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勤华
摘要:单元学习评价工具能优化单元学习的质与量,提升学生学习力。单元学习评价工具的使用,应使单元目标从混沌走向清晰,单元内容从碎片走向整合,单元设计从结果走向过程,教学目的从“止于此”走向“从此始”。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的基本原理,在小学英语单元学习实践中开发运用评价工具,应注意遵循设计流程的逆向性、追求工具形态的多样化、考量工具运用的实效性,通过评价工具真正提升学习力。
关键词:单元学习;评价工具;学习力;课程价值;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4A-0069-05
当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一味追求课堂氛围而忽略了学生“学”,因突出一节课的精彩而缺乏对整个单元的整体规划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应寻找解决问题的综合性方法和路径。当前,核心素养引领课程改革进入了新的时代,以“单元”为课程基本单位的学习方式成了落实学科素养的重要路径。
一、英语单元学习评價工具的价值追求
1. 学习目标从混沌走向清晰
教师在设计单元教学时,设定的学习目标往往只着眼于每个单元的语言知识内容,缺少对真实情境中知识运用的考量。学习目标设定准确全面,教与学才能思路清晰、靶向精准、有的放矢;反之,则会思维混沌不清,教学的各个环节无法形成有效的前后呼应。评价工具的使用,能帮助教师在单元教学时走出混沌、走向清晰。它就像导航系统,单元目标就是设置的目的地,一路只需跟随导航朝着目标前进,清晰明确,教和学就不容易走歪路;在实施过程中,又可以随时根据最新的路况信息调整路线(即调整评价工具),让评价更为客观公正、贴近实际。评价工具规划引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能更好地明确目标,提前规划好教学设计,注重前后衔接、相互促进和补充,使课堂从混沌走向清晰明朗,让教师教得清楚,学生学得明白。
2. 单元内容从碎片走向整合
单元教学时常会被理解成各部分的分课时教学,单元往往被看成是一个独立的部分,单元教学被强行分解而变得支离破碎,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变得微弱甚至缺失,忽视了单元的整体性教学和学习力培育。即使在过程中教师会有意识地加入一些新鲜元素,但也只是让课堂看上去略显有趣,并没有真正从学生的学习力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单元教学处于碎片化状态。低效重复教学现象时常出现,不同课堂对同一知识点反复强调,课堂知识点琐碎无序,都造成知识结构混乱,无法构成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评价工具作为整合型的多样化工具,能有效推动单元整体性教学,及时帮助师生进行单元学习的综合评价,帮助教师随时调整与改进教学。这种评价工具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可以开发使用不同的个性化评价工具,评价整个单元的学习情况,教师就能整体系统地教,学生亦能围绕主题全面系统地学。
3. 教学设计从结果走向过程
教学设计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教师是否从教学的预期目标(即结果)出发逆向思考,设计通往结果的学习路径。英语单元教学时,教师必须摒弃之前“由始至终”的顺向思路,转为“由终自始”的逆向思维,并精准把握住目标。这能帮助学生拥有更多的知识,形成更好的能力,养成更主动的学习习惯。评价工具可以引导教师从结果走向过程,即逆向思维下进行的逆向设计。从明晰学习结果到设计学习过程,从关注学习结果到注重学习过程,从评价学习结果到评价学习过程。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评价工具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评价,协助教师了解与评价学情,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逆向思维模式下单元学习的结果是事先明确的,过程是不断丰富的。
4. 教学目的从“止于此”走向“从此始”
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因为“教”是有限的,而“学”才是无限的。教学应该不断减少或去除不该有的支架,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机会,让教学从“止于此”走向“从此始”。评价工具介入单元学习后,不是用简单的操练来检验“学习成效”,而是通过设计供学生进行真实情境下实践运用的评价任务,评价他们对此的拓展理解和运用程度。
综上所述,英语单元学习评价工具是英语单元学习的导航系统,它能帮助教育者和学习者预先设定“目的地”,目标清晰明确,整合单元碎片内容,聚焦主题系统学习。它的逆向性又能纠正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倾向,避免教学止于课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评价工具不是唯一,但却是不可或缺的教与学的评价和学习的良方。
二、英语单元学习评价工具的开发运用
评价工具没有固定范式,因为它是教师根据不同内容自主创新的学习与评价的方式,但是在具体实践与研究中发现,其开发运用的主要切入点,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考虑:遵循设计流程的逆向性、追求工具形态的多样化、考量工具运用的实效性。在开发运用评价工具时,努力做到三者的平衡与协调,让评价工具真正推动和优化英语单元学习。
