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意向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4-05-04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志愿服务迅速发展起来,青年学生也已成为我国志愿服务强大的有生力量,特别是高职院校青年学生志愿者还承担着“服务地方”的社会职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好高职院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必须加强思想引领,培养担当精神;提升志愿服务团队及项目自身的吸引力、凝聚力;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旨在提升高职院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意向。

关键词:志愿服务;高职院校;青年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0C-0061-04

一、研究背景

(一)志愿服务的概念界定

“志愿服务”一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的宗教性慈善服务领域,是英文“Volunteer service”一词的中译,在香港、深圳以及珠三角其他一些地方又被称为“义务工作”。[1]肖金明、龙晓杰在《志愿服务立法基本概念分析——侧重于志愿服务、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概念界定》中分析:“现代汉语中的志愿服务由‘志愿和‘服务两个词构成,中心词应定位为‘服务。‘志愿是有志于并情愿,‘服务则体现了一种行为,是一方为了另一方的利益而从事的活动。”广义上,志愿服务是指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 自愿以智力、体力、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的公益性行为。它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等特征。[2]

(二)志愿服务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从我国志愿服务实践来看,它在提升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团结、节约社会成本、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体现出志愿服务具有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等多种价值,这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3]

青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青年学生作为这支生力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志愿服务强大的有生力量。***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因此,对于青年学生而言,志愿服务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拓展眼界和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价值。

(三)我国青年志愿服务参与的现状

2018年,我国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超过8500万人,其中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超过6000万。而2018年我国青年人口总数约为43300万人,注册青年志愿者人数仅占青年总人口的13.86%。由此可见,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参与度并不高,而据统计,其中大部分注册青年志愿者都是在校青年学生。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在2019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9年高职院校将大规模扩招100万人,中央财政也将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高职院校的青年学生也逐渐成为青年志愿者中的生力军,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然而,据调查,高职院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度并不高。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在校生5000余人,全校注册学生志愿者人数1600余人,其余3000多人并没有志愿服务参与意向,因此没有注册。而注册志愿者虽然有参与意向,但由于种种原因,参与过志愿服务的学生志愿者人数约300人,而能够长期坚持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志愿者仅100人左右。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2017级、2018级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涵盖了理工类、经济类、艺术类、生化类等不同专业类型的6名学生,以及1名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负责人和2名学校共建社会组织负责人。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访谈的方法,基于高职院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意向进行深度访谈。对于选取的学生样本的访谈内容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志愿服务参与频率,志愿服务参与意向,志愿服务参与动机,怎样更愿意参与志愿服务。

对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负责人的访谈内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在校生总人数,在校生志愿服务参与度,影响参与度的因素,主要志愿服务项目和内容。

对于学校共建社会组织负责人的访谈内容主要包含:高职院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的优势和劣势,对提升高职院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意向提升的建议。

三、研究结果

(一)高职院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意向的现状

访谈结果显示,2名学生从未参与过志愿服务,2名学生曾经参与过但没有坚持继续参与,2名学生经常参与志愿服务。可见,高职院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并不高,而且缺乏长期性。另外,从访谈中了解到,2名从未参与过志愿服务的学生从未有过志愿服务参与意向;2名没有坚持继续参与的学生有志愿服务参与意向但并不强烈;2名经常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有着较为强烈的志愿服务参与意向。由此可见,高职院校青年学生相对缺乏志愿服务参与意向,且意向对参与度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志愿服务参与意向的原因分析

1.对志愿服务缺乏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日趋复杂,从原有的单一的高考第三批次录取变为了现有的高考第三批次录取、中高职衔接、提前单招相结合的生源。他们对于“志愿服务”的理解比较片面,同时缺乏深入的思考。据了解,每年参与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面试的学生约300人,其中大部分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理解比较狭隘,僅停留于“帮助别人”或是“到敬老院陪老人聊聊天,打扫打扫卫生”的层面,而这些仅仅是志愿服务的一小部分内容,思想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访谈中也有一名从未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同学认为志愿服务就是“帮助一些行动不便的人”。正是由于对“志愿服务”狭隘的理解,使得他们感到志愿服务没有吸引力,缺乏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动机。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形式越来越多样。如赛会服务、支教助教、公益跑等一系列新形式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也正向着项目化发展,志愿服务开展的方式也从“简单的给予”逐渐转变成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自我意识高于服务意识。高职院校青年学生个性较为张扬,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先己后人,缺乏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在做选择时功利化倾向明显。通过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选择不参与或不再参与志愿服务,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时间”“周末要回家”。除了日常的学习任务之外,他们大多课余时间会选择去做兼职。他们认为,做兼职可以“赚钱”,而志愿服务是无偿的。因此,出于功利导向和自我导向,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内,他们会选择他们认为更有利于自身的“做兼职”或是“回家”。

3.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些高职院校青年学生虽然有着一颗参与志愿服务的心,但由于沟通技巧、服务方式方法等掌握不充分,导致业务能力缺失,使得他们无法通过志愿服务获得他们所期待的成就感与自我价值感。此外,他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时,一方面缺乏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另一方面会感到无助或是受挫,更无法接受客观的评判或建议,甚至有的学生会因此失去信心。这样,他们会认为志愿服务不适合自己,或是自己做不好,便不再去尝试参与。

