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陈林静
摘要:学好语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品味和感悟,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品味、去感悟。言语品味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价值与意义。言语品味的操作指向为注重不同文体、注意不同年级、聚焦特殊词句。言语品味的实践路径为在探究中促动、在合作中生成、在联系中展开。
关键词:小学语文;言语品味;本体性教学;指向;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4A-0064-03
言语,在索绪尔的理论体系中是“语言的体现”,言语的最基本含义就是对语言的运用。语文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能力建构[1]。语文教学应聚焦于言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言语品味是提升学生语感,把语文学习转化为直接有效的语用体验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言语品味的价值与意义
语文经验的构成决定学生语文学习“学什么”,并让“学”的问题转变为“教”的问题。言语品味实现着学生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即意义理解、形式理解、表达理解。张志公先生说过一段很精辟的话: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带着学生读进去,读出来。读进去就是读懂文本。读出来,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丰富的学习活动。那么,言语品味即是学习课堂语本的重要途径,它的基本价值就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进行多方面的积累与实践。“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功能,进而有效地使用语言、产生言语智慧,这就是语文课程的价值所在。”[2]教师应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发展儿童的言语智能”这个核心任务,把教学的重心从课文的思想内容转移到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上,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带着儿童学“语文”,并通过相应的语文实践,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言语智能生长于特定语境中的言语实践活动,因此,语文课程内容应具有情境性,促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得言语结构,习得言语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语感的直觉能力和快速阅读、准确把握语言含义的能力,让学生去感受、领悟、发现,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形式中独特的个性与情思。教师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使其能敏锐地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培养学生语感的丰富性,使其能在阅读中学习语言、充实精神、陶冶心灵、完善人格,在笔下流淌出语义丰富、感情丰富、思想丰富的作品,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训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潜能。为言语智能而教,即是实现语文本体性的教学。
二、言语品味的指向与路径
(一)言语品味的操作指向
1.注重不同文体。“不同体式的文章,要求有不同的读法。按照体式的特性去阅读,往往就能比较合适地判断重要语句的所在,把握语句的方式也会比较对头和到位。”[3]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阅读评价手册》,将阅读分为“文学鉴赏型”阅读、“了解信息型”阅读和“操作型”阅读。
小学教材中出现的说明文、说理文、书信等阅读即我们所说的“实用文阅读”,它涵盖了信息和操作这两种类型。如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学与问》的言语品味,通过揣摩关键句,领悟说理文的论证方式,同时锻炼学生思维。本课教学定位在要教“语文的理”。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说理文的文体特点学习课文,说理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也就是“事例的典型化”、“论证的合理化”。说理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聚焦思维”,即能够从文章的写作章法理解文本,然后用这种写作章法进行阅读和写作学习。学生在“字词句段”的感悟中学说理之“文”,明语文之“理”,悟表达之“法”,最终达到融会贯通,实践运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更多的叙事、写景类文章,以及少量的诗歌、童话、寓言等,这些文体的教学有另一种基本取向。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如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之一是感受作者言语方式的精妙。文中多处简单句式的排列,看似简单罗列,恰是一种意境的营造。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很难感受到。文里的排比、拟人、比喻,句式的重复以及“胖乎乎、圆滚滚”等“ABB”词语的运用表达,都是作者以特殊的眼光表达自己特殊的心情。作者把祖父呵护下的自由自在的童年情绪传递给我们,把一个充满意境的园子描绘给大家。学生对作者营造的充满意境的园子,感受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能够读出文本中自由自在的感觉,又是一个难点。教师在创设言语品味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细读,让学生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细腻地感受作者的情绪、情感、情思。
2.注意不同年级。课标中对不同年段学生语言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依据年段目标确立语言文字训练点,才能保证年段目标的落实。如中年段阅读目标中提出“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教师研读苏教版语文第七册《雾凇》时,抓住雾凇形成的关键词语,体会雾凇逐渐形成的过程以及作者用词的精准。高年级阅读目标中提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教师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九册《少年王冕》,引导学生感悟王冕“孝顺”的人物特点时,重点揣摩王冕和母亲语言的“言外之意”。