1.遵循设计流程的逆向性
评价工具开发流程分三个阶段,做好这三个部分,评价工具的开发与运用才能与单元学习成正比。
(1)逆向思维逻辑下的单元目标定制,奠定评价工具开发依据。单元学习的关键是确定目标,目标即评价尺度,因此开展单元学习应先根据教学对象、教材内容,确立主题并定制匹配的学习目标。目标是学习追求的阶段性终点,即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期待学生学会什么。如何更切实有效地推动单元学习?教师应按照逆向设计的逻辑,以终为始进行设计,以为评价工具的开发提供依据。那么教师应如何精准有效地把控单元学习具体目标,明确研究和开发评价工具的全局导向呢?如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s这一单元,需要解决的是用英语自由谈论生日话题,期待学生能掌握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句型、语法等;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生日主题交谈,以及举办生日聚会并用英文表达等。具体目标如下:
目标一:学生能掌握、识记词汇(月份January等,序数词twelfth等)、词组(生日活动eat noodles等),句型(Whens your birthday? Its on the...of.../What do you do on your birthday? We usually...)、语法(一般现在时的特殊疑问句及其回答)等。
目标二: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生日”主题的英文表达。
目标三:学生能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以上三个目标是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同时又是可评估、可迁移的。
(2)精准单元目标导向下的评价任务设计,确立评价工具开发载体。评价工具开发的第二步是设计评价任务,并以此来检测目标达成度。评价任务是检测目标是否达成的学习任务。任务通俗言之,即为做事,因此在英语学习中,“任务”即为在真实情境中用英语做事。故评价任务可谓是“中转站”,它连接目标和学习过程,它把目标转化成与之匹配的学习任务,并嵌入教学过程中。如五下Unit 8 Birthdays这一单元的评价任务是做一名生日信息调查员,在这个任务中,隐含了知识目标,如目标一中的生日主题词汇、词组、句型等;也隐含了技能目标,如围绕“Birthday”这一主题进行的听说读写技能运用;同时情感目标也内隐其中,如主动问候、热情招待等品质。但不管是知识、技能还是情感目标,它们都在做“生日信息调查员”这项任务中达成,且悄无聲息,让学生不再机械地学习词汇、句型、语法。
(3)基于目标与任务的评分规则落地,完善评价工具开发保障。在制定了目标与设计了任务之后,第三阶段就是落实规则,它是评价工具开发的保障。评分规则保证评价任务使用的精细化、准确化,故基于目标与任务形成的评分规则的落地,能够完善评价工具的保障系统。任何评价不能凭空捏造,必须有理有据,评价工具必须有与之匹配的评分规则作为依据。规则的制定可以从三到四个维度入手,加以恰当又易于理解的语言描述,供学生对照评价。仍以五下Unit 8 Birthday为例,学生完成“生日信息调查员”这一任务的评分规则参考表1:
“目标、教学、评价”三位一体的状态视为整合性,成为“单元设计”最重要的指标[1]。评分规则引导老师组织教学,帮助学生精细化完成任务,同时又帮助师生及时根据准则开展评价。
2.追求工具形态的多样化
评价工具是学生英语单元学习与评价的新方法,是促进单元学习的有效途径,更是聚焦主题与学习过程的衡量工具,方便师生及时了解单元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根据单元主题与单元内容、学生学情等因素,评价工具形态多样,如英语创新绘本、英语主题班报、英文主题演讲、思维导图绘写等,不同的工具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不同的功能。从工具形态多样化的角度,试举以下工具为例,这些工具可操作强,利于推广。
(1)创新主题绘本工具。目前一、二年级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都相对简单,词汇4-6个,重点句型1-2句。面对偏少的学习内容,学生难免会因为反复操练而觉得枯燥;同时缺少语境的机械操练又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迁移。在实践中,发现低年级的学生都特别青睐图文并茂的绘本阅读,对绘本爱不释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讲故事、听故事,他们想象力丰富,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因此,创新主题绘本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单元学习的评价工具最适合不过。如一年级上册Unit 4 Is this a teddy?讲述一个关于杨玲到苏海家参观,并用“Is this a...?”句型对teddy、puppy、bag、box四样物品发出询问。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与理解,鼓励学生使用已学知识,真正融会贯通地表达,本单元的评价工具是每一位学生自己创作一个绘本故事,边绘边写,故事的背景是针对puppy产生的一系列追问。