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何颖
摘要:针对当下区域教师个人课题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科研工作者可以采用“个人课题答辩会”的研训方式,尝试让研究者在陈述答辩中,将实践智慧转化成语言、思想的表达,进而强化研究意识,明晰研究问题,促发研究成果,切实提升教师个体与群体的科研品质。
关键词:个人课题答辩会;个人课题;课题研究;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7A-0044-003
从2006年开始,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全区教师开展了个人课题的研究,数千名教师聚焦课程、教材、教法、德育等某方面的内容,进行教研、科研一体化的研究,尝试解决自我遭遇的现实问题,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管理部门要求研究者向网络管理平台提交阶段性资料不得少于三次,且每四个月网报一次课题研究进展,结题时提交参培心得,研究报告及研究成果若干。因此,如何设计研究方案,如何有序展开研究步骤,如何规范研究方法,如何持续保持研究的恒心与热情……这些都成为区域教师个人课题研究中遭遇的突出问题。
一、教师开展个人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无法制定科学的课题研究规划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课题立项后,应当怎么根据申报书做行动研究方案,每个阶段采取什么研究方法,后期研究报告的框架如何设计,研究成果怎么呈现,可以说心中无底。教师们对个人课题“任务式研究”阻抗、畏惧的真实反应,究其原因,是无法制定科学的课题研究规划,无法按照预定的研究步骤展开行动,对课题推进和预期成果缺乏足够的底气。部分教师甚至课题立项后就束之高阁,甚至有放弃的心念。
2.对课题研究方法缺乏认识和了解
在个人课题的实践运行上,多数教师只重视立项前的申报书填写,却忽略了研究过程的真实展开,不同程度存在临时突击,杜撰数据,闭门造车的现象。对于个人课题研究中常用的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缺乏认识和了解。
3.无法提炼理性的研究成果
个人课题研究成效是成果和效果的合称。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教师们对成果的理性提炼感到比较困难。较多关注的研究成效中的效果,即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偏指外在的感性表现,通常以课堂实例、学生作品等材料展现。而个人课题研究中关于教育教学的策略、模式、方法、概念、原则等理论成果也应有所提炼。
针对这样的问题,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积极开展了教师个人课题研训,构建多位一体的教师研训体制,实现管理统一、资源共享、信息贯通,更好地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1]。近五年来,小学研训部依据教师课题研究的阶段和重点开展了系列化、多元化、针对性的培训。研训方式有专家讲座、学员分享、课例研究等,还创造性地推出了“个人课题答辩会”的研训方式,尝试让研究者在陈述答辩中,使蛰伏在意识层面的实践智慧转化成语言、思想的表达,进而强化研究意识,明晰研究问题,促发研究成果。
二、个人课题答辩会的实践设计
2019年5月,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研训部对部分市级第十期个人课题研究教师进行了“过程的浸入——个人课题答辩会”的专题研训活动。本次研训采用分组开放式答辩,邀请同学科或跨学科教师观摩,改变了以前封闭式培训的做法。参与对象由点评专家、课题研究者、个人课题专题研训班老师三方共同组成,活动功能也从筛选转向诊断、改进、协作,特别是在答辩的过程中引导老师进一步理清研究思路、提炼操作要点和梳理核心成果等,从而提高个人课题研究质量、提升科研成果的实际运用价值。
前期我们先将44名学员按照学科分成3组,分别是语文组、数学英语组、综合学科组,就答辩会上发言时间、阐述内容、课件准备等事项作出具体要求,同时要求课题主持人提供个人研究阶段文本资料及ppt陈述纲要提交给专家评委。当天答辩会程序为:课题主持人汇报——专家评委提问——观众评委提问——课题主持人答辩——专家评委点评5个环节。首先,作为研训主体的研究者每人做8分钟的分享陈述,侧重自己各阶段的目标内容、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和困惑反思。专家与学员重点关注研究过程是否扎实、有效、有序,研究方法是否科学、规范、可行、适合。其后5分钟点评,专家和观摩教师现场对话交流,重点评价。会后,各组递交答辩会纪要,同时评选出30%的优秀答辩者。
例如X小学L老师就个人课题“巧用‘微写作,提升高年段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策略研究”重点分享了三方面的策略研究:1.“微”化写作内容,具体分为应用类、技法类、创作類、评论类微写作。2.“微”化训练方式,包括在生活中微写作,在阅读中微写作,在自媒体平台上微写作。3.“微”化评价修改,通过学生多评多改,提高习作评改的能力。8分钟陈述完毕后,专家给予了点评,指出行动策略概括得准确、清晰。随后又深度追问,“你是怎么展开小学高年级语文微写作的现状调查分析的呢?”L老师未有迟疑,从ppt分享的文件夹中打开学生、教师问卷调查原卷,以及后期的总结分析报告,让在场每一位教师及专家进一步了解了围绕“微写作”调查问卷的拟定和投放,并建议她在一定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展开微写作策略的探索。研训班其他学员也给出了积极建议,希望L老师在研究分阶段的过程中建立丰富详实的资料文件包,采集学生不同时间段的写作成品进行分析比较。