4.志愿服务团队、项目宣传力度不足,缺乏吸引力。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团队往往以学生组织或社团的形式存在,并依托校团委、二级学院团总支开展志愿服务项目或活动。然而,由于宣传不到位,导致很多学生并不了解校内的志愿服务团队以及志愿服务项目,导致即使有部分学生有志愿服务参与意向,也因无处找寻参与渠道而最终放弃。此外,志愿服务团队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不高,志愿服务项目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也导致了学生参与意向的缺乏。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思想引领,培养担当精神

1.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校园志愿文化氛围。应构建以共青团引领为基础,以学生会、社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学生组织为依托,以青年学生主体参与的模式,做好志愿服务的思想引领工作。校团委不仅应通过青年看得见、摸得着的校内宣传橱窗及海报等传统宣传载体,传播志愿文化,还应通过校团委微信公众号、微博等青年学生熟悉的融媒体对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团队等进行宣传,让广大青年学生更多地接触到志愿文化。此外,还可以组建志愿服务宣讲团队,联合团支部、团总支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活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方式,把志愿服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大问题以青年学生可以理解、愿意接受的方式传递给他们,号召更多青年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

2.树立榜样典型,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紧紧抓住3月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五四青年节、12.5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优秀青年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团队”“我身边的好青年”的评选活动。邀请优秀的志愿者团队和个人做青春故事分享会,让学生了解志愿者的心路历程,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意向,提升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主体意识。[4]引导青年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提升志愿服务团队及项目自身的吸引力、凝聚力

1.提升团队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打造富有魅力、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团队。国外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起步早、规模大, 已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比较系统的、有组织性的完整的运行机制。与之相比,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快, 在追求速度和数量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没有形成較好的管理体制。[5]因此,大多数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不高,团队管理呈现出散、乱的状态,这些情况在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尤其突出。

首先,必须完善团队管理机制,提升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可以通过校团委链接校内、校外资源,邀请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心理学、社会保障等相关专业或领域的老师、专家为志愿者开展培训课程,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不断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此外,团队还需制定完善的制度规范,将日常管理制度、志愿者考核制度、财务制度等制定成文,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团队管理,通过团队建设等青年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提升志愿服务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把团队打造成为青年喜欢的青春活泼、团结友爱、开放包容、井然有序的集体,从而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团队,投身志愿服务事业,提升志愿服务参与意向。

其次,加强志愿服务团队的品牌化建设也有助于提升团队自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团队可以通过设计志愿服务团队的专属LOGO、徽章、吉祥物、微电影等文创产品,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创品牌,从而使青年学生能够更具象化地了解志愿服务并提升志愿服务参与意向。

2.创新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与开展。高职院校青年学生具有个性张扬、思维活跃的特点,要想吸引更多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必须创新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和开展方式,始终把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不断满足青年学生多元化需求和个性化诉求。因此,志愿服务项目应结合青年学生专业所学、个人所长、兴趣所在,打造如“Running Young 青春跑”“季忆·留夏暑期农民工子弟学校公益课堂”“小太young国际国内赛会志愿服务”等深受青年学生喜爱并切实能够拓展青年学生的眼界和能力、服务社会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吸引青年学生主动投身志愿服务事业。

(三)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激发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1.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抓手,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第二课堂”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 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重要补充。[6]2018年7月5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指出“第二课堂”可以设置七大模块的课程,其中一个重要的模块就是“志愿公益服务”。校团委应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抓手,将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体系,并推动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生在校期间评奖评优、升本推研、推优入党等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发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向。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对于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志愿服务时长提出要求,并制定了相关制度。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入党积极分子每年需开展不少于20小时的志愿服务,并由相关部门开具证明予以认定。

2.将优秀学生志愿者骨干纳入学生干部储备力量。志愿服务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和能力,部分优秀的学生志愿者长期参加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管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更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完全具备成为学生干部的条件,符合学生干部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民主推选、组织推荐、良性竞争的方式,将优秀学生志愿者骨干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纳入学生干部的队伍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志愿者的进取心,同时也能够激励更多积极向上的青年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谭建光.志愿服务与义务工作:两种观念影响下的行为模式——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为个案的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5).

[2]肖金明, 龙晓杰.志愿服务立法基本概念分析——侧重于志愿服务、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概念界定[J].浙江学刊,2011(4).

[3]姜泽廷.志愿服务价值与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理论的联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2).

[4]许帅.“90后”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现状调查分析[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2(4).

[5]于敏.基于“互联网+”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探索——以潍坊学院微爱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为例[J].潍坊学院学报,2017(5).

[6]曲雪艳.关于加强农科大学生第二课堂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责任编辑:曹鸿骅

Research 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Service in the New Era: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ZENG Yan

(Suzhou Chien-Shi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uzhou 215411,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olunteer service in China in the new era, young students have become a powerful force of volunteer service. Especiall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young student volunteers also undertake the social function of "serving the local communities". Through interviews, this paper understa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young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service in the new era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Based on the reasons, it puts forward thre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guidance and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responsibility; enhancing the attraction and cohesion of the volunteer service team and the project itself; and improving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volunteer service. 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participation intention of young students in volunteer serv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volunteer servic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oung students; intention

本文系蘇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课题“高职院校志愿者工作运行与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xskt002)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9-08-28

作者简介:曾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太仓,215411),太仓市团委挂职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管理机制,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变化趋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