这是基于本单元的综合学习能力的评价,也是对教学目标的综合评价,更是对学生讲故事能力的个性评价,这是纸笔评价所无法匹及的。学生在创编的故事“Is this...?”的过程中,寻找他们认为的最真实的puppy。学生B展示评价过程时,其他学生首先试问“Is this a puppy?”(展示泰迪头部)“No. This is a teddy.”(展示泰迪全身)并带着疑问的口气继续找“Is this a puppy?”(展示小猫的尾巴)“No. This is a kitten.”(展示P4小猫的全身)然后带着着急的口气继续找“Is this a puppy?”(展示小狗的脸部)“Yes. This is a puppy.”(展示小狗的全身)最后自由发挥,用这个句型进行创作,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需求。
(2)英文主题演讲工具。学生英语单元学习情况常用的检测与评价方式是纸笔测试,但是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与语言表现情况恰恰是纸笔测试所不能及的,因此主题演讲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是单元学习评价的有效方式。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输出,而口语交际是输出运用的主要方式。这不仅能锻炼学生语言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组织协调等学习能力。如六年级下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单元学习中,面对日益危险的地球生存环境,“保护地球”的教育传递通过“主题演讲”这样的评价工具最适合。因为“演讲”这一任务,前期学生自然会主动学习教材知识,查询与之相关的内容,通过演讲达到评价、学习、育人三位一体的目标。
(3)思维导图绘写工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教育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思维导图评价工具的使用能创设学生活学活用平台,系统构建学生单元知识结构网,拓展并了解学生知识体量。教师也易于掌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这是一种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单元学习评价工具,它帮助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集智育与美育于一体的评价与学习媒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单元时,使用思维导图评价工具,能更清晰地构建暑假计划图,学生也更易于展示各自不同的假期打算。
3.考量工具运用的实效性
所谓学习力是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等三大综合品质、要素,是支持学习活动的基础能量。其中,学习动力体现了学习的目标,学习毅力反映了学习者的意志,学习能力则来源于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3]。基于对评价工具的基本理解,从工具的学习力角度出发,工具的使用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力服务,教师通过开发单元学习评价工具助力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评价学生学习表现,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力。
(1)评价工具助力理解學习目标,培育学习动力。开发工具的前提是确定所学单元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工具中的每一项评价任务都是对标单元目标的,学生使用工具开展单元学习、完成评价任务就是在学习中理解目标、达成目标,目的明确、方向清晰。开发运用评价工具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所开发的工具,牵引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学习目标开展单元学习。它推动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理解、达成目标。这样的学习有意义、有动力、有实效。如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s这一单元学习目标有三项(见表1),学生完成“生日信息调查员”这一评价任务时,都是主动想要储备生日信息相关知识,过程中必然逐步具备语言交际素养,还在调查中思考对象、内容,记录要点等。这样的学习动力需要学生自己储备生成,仅仅依靠老师“教”是教不出来的。在评价工具的推动下,学生会为“三星调查员”而努力,根据任务要求,竭力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也培育自己的学习原动力。
