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知识放逐”到“知识回归”

时间:2024-05-04

刘泽瑜

摘要:小学是语文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建构阶段。针对当下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脱离知识学习的现状,语文阅读教学应当明晰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表征、厘清儿童语文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的逻辑、延展儿童语文核心素养中阅读教学整体评价,深度聚焦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儿童语文素养核心,对知识进行恰当的技术化处理并用艺术化的方式予以呈现,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当中,真正促进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生长。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儿童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7A-0111-05

2014 年 3 月,在教育部印发的《關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这个概念。但许多论述中,都强调知识的附带作用,认为可以用“能力”来取代“知识”,甚至将知识与素养相对立起来,从某种意义而言,知识成了能力的躯壳,忽视了知识存在的本真意义。不言而喻,这种基于知识放逐背景下的“素养”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了成长的土壤。小学是语文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建构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应当明晰儿童语文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的表征,厘清儿童语文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的逻辑、延展儿童语文核心素养中阅读教学整体评价,让知识回归,对知识进行恰当的技术化处理并用艺术化的方式予以呈现,内化到儿童的认知结构当中,真正促进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生长。

一、明晰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表征

语文核心素养注重综合性与实践性、工具性与人文性、审美性与创造性、阶段性与终身性的统一,来完成儿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归根到底,就是对于“知识”的重新解构与组合,通过内涵驱动,从而彰显能力和指向素养发展。无可厚非,儿童语文核心素养应该从儿童出发,围绕知识特点进行系统重塑,通过语言能力、学习方式、思维品质和文化内涵四个维度进行深度剖析,不断明晰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特征,从而把握儿童语文学习的内核价值。

(一)语言能力的整体性输入

儿童认知世界最直接的方式便是看,而在看的过程中,他们会融入情感、生活体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形成新的认知。在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中,“看”不是无意识地看,而是观察,是有目的、有方法、有视角、有层次地看,最终要会指向智慧地看。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加入看的能力训练,这是形成了从整体到细节再到整体的语言能力输入的思路。看地图、看表格、看画面等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训练的都是儿童观察的能力,这是有些学校忽视的,然而又非常重要的语言输入能力。

(二)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延展

阅读可以通过互联网、VR 、CR等工具,延展出多元路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儿童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发生转变。单靠书本、课堂传授的单一学习模式已不能满足儿童对这个世界的好奇。PAD、手机、电脑等网络终端,越来越多地成为学生进行碎片化阅读、主题性阅读的工具,也越来越拓宽了他们的认知边界,延展出阅读的多元路径。于是,自主学习、翻转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成为了儿童学习的新模式。

(三)思维品质的个性化提炼

学习模式转变的驱动带来了思维品质的变化。课堂上的分析问题方式、讨论方式,对儿童思维模式进行全方位的解构,帮助他们用儿童的视角、儿童的语言从文本中提炼出文本的信息,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表达,从而形成自己结构性的理答,形成具有个性的、特质的观点。

(四)文化内涵的进阶式输出

进阶的含义就是一步一步的提升,即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自我的文化觉醒,形成一种自觉,自悟再到自成。延伸到阅读教学中,课堂关注不再仅仅是知识本身,而是基于阅读文本的文化内涵,关注儿童对文化本质特征的理解、认同、内化,带来了一种文化的思维、视角的变化,形成新的文化价值认同。

二、厘清儿童语文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的逻辑

教学有它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源自对知识的边界把握。边界的存在意味着教学有“度”,这种“度”既是一种逻辑性的教学表达,也是对于知识习得规律的准确认知和把握。在阅读教学中,从儿童实际出发,准确定位目标,突出重点,以实现儿童对所学知识从理解到吸收,再到运用的完整性过程。在教学内容的实施上,教师应当引导儿童通过文本阅读,把握、提炼文本的结构形态和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儿童学会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并享受学习,从而深度把握阅读教学中语言学习的规律。

(一)目标分层:从理解到吸收

儿童是课程的主角。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阅读基础、兴趣、阅读需要的了解,决定着阅读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和达成度。因此,目标的设定要站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遵循主体性、目标性、实践性、有效性等原则,来制定每个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阅读学习目标、阅读素养目标、儿童阅读目标。突出重点,才能实现儿童对所学从理解到吸收完成,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中年段儿童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已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基于该年段儿童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设立语文阅读目标(见表1)。