在低、中、高年段言语品味的方法与尺度上,低年级重在字词、句式的理解与运用,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打开学生思路,教学中重视在活动、游戏中学习。中年段以段为重点,逐步向篇章过渡,加强语言积累,促进语言内化,在教学时重视提供一定的时空让学生主动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高年段应增强篇章意识,加强揣摩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注重读写结合,注意让学生综合运用阅读、习作中的方法和能力。
3.聚焦特殊词句。《神经元的庆典》的作者罗伯特·希尔维斯在经过研究后断言:“情感推动注意,注意推动学习。”抓住语言的细节来品味,教学就会始终发生在言意的“契合点”上。
比如《珍珠鸟》的教学,学生对“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的含义不甚理解,对课文中鸟与作者逐步亲近的关系也无切身体会。教师在教学中强调“悟”“创”,倡导理解总是不同的理解,读书就是和作者一起创造,让学生在语言文字里不断发现人与鸟的“信赖”过程,感受作者是如何赢得“信赖”,小鸟是如何理解“信赖”,思考人与鸟类的“信赖”。品味作者细腻的笔触,学生自然感受到“信赖”,就给鸟儿更多自由,就给它更多关爱,这正是因人努力而和小鸟创造的信赖的美好世界。真正的情思感受有三个探索角度,一是站在作者立场,二是站在读者立场,三是站在教学立场,完成对语言文字的思考与感悟。
言语品味,要善于抓住文美之处、言语训练的增长点,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教师通过言语品味活动,引导学生再现文本内容,进行情景再造,创造性地阅读,并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再创造。
(二)言语品味的实践路径
1.在探究中促动。品味语言既要能读懂表层信息,也要读懂隐含信息,挖掘字里行间蕴含的意思、意味。教师在理解与感受过程中,要能唤起和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还要组织和分享学生的阅读经验。“语文课程内容设计从语境出发,创设问题语境,这样就能促进儿童言语智能的生长。”[4]问题探究的基本追求是通过问题的解决深入研习文本,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想的状态是让学生提出问题。
在《鞋匠的儿子》教学中,学生最想和伙伴探究的问题集中在两个,一是对参议员态度变化的疑问,二是“林肯为什么能化嘲笑为赞叹?”教师利用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借助第一小节“名门望族”“羞辱”“尴尬”等重要相关的词语,引导学生联系理解,解决“林肯当上总统,参议员们尴尬并羞辱他”的原因,借助找出参议员五次态度的变化,训练学生检索信息能力,为进一步感悟林肯语言的内涵,做出铺垫。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努力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又要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整合。教师还要能引导学生从文本入手,合乎逻辑地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林肯为什么能化嘲笑为赞叹?”等问题时,自然把线索聚焦到林肯的三段话。学生从自主批注、汇总感受到针对一段话合作交流,都是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教学生学的过程。
2.在合作中生成。言语品味在学的活动中合作生成,如诵读活动、思维活动、讨论活动,还有把若干活动整合为一个大的戏剧情境的活动。“语文教学的真正本体在于语用体验。语用体验将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言语、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有机统一于学生的发展之中。”[5]创设言语品味的合作学习,即意味着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以语用体验为出发点和归宿,以语用体验为教学手段和教学目的,在阅读中揣摩语言,推敲关键词句,也是学生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
再如《鞋匠的儿子》的教学,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选择林肯三段话中的一处,揣摩语言文字,品味林肯语言的内涵。学生思维通过伙伴间的合作探究从单一走向丰富,经教师的点拨提升从凌乱的丰富走向逻辑的丰富,学生和教师共同探讨读出了林肯语言里的情感、思想、智慧、气度。这时的阅读不仅把文本中的文字符号变得充满意义,也积极改造着阅读者本身。联系起来看,问题探究,合作学习,可以说是言语品味的联动方式。
3.在联系中展开。言语品味的实践活动,是品味语言、积累语言最为有效的方法。我们以“言语主题”为链接,打通作文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及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达成语文活动诸要素之间的良性循环。
以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祖国风景”的教学为例,本单元包括《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三篇课文,其中“风景”作为基本的组合点,以诗歌、写景散文等文体形式,表现祖国风景名胜之美。“言语主题”的设计基于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让学生了解美景,领悟表达。教师应让学生感受长城与运河的“雄伟壮丽”,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真挚的情感美;感受南沙群岛的美,感悟文章结构特点与语言的精美,表达的精妙;感受庐山云雾,语言优美,作者表达方式“山头—山腰—山谷—山峰”的顺序等。本单元运用总分的典型写法,想象丰富、比喻精当,教师可以“言语主题”串联,让学生介绍自己眼中的美景,以语文的方式,表达自己印象深刻的景象,可以采用诗歌、短文或图画书等多种形式。以“言语主题”为主线和重点,呈现给学生的是以单元为整体,把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师生研讨结合起来,在整合中优化语言学习过程,注重语言积累运用,强化言语实践,促进学生思维、语言与情感的整体发展。
言语品味聚理解、积累、创造为一体,回归阅读教学的本位,以学生的阅读为本,让学生学会阅读,让语文课有语文的味道、语文的情趣。
参考文献:
[1]夏家发,刘云生.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4.
[2][4]薛法根.为言语智能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6.7.
[3]王荣生.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7.
[5]王元华.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4.
责任编辑:石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