(2)评价工具助力生产学习信息,形成学习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指出,教学中应采用适用于学习过程的评价,且评价应成为学习的组成部分。评价工具正是集学习与评价于一体的工具,因为工具本身就是学习的对象,在使用评价工具开展单元学习过程中,会生产各种相关的学习信息,告别“被动式学习”,进行“主动式学习”。在聚焦主题下的“主动式”学习中,学生思维完全被打开,在信息生产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等学习能力逐步形成,真正实现“会学”。所以在开发运用评价工具时,要留给学生形成和发挥学习创造力的时间和空间。如一年级上册Unit 4 Is this a teddy?单元中使用的“Is this...?”这个绘本评价工具,在学生创作过程中,产生了诸如kitten、car、rabbit、lion、tiger等大量教材之外的学习信息;在相互分享故事过程中,产生了学生个性的朗读技巧等信息;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产生了主题引申的学习信息,如I can see big eyes. Is this a dog?等语言和词汇的信息,在同一工具的导学下,不同学生收获不同量的学习信息,学习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3)评价工具助力修复学习偏差,提升学习毅力。评价工具是学习和评价的工具,也是反思的工具。工具让学习者明白学习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好与坏、多与少,其关键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些偏差,工具能助力修复学习偏差,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学习进程,反思学习成效,形成“我要学会”的意志,不断养成学习毅力,以达成学会、学好、学优的目的。所以,在开发运用评价工具时,应从激发学生学会反思的角度去设计,设计恰当的评价准则,当达不到最高标准时,学生有修复与调整的毅力;当高标准完成评价任务时,学生有不断超越与提升的意志。如主题演讲评价工具开展运用时,很多学生就养成了自我修复偏差的反思能力,他们对照评价准则及时获悉各自学习是否存在偏差,偏差原因也能得到准确反馈。此外,评价工具的使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一位学生的具体表现也可以通过与同伴的表现对比来反馈。教师通过工具反思教学问题,如目标定位问题、任务设计问题等。有了问题及时修复、改进,学会站在“问题”的基础上看清评价准则,对标单元目标,分析学习表现,调整教学偏差。总之在开发使用工具时,要重视发挥工具的反思功能,这样才能及时修复信息偏差,养成学习毅力。
评价工具推动单元学习,优化教与学,是单元学习的导航系统,在开发的具体实践中积累并形成了各类不同种类的工具范式。但是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以下误区:第一,避免机械化。“工具”一旦成形并付诸实践,往往容易固化,缺乏继续创新的动力。因此,在使用评价工具时,教师要注意避免全体同学用统一模式学习,并以统一标准来进行评价。教师应允许不同层次学生对应不同的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通过使用评价工具,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开展单元学习。因为评价工具作用发挥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生通过运用自己的“智能”,自主完成学习与评价任务,是“智能化”的评价。故评价工具要根据教学对象、单元内容、学习水平等因素来“定制”,避免机械化。第二,避免浅层化。评价工具是“深度学习”的导航,也是教师开发设计的有效工具,它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斟酌考量后的产物,应避免浅层化。因为这样的工具是用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对接书本与生活的真实情境体验,其学习与评价的目标是螺旋上升的,浅层次的评价无法从根本上实现上述目的。此外,没有深度的学习是浮于表面、缺乏意义的学习,使用工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与评价,让评价成为反思的助推器。故评价工具要设定适切的目标,引导学生深度学习,避免浮于表面。第三,避免形式化。评价工具应告别“走过场”式的评价。评价工具不是摆设,评价不是作秀,而是学生学习的支撑,借助这一特别定制的工具,达成学习、评价与反思三大目的。评价工具的使用应以不断促进单元学习与理解为出发点,扎扎实实地运用于教学,教师应全程跟踪并对学生使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做出相应的评价,当然还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家长评价。
单元学习的主角是学生,教师应该通过开发与使用评价工具,把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推动学生的学习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单元设计: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J].教育发展研究, 2015(24):1-5.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
[3]刘濯源.当学习力遇到思维可视化——基于思维可视化的中小学生学习力发展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 2014(21):12-1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