个人课题答辩会的展开,让研究者在现场过程的浸入中,从静态走向动态。我们除了看到富有结构化、逻辑性的研究观点,还有大量鲜活的图片、数据可考证。同时,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过程性研究轨迹欠扎实,缺乏相关理论资料支撑;研究成果中图片、学生作品(文章、小报、活动照片等)同一类型成果过多,而无理性的成果提炼。研究成果与原始申报书中的研究目标、内容等不契合。为此,专家们明确提出:针对题目,圈定研究范围;针对研究方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更科学的研究计划;针对研究内容,收集贴合课题主旨、更有价值的材料。活动结束后,教师们反馈科研自身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现场的诊断支持了个性化的研究,答辩的挑战性与针对性让自己非常乐意继续进行研究,希望达到更高的课题研究水平。
三、个人课题答辩会的研训价值与反思
1.激发课题研究者的源动力
动力,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行动,并使行动导向目标的内部驱力。当研究成为一种外在的“任务”和要求时,被研训的教师表现的是外在动机甚至是无动机的学习状态,即为了完成学校所分配的学分、考核等去研训。个人课题答辩会,建立起了一个研究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了发表交流的平台,并引入专家进行一对一的智力支持。教师出于自身研究的自主需求去陈述、去答辩、去质疑、去思考,极大激发了自身内在的学习动机。在讲述与聆听的过程中,他们了解了自己与其他人研究的差异、差距,对于课题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及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为自发、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课题答辩会之后,老师们还沉浸在其中,围着专家讨论过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研究成果的表达和完善等。
2.为课题研究实践提供个性化的行为指引
个人课题答辩会上,研究者在陈述中把自己的研究思路有顺序、有层次、有结构地呈现出来,从而提高陈述的质量、提升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其后开放式的答辩,专家重点就研究进程、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三方面追问教师,同时为他们提供针对性、前瞻性的个别化指导,拓展教师理论与实践的深度与广度。例如在方案的设计、实施环节如何紧扣课题的核心要义,体现研究的专业性;如何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结合,根据研究选题及对象选择适用的观察、调查、文献、个案的方法等,提升方法的专业度。
个人课题答辩会一方面要求教师听取专家或同伴对他的评价性信息,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反思答辩把已经完成的研究过程当做对象进行分析,持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调查分析才是有效的?”“我的策略有效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从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改进。在研训结束后的访谈中,98.7%的教师认为個别化的指导支持满足了中后期研究的需求,对前期课题历程有了框架性的反思,对后期研究有了更为指向性的探索,个人课题研究理论和实践的方向越发清晰起来,减少了力不从心的焦虑感和无所适从的茫然感。
3.创生共生共享的区域科研文化
教育科研的评价有三大视点:实践视域、理论视界和文化视角[2]。区域科研文化的传递不同于知识技能的传递,它是耳濡目染和被理解的。“各种共同体是由它们的中心来界定的,中心就是价值观、情操及信念的储存器,它能够为使人们凝聚于一项共同的事业提供所需要的‘粘合剂”。[3]南京鼓楼小学个人课题的管理,弥漫着普惠的科研氛围,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逐渐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在课题答辩会上,我们尝试把个别的典型课题与经验上升到类结构的层面,进而丰富应用研究,推广到更多个人课题研究中。在这项群体性的研训中,创设着研究共同体,让研究个体主题陈述、深度追踪、现场答辩、真实呈现,无论是方法的专业度,学理的专业度,还是实践的专业度都得到全方位提升。与此同时,同学科与跨学科的教师,同校与跨校际的教师培育起参与、协作和支持的团队精神,通过一个个课题的申报、实施和结题的锻炼,既提高了教师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塑造起教师群体对“个人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信念,他们的科研价值观、学术水平、科研道德观有着显著提升。
“个人课题答辩会”是在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基础上,尝试进行的一次研修方式的创新,它让教师的课题研究过程变得更接地气、更加专业、更有意义、更有意思[4],并把课题研究的过程公开化、深度化、听证化,成为提升教师科研品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2]陈杰.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科研方式转型[J].上海教育科研, 2017(3):57-58.
[3]马连奇.论学校科研文化的反思与重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3):42-43.
[4]郭云凤.课题答辩会,一次有意思的研修尝试[J].上海教育科研, 2017(1):44.
责任编辑:颜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