以《鸟语》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基于学情对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做了如下设定: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厘清课文脉络。

2.学会用近义词、反义词,联系上下文、查词典等方法来理解“怠慢”“疏忽”“呢喃软语”等词语;初步接触小古文,能大概懂得其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公冶长通晓鸟语的本领,并激发儿童读懂鸟语的热情和热爱大自然、爱护鸟的热情。

这样的目标设立是基于学生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且初步具有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炼能力。若仅为教课文而教,会让学生感觉“吃不饱”。于是,笔者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做了一定的调整,主要在于强化理解词语和小古文的引入,让大部分儿童能在课堂上呈现出积极学习、深入学习的状态。

(二)内容聚焦:从分析到提炼

叶圣陶早就指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前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将其概括为“不教之教。”[1]其实教什么的实质仍是为什么教的问题,不教之教,说到底是要教儿童学习方法,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品质,让儿童有带得走的智慧。因此,教学内容的实施,应该让儿童通过文本阅读,分析表达形成自己的观点陈述;能通过教学情境设置,借助上下文或语言图片等阅读策略,来帮助儿童借助已有的语言经验把握文本的结构形态,促进思想提炼。

1. 聚焦文本的核心内容

阅读教学需要引导儿童把握文本的核心内容,这是理解文本内涵的前提。这一环节是儿童在阅读前置期,根据导学单的要求自主完成。以四年级苏教版教材为例,儿童在预习中会按要求完成课文内容的梳理,在课上进行自由交流 。教师要适时引导儿童思考“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出来的”,启发儿童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提炼核心内容。如《三顾茅庐》《李时珍夜宿古寺》《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类文章,文本题目其实就概括了文本的主要内容;《第一朵杏花》《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类文章就围绕着一个事物讲了一件事;《黄河的主人》《公仪休》这类文章需要用联系上下文或找中心句的方法;《鸟语》这类文章,内容比较散,不容易提炼,则需要教师帮助儿童搭建梯子,出示小标题“1.听故事2.常交谈、得启示3.成朋友 ”来帮助儿童完成概括、提炼。这也是儿童在聚焦文本核心内容时,从关注文本知识到学会提炼方法的一个转变。

2.透视文本的结构形态

文本有密码,阅读过程实现着对文本密码的破译。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将形成由表及里的透视力,学会研究关键性语言,用显微镜透视语言规律,解开文本的密码。以苏教版五上的《莫高窟》为例,该文是一篇说明文,无论是“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点面结合的写法,还是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及排比的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极具代表性。在学完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儿童借助思维导图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内化(见图1)。

3.凸显文本的思想感情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因而感情内容是语言意义组成部分之一。理解文本,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结构形态,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思想感情。

(1)类比与对比相结合。群文阅读可以拓宽儿童阅读的数量和速度,关注儿童在多篇同主题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提升儿童的语文核心素养颇有意义。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笔者尝试引入《母亲的恩情》《诉说母亲》两篇文章共读,引导学生在类比中认识不同的母亲形象,完成对母爱的认识和情感升华(见表2)。

(2)想象与联想相结合。例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表面看写的是樟树,主要的文字也是写樟树,其实是写人。儿童在理解了樟树的外形美和内在美后,思考“人们到宋庆龄故居参观,为什么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合影留念?”课前儿童收集了很多关于宋庆龄的资料,在交流中,儿童由人想到了树,由树联想到人,理解了课文以物喻人的写法,也感受到文章表达的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3)经验与经历相结合。小学语文教材中像《珍珠鸟》《猫》《我不是最弱小》的此类文章,选材源于生活,贴合儿童的生活经历。学生在学习、揣摩文字的含义后,对小动物的喜欢之情、自觉保护弱小群体的思想情感就不言而喻了。

(三)品质内化:从迁移到运用

儿童在自主合作、自主建构的语文学习的实践探索中,通常会借助前人有益的经验来建构自身的知识。在此过程中,他们可以掌握基本的认知方法,并用它来解决问题,逐步提高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提升审美情趣与文化修养。

1.关键能力的精准定位

语文的关键能力就是语言的建构能力与运用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语言的发展能力。具体表现为:聆听与表达,积累与运用,想象与创造。

