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沈春华
摘要: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学校育人的载体。学校要发展,必须对学校课程进行整体思考和规划,构筑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系统,勾画学校的“课程全貌”。从某种程度上说,办学就是以课程智慧引领学校创新课程体系的过程,培养目标就是课程总体目标。因此,课程的顶层设计须寻求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课程建设之间的整体而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课程规划;调研反思;变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4A-0051-04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载体,是学校的“产品”,其质量决定着学校育人的质量,其特质决定着学校发展的特色。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基础教育将迎来改革的拐点,从以班级授课为特征的集体授课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个别化教育。当然,要实现这样的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许多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其中,当务之急是基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整合学校课程内容,创新学校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的创新,不是单凭一纸处方能够完成的,也不是照搬某种模式能够成功的。它是一种愿景、一种哲学,唯有借助日常创造性实践经年累月的积淀才能实现。学校课程的创新必须有传统的传承,必须有经过缜密思考的明晰的见识、不惧失败的不屈不挠的勇气和对于明日教育的希望。2015年,我们对苏州市部分中小学的课程规划进行了调研,旨在通过观察、描述、反思学校课程创新的“现场”动态,从学校实践层面来验证当今课程创新的趋势,探索其可行性和挑战性。
一、学校课程规划的挑战
1.课程规划系统化不够,实践经验难以借鉴
学校课程规划直接影响学校内涵发展的整体水平,直接关联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发展方向和基本特色。一个完整的学校课程规划,外延上应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内涵上应包含育人愿景、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资源、课程管理与评价等几大基本要素。学校课程规划是否完整、精确,反映出学校在研制课程规划时,是否系统而全面地设计系列课程。
很多基层学校对课程规划如何制定、如何形成文本、如何实施等问题,存在认识的偏失,缺乏成熟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一些学校没有设置专门负责课程的机构,即使有课程负责人,也不清楚准确的“学校课程规划”的定义。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规划基本上是“粗略框架”或“断章取义”。在征集学校课程规划文本时,一些学校直言还没有系统思考,因而“囊中羞涩”,交不出像样的文本材料。一些学校递交的“学校课程规划”,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课程设置”;还有一些学校,将“校本课程计划”、“课外活动方案”、“校本教材”等同于“学校课程规划”,没有对学校的整体课程进行思考。部分有粗略构想的课程规划,其研制规划的出发点是出于学校“特色发展”或“装点门面”的需要。从课程建设上看,学校课程规划的水平有三个层级。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可见的课程规划文本绝大部分处在第二、第三层次,难得见到第一层次的。苏州市第十六中学的课程规划是一个优秀的样本。这所学校结合办学愿景,结构严密、层次清晰、理念领先地设计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规划,蕴涵了学校课程领导者的厚重学养和卓越智慧。但一些课程类别概念,还需要进一步作科学化的界定。基于国家课程“二次改造”的课程体系及内容,还需要不断创新、融合。
2.课程实施和评价精细化不够,课程元素缺乏关联
学校课程元素之间的关联度,特别是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关联度,是衡量学校课程发展科学性的重要指标。学校课程规划需要建立在对办学历史、办学特色、课程资源、设置条件等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课程设置与课程目标之间应该密切关联,课程的实施和评价更应该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相匹配。
从调研情况来分析,只有极少数学校达到“实质性关联”。一些学校在课程规划中对学校课程前景做了明确表述,如“兴趣、特长”,“融合、创新”,“生命、幸福”等,这些学校开始思考自己的课程逻辑结构、功能定位和教育意义,强调课程目标与育人目标的一致性。但仔细分析发现,这一类课程规划往往停留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课程概念”上,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定位不是很明确,没有将培养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课程设置与内容来实现课程目标或者用怎样的知识资源来达成课程目标。
例如,市区某高中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践行苏式教育,致力于培养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创造力的世界公民,使他们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学校将课程分为两大类,“国家基础课程”和“特色创造课程”。但进一步考察后我们发现,该校的课程实施没有具体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和具体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缺少有机联系,有“架空”和“突兀”的感觉。学术界通常认为,学校课程元素之间的关联度有四个等级。
我们很少发现较高水平的课程规划案例,一些优质学校相对完整的课程规划,虽能基于学校实际和学段特点设计课程并开设特色化的选修课,但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层面还比较欠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学校的课程规划与实施应该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而完善的前提是要对课程进行评估。目前大部分基层学校的“课程评价”部分严重缺失,只是设计了学生学业评价或考核,没有对教师的评价,更没有对课程本身的评价,缺少课程更新的机制。
