作激发思维的可视表征

儿童的思维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从最初的感觉动作思维逐渐走向具体形象思维,继而再慢慢形成抽象的思维。如何把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储备的具体操作经验外化,画图是简洁、形象、易行的方法之一。通过画图,学生可以书写思维,表達对事物的认知;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思维路径、方向与状态,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更好地培养、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策略》“练一练”中有这样一道题:“鸡兔一共有8只,它们的腿有22条。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这是一道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这一类型的题时,可以通过三步画图进行理解:第一步,先画8个圆表示8只动物;第二步,假设8只都是鸡,给每只动物画2条腿;第三步,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条腿,给其中的几只动物添上2条腿,使画出的腿正好是22条。如图1所示:

把假设策略用画图的形式来表现,便于直观地进行调整。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操作经验来分析理解题意,因为解答这类题的算式比较难列,算式蕴含的算理也比较复杂,如果列式计算,不仅增加了教学难度,还会削弱替换活动,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数学教学的角度审视,画的过程,就是调整的过程,即寻找正确答案的过程。画,是“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展现、发展和提升数学思维。

三、串联“已感”——让表达激化思维的纵深发展

数学学习不应仅仅满足于“课堂40分钟”,很多朴素的数学感觉、数学思维都源于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这些感性的思维是他们深入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通过对话、交流、讨论、沟通,学生可以用数学的形式,将已有感觉和思维充分地展现出来。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给他们创造更多自主表达、自由表达、充分表达的时间和空间,推动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在小学数学中,计量单位中长度单位是学生最早接触的,“厘米的认识”对于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无疑是最重要的。从学生的成长经验来看,“长短”的概念形成是基于“比较”这一认识方式展开的。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这一课时,笔者展开了如下的教学活动:

将一个花瓶和一个茶杯摆放在教桌上,提问“花瓶比茶杯高多少?”

学生举例并板书:

花瓶比茶杯高一些;

花瓶比茶杯高一个头;

花瓶比茶杯高10厘米。

师:同学们,这三个答案从上往下看(画一个向下的箭头),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越来越大了。

生2:越来越小了。

生3:越来越准了。

面对三个学生的思考,教师应该如何处理?简单地肯定生3,否定生1、生2,教学过程顺畅自然。但如果这样做,课堂教学便过于简单、无味了。笔者在课上是这样处理的:

师:三位同学有三种回答,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师:他(生1)为什么说越来越大了?

生4:他是看数字的一、一、10,所以说越来越大了。

师:那么他(生2)为什么说越来越小呢?

生5:他是看单位的,些→头→厘米,厘米最短。

师:你对他们两个的思考有意见吗?

生:要合起来看。

师:所以谁是正确的?

生:生3。

师:黑板上这三个答案越来越准了,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我更喜欢用厘米,因为“厘米”表示得更肯定,而“些”“头”有长有短,是个模糊的概念。

师:厘米是什么呢?哪里能找到厘米?

……

上述教学活动,通过三位学生的回答——从“模糊”到“有比较物”,再到“有标准比较物(厘米)”,逐步把“厘米”作为一个单位的数字意义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受、体验,直至理解。可以说,语言给了学生展现思维的机会,也给了教师把握学生思维的机会,通过学生多角度描述和教師不断深入的追问,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刻化、结构化。[1]

四、创生“已定”——让研究激荡思维的动态展现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的学习活动无法脱离学生的内在经验。通过研究儿童“已定”的内在经验、内隐思维要素等隐性知识,沟通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新的学习活动,培养儿童的经验改造能力,是提升思维水平的有效途径。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学生的内在经验有两个方面:一是除法的概念,二是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学生对于分数概念中的“平均分”总是不能深刻领悟其本质含义,特别是对于概念中为什么要强调“平均分”也是糊里糊涂。如何唤醒学生生活中关于分数的经验,引导他们自主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建立分数的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学生的实践经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研究。

1.描述“半个”(激活学生关于“半个”的经验,提炼经验中关于“半个”“平均”的体验)。

2.折出“一半”(说清楚怎样得到一半的,是谁的一半)。

3.寻找“一半”和“半个”的相同之处(体会到都是平均分成两份得来的,抽象出平均分的意义)。

“分数”这一概念的建立,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逐步走向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学分析流程如图2所示: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凭借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体验,引导他们研究这些朴素原始的经验[2],在研究中逐步逼近数学知识,建立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让学生的思维从经验水平走向科学概念水平。

合理设计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的起点,不能仅仅只从自己的角度、学科的体系出发,而是应该更多地考虑从学生的现实起点、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需要教师弥合一段距离,尽可能地缩小课堂设计目标与学生实际知识能力之间的差距;更需要教师拥有一份改变自我的勇气,从因袭的教学范式中解放自己的思想,创造属于自己的教学自由。

参考文献:

[1]张齐华.“思维可视化”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之重建 [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7(4).

[2]俞正强.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170.

Enriching Thinking in Experiencing

PAN Qiu-ying

(Yixing Chengna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Wuxi 214200, China)

Abstract: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try to closely relate their teaching to students previous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in daily teaching.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can be employed to achieve this goal: activating the known and letting observation trigger the internal dynamism of thinking; recapturing the gained and letting operation spark the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thinking; connecting the felt and letting expression promote the deep and broad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and creating the determined and letting research facilitate the dynamic exhibition of thinking, so that children can be helped to develop their thinking and to study in depth.

Key words: active thinking; childrens experience; observation; operation; express; research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