(1)聆听与表达。在课堂上,儿童只有善于倾听,有效接收信息,才能有效输出。教师通过示范倾听,让儿童逐渐养成倾听的习惯,并通过“倾听—串联—反刍”三个阶段重构课堂活动系统。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学会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串联,提升了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促进了表达能力的发展。

(2)积累与运用。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一定是以语言的知识积累作为前提,需要有一定量的保证。我们通过每学期的古诗30首达标测试、5本共读书等项目以及10部经典影片的观看、多媒体的互动式阅读等活动来保证儿童阅读量的积累。同时,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课堂教学实践与变革来帮助儿童实现新知识的建构,并引导学生恰当运用。

(3)想象与创造。想象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赋,基于一定语言经验的想象更加具体、充分、可观。我们通过设置相关的阅读情境来调动儿童整个身体的学习,激活他们对生活的已知经验,从而创生出新的形象或感悟,通过感官、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好奇,最终进行语言的创造。

2.主要特质的精炼提取

语文核心素养的原点在于儿童,落地在课堂,具有系统性、渐进性特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以积累为内核的诵读板块、以理解为内核的述演板块、以迁移为内核的读写板块、以创造为内核的问题解决板块以及具有逻辑关联的阶梯式活动,实现一项活动达成多方面能力发展的目的。如苏教版第七册《田园诗情》一文中对荷兰牧场、马匹的文字描写十分经典,笔者便让学生进行背诵。后来学校举行运动会,师生一起欣赏了开幕式的马术表演。会后,学生在描写开幕式场景时自然而然地用到了前面学过的词句:“终于到了开幕式的压轴大戏——马术表演了。只见马儿个个剽悍强壮,腿粗如桩。开始奔跑了,只见各匹马互不相让,你追我赶。有的同学们为了看清这些马儿,跑前跑后的,马到哪里,他们就到哪里。”“先入格”方能“不拘一格”,随着量的积累,认知的丰富,儿童会逐渐长出自己的话语体系来。

3.语文要素的精确把握

语文要素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维品质、思想道德、审美情趣、学习习惯与方法的融合,是经过长期的语文训练和丰富的语文实践而逐渐养成的。学校针对中年段学生建构了“333学生培养工程”(见表3),即儿童除了完成在课堂的学习任务,还会有经典电影的观看、优秀图书的阅读、当校内小导游、习作等实践活动的参加。我们通过把握语文要素的序列性、层次性,关注语文要素长线和短线的发展,使儿童在这个“工程”的参与、建设中,吸收有实际运用价值的知识,完成了文化、能力、审美等方面的积累,从而实现儿童素养的整体提升。

三、延展儿童语文核心素养中阅读教学整体评价

素养的达成是有标准的,这种“标准”直观地反映了对于知识本身的界定与对知识形成的价值评测,以及对于知识能力的综合考察。当然这样的一种评估、评测、评价不能忽略对于知识习得意义的考察,我们应该让这种考察成为一种促进。同时,在不断的跟进和反馈中,我们尊重并发展儿童,进一步地把握儿童生长的规律,不断挖掘学生語言学习的潜能。

一是将学生的个性与共性相结合,推进过程性评价。结合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科学地运用评价系统,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如我校的“魔法棒”评价系统利用学习跟踪芯片记录每位学生每天的学习情况,如发言的次数、阅读时间、作业质量、关注的领域等。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教师既可以看到整班儿童的学习状态与发展水平,也能针对儿童个体的兴趣发展趋势和能力培养方案做出评定,为其能力发展做客观的指引。二是兼顾整体与个体,注重阶段性评价。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学期结束时,对儿童的学科知识、学科技能进行阶段性调研评价。另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富有趣味性的闯关游戏,将游戏结果作为学期评价儿童的一个方面和一项指标。三是注重变化与不变相结合,助力多元性评价。儿童个人成长档案袋是常见的评价载体,档案袋评价是发展性的、多元化的评价。无论是“我的奋斗目标”“我的学习过程”“我的成果”等自我评价栏目,还是“家长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等第二方、第三方评价栏目,每年的评价结果都是儿童平时成长的有力证据,指向儿童及时地成长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成尚荣.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62.

责任编辑:李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