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陈跃芬
摘要:职业教育需要将工匠精神培养作为办学理念,贯穿始终。语文是一门思想丰富、思维活跃最具创意的人文学科,充分利用语文本身在表达和理解层面上的个性化、模糊性和再创造性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工匠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7C/08C-0071-03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对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同时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应结合新时代要求,积极投入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事业,架起语文教学与专业领域的桥梁,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面临的挑战
(一)陈旧的教育观念不能适应时代要求
目前,在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尤其体现在教育教学思维、综合实践水平、知识体系构成、教学手段和策略等方面。不少语文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依然故步自封。“教材加练习”已经成为定理式的教学内容,语文与专业的联系可谓微乎其微,封闭的班级课堂式教学成为中职语文课堂最普遍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一言堂”的现象甚是严重,“老师就是权威”在学生的思维中已经形成了固有观念;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师生互动性缺乏。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课堂应结合当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打破教学的“次元壁”,走出封闭的课堂,是当务之急。
(二)学科知识本身的局限性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曾经的“黑板上开机器”“教室里种庄稼”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被彻底改变。车间成了课堂,工作成了学习。语文教师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难以找到自己教学的支点,导致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无生机、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学习兴趣不浓、教师教学效果不明显,难有成就感,教学双方都低效的状态。
(三)新技术层出不穷,知识结构期待更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增长、创新和淘汰的速度迅速加快。现代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知识“老化”速度加快,“半衰期”越来越短。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在教材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年复一年的传统教学模式,自己拥有的知识结构将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生源语文水平及语文课的教育功能等实际出发,更需要“充电”,更新原有的知识,改进教学方法。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起初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不断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理念,后来发展成為在任何一个岗位上用一辈子去完成一件事的一种情怀、一种坚守、一种信仰、一种责任。“工匠精神”不仅是对工匠的要求,更是对所有专业技术工作者的要求。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对“工匠精神”的呼唤,可谓适逢其时,意义重大。
三、立足中职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作为职业学校语文教师,更应该结合语文课堂教学,扛起职业责任,专注专业提升,突破创新,持续发展,努力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一)培养学生严谨与创新精神
1.引导发散性思维。“多棱镜折射的阳光之所以五彩缤纷,就是它来自不同的角度”。创新,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层次,是创造活动的核心,也是新课标的精髓。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关键就是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去感知课文。传统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以课文为基础,从“文眼句”和“中心句”入手,让一千个“读者”去感受一个“哈姆莱特”,而创新意识的教学,则要求通过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寻找不同的答案。如在刘征先生《过万重山漫想》一文中,作者从交通工具落后、舆论压力之大等方面来突出第一个穿越“三峡”者勇于探索的首创精神。教学过程中,笔者曾提问学生“我们是否还能从其他角度得出结论”,有的同学凝目沉思,有的低声交流,很快就有同学举手回答。有的说“三峡的险峻陡峭,江流的湍急凶猛”;有的说“工具的原始落后,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低下”等。同学们的思维得到了自我发散,积极地参与课堂,课堂氛围得到充分调动,并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鼓励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思维中冲破局限的关键,也是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改革的突破点之一。传统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以应试教育为方向,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只能以老师的点拨为思维,以老师的指导为纲要,难以有自己的想法,更别说对作者或老师的见解提出质疑,从而只能形成“固定思维”,导致最后的“坐井观天”。而批判性思维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更要求学生拥有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角度来评判课文的各个方面,做到“不唯权,不唯师”,敢于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
3.激发想象性思维。“形象大于思维”。想象力的展开比知识的获取更加重要,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空白”和抽象性的特点,激发学生想象的动力,让学生尽情地想象。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笔者让学生对“我来迟了,未曾迎接远客”这句话留下的空白展开想象,就有同学描述道:“这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给我们留下想象的空间,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穿金带银、花技招展的贵妇人,在丫鬟们的簇拥、搀扶下,底气十足、旁若无人地向众人走来,同时大家的目光也一下子众星捧月似的集中到这位贾府大管家的身上。”通过描述,同学们更加形象地感受到了王熙凤张张狂狂的性格和在贾府中处于受宠有权的地位。这个想象的过程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4.引导逆向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就是“反其意而思之”,它是对通常的想法和已成定论的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用它来解读课文,不仅避免学生对作者观点的苟同和盲从,而且得出的结论往往会收到一种出其不意的效果。如在教学《读伊索寓言》一文时,笔者问学生“本文哪些句子想常人之未想,令我们耳目一新”,有位同学回答:“如在《牛和蛙的故事》里,作者说蛙不该跟牛比伟大,而应该跟牛比娇小,这句话说得就比较幽默而新颖。又如在《狐狸和葡萄的故事》里,作者说狐狸弄不到葡萄,只好放弃安慰自己说‘葡萄是酸的,但它就是吃到了,也还是说‘葡萄果然是酸的,这些话令人深思回味,给我们以思维的启迪。”这种“逆向思维”,让学生跳出文本、活跃思维、获得学习的新感知与存在感。
(二)培养学生质疑与求异精神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学会转变自己的课堂角色,变课堂的管理者为学生的合作者,变知识的传递者为学习的指导者,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为学生张扬个性,放飞灵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是“主导”角色,而非“领导”角色,教师对待学生应当是平等的、平和的和启发的。引入的话题应当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产生共鸣,使学生从单纯的“课堂的旁听者”变成“课堂的参与者”。如果在教师讲解时可以允许学生插话发表意见,课堂上插话的学生往往都处在专心听讲、积极思考的过程中,这不由自主的插话,可能是学生思维火花的自然迸发,它们就像流星和萤火虫一样稍纵即逝,这时教师容许学生插话,是保护学生灵感,引导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讲完以后可以允许争论,事物就是在争论中才使人明辨是非,分清优劣。俄国文学理论家别林斯基说过:“学生如果把教师作为范本,不作为对手,那他不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课堂上,学生获得了语言的自由,教师给他们不同的观点以包容与尊重。学生的思维在探讨中碰擦出新的火花,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激发。
(三)培养学生敬业与钻研精神
课文是引发学生心理感悟的媒介和起點。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该灵活选择教学内容,适当开发一些校本教材,使课文更贴近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弥补传统课文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较远的不足。如,把本地历史上的文化名人、风俗名胜、故事传说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较大、知名度较高的创业典型、道德模范、行业能手的先进事迹作为题材,编写成散文、记叙文和报告文学让学生选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感觉和认识,并有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容易激发创新意识。其次,我们在评析课文时不能仅仅看到固定的“正确答案”,还应兼顾学生的自主意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正如鲁迅先生评述《红楼梦》所说:“单是命意,就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了‘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因此,不同的读者允许甚至鼓励有不同的看法,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不仅是接受者,也是参与其中的再创造者。教师不应再把所谓的“课文提示”和“主题思想”作为权威定论拿来束缚学生的手脚,而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出发,大胆地联想和想象,再现课文内容,复活艺术形象,只有这样,才是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看到教者的专业、敬业,从而影响并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钻研态度。
作为老师,背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担,新时代的征程里,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教师这份责任,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不断反思教学的得与失,吸纳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需要顺应社会趋势,丰富教育内涵;更需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改进教学,匠心育人,用行动丈量工匠精神,用文化传承工匠精神。
责任编辑:章跃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