3.课程设计策略精致化不够,“理性思考”过于碎片化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依据一定的策略设计学校课程,一般需要考虑学生、教师、学校、资源等四方面因素。即要考虑学生的课程需求及学习能力来设计课程;要根据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特长来开发课程;要依托学校的特色文化、教学传统及区域环境来规划课程;要基于地域资源、文本资源来挖掘课程。学校设置具体的课程,总会根据上述四个方面的有利因素,从某一主导策略切入来做出判断、选择。学者一般会把学校课程规划的主导策略分为五层类型。
调研的样本学校中,虽然半数以上有明确的课程选择策略,但很多学校仍然处于“碎片化”思考状态。特别是“混合取向”的学校,在对学生、学校、资源、教师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课程决策往往也就缺乏鲜明的区域特色。
二、学校课程创新的变革思考
从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来看,课程改革的深化主要依赖课堂变革、课程建设两种路径。在某种程度上,学校课程规划统领了学校的课堂变革和课程建设两大方面。我们对区域内学校的课程规划和创新有以下一些思考。
1.建立分层管理机制,让学校课程规划走向“自觉”
一份完善的学校课程规划,通常有增强课程领导力、提高课程和谐度、充实课程科学性、明晰办学理念和强化办学特色等功能。学校课程规划的这些功能,体现了加强学校课程规划是深化课程改革、凝练学校文化、提升教育品位的重要抓手。但课程的核心领导力,不是一个“科研部”能统领的,其分工协作包括行政、科研、教学和师训等多个部门。
行政部门要把学校课程规划作为促进学校变革和培育优质学校的突破口,重视学校课程规划的引领、督导。要积极建立一定的课程规划审查和评估机制,研制政策性文件,督查学校研制适合自身特点的课程规划。可以将学校课程创新列为优质学校考核的重要指标,将课程规划的实施列为优秀校长考核的重要内容,提高校长课程创新意识和领导力,促使校长队伍走向专业化,促进学校重视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
科研部门要研究学校课程创新的关键技术,做好价值引领,提高学校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探索课程规划与学校课程实施的关联结构,积极发掘学校优秀的课程案例,帮助学校做好分析,提供交流平台,捕捉具有特色的课程亮点,并作为学校课程开发的“增长点”。
教研管理部门要研究学校课程内容的创新途径,要致力于研究“怎样的教学案、怎样的自学案和怎样的课程教材”才能适应学校推进课程创新的需要,不要仅把听课、评课活动作为教研工作的重心,不能把琐碎的行政事务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
师训部门要提供有关课程创新的前瞻性项目,把课程领导力素养列为校长、副校长、教学主任、科研主任、骨干教师的研修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分层次地进行专项培训,开展综合实践。
2.提高学校的规划能力,让学校课程规划走向“顶层”
首先,要以学校的发展前景作为统率课程规划的要素。学校的课程规划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科学性和个性化,尤其是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相对应的具体课程内容的内在关联性。提升学校课程各要素的内在关联度,应该抓住三个关键步骤:一是澄清课程目标。如果没有界定清晰的课程目标,教师就不能做出良好的专业预设,学校也难以进行后续的课程实施。二是融合课程内容。厘清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探索建构学校的课程框架。例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通过融合可以开发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或国家课程再创造的“校本课程”。三是更新课程本身的机制。学校课程的创新,取决于课程理念与育人目标的不断清晰。学校清晰的课程建设,不仅是一个持续的创生取向,也是学校特色形成和文化提炼的过程。学校更要重视对课程自身的评价,在“自上而下(聘请专家)”和“自下而上(教师实践)”的互动中,使学校课程创新不断得以修正和完善。
第二,要以学校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考核学校课程创新的质量,首要的标准不是资源文本的完善或课程种类的多少,而是应该考虑学校的课程建设是否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提供了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和学校学生群体特色素养的课程。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则是以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品质和相关能力。所以,学校课程的设置,要从“数量”转化到“意义”,每个年级不要动辄设置几十种活动课程或特色活动,要根据学校实际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进行选择,通过某一门或某一类有质量的课程与学生核心素养发生联结,统整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架构。作为学校课程规划的一条有效路径,就是开发成熟型项目,卓有成效地做好、做扎实后续课程的开发。
第三,要以学段或学校的差异类型作为个性化规划的方向。学校的课程规划及实施应该突出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丰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具体路径,使之与当前课堂变革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指导思想保持一致。如:义务教育阶段要在“减负增效”的思想下,将“促进有效学习”作为学校课程规划的重要依据,做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统整、设计。二是要重视学科类课程的融合建设,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监控、拓展和更新学校课程。一些办学特色鲜明、办学理念先进、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小学,应深入挖掘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系,突出价值优先,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确定相应路径和主导策略,实现课程从“数量”到“意义”的转型,不要迷失于看似“学术化”的表面关联。
责任编辑:丁伟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