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祝振全 刘倩倩
何为思辨?简而言之,就是思考辨析。
《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都指向学问方面的思考辨析。如果单从作文写作来看,思辨要求我们拒绝那种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深入事物或者现象的内部,发现事物或者现象的矛盾纠葛。另外,我们提炼观点时要尽量考虑各种因素对观点的影响,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观点深刻、全面。
有人说:“思辨,就是要具有如上帝俯视世间一切的智慧。”那么,在考场议论文的写作中,怎样做才能让文章具有思辨性呢?
巧用哲理进行思辨
有句话说得好:“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篇思想深刻的文章,往往具有很强的哲理意味,而其中具有哲理意味的语句或者文段,会体现出辩证的思维。如果能将这些具有哲理意味的语句或文段,巧妙地运用到考场议论文的写作中,我们的文章一定会更加出彩。
如2023年全国乙卷一高分作文《成就彼此,多彩绽放》的最后一段: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而是与他人相互依存。流星虽然璀璨,但区区一颗便只能成为他人眼眸中的一瞬,只有成雨而来才会星光闪耀,照亮夜空。一人独行,不如结伴同行,只有互相帮衬才能共赢,才能多姿多彩地尽情绽放!
这名考生化用了海明威作品《丧钟为谁而鸣》扉页上的诗句,指出个体与他人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考生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再次强调了只有群星闪耀、结伴同行才能多彩共赢!
正在备考的高三学子们,不妨尝试巧用哲理来为自己的文章增色,如此,在凸显行文逻辑的同时,也能有更深刻的解读与思考。
巧用逆向进行思辨
逆向,即反方向。在写作中,逆向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或者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进行反向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如果写作中能够“反其道而思之”,那么思维就会向对立面发展,从而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得出新观点。这样的文章,往往能让阅卷者眼前一亮。
一篇考场作文这样写道:
走进新时代,青年人要有敢闯敢拼、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在我看来,“班门弄斧”也未尝不可。
华罗庚出版《堆垒素数论》后,一名少年写信与他探讨其中的“宝塔理论”。华罗庚惊讶地发现,这名少年的钻研竟然比自己还要深、还要正确。于是他们开始一起探讨。这名少年就是证明了“1+2”的陈景润。如果没有这种“班门弄斧”的精神,那中国可能就要少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而华罗庚可能也不能更好地修改他的《堆垒素数论》。
华罗庚曾言:“中国古代有个说法——不要‘班门弄斧,但我的看法相反,‘弄斧必到班门。”“鲁班”究竟有多大的本领?我比“鲁班”差了多少?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找出差距,才能取长补短,从而使自己的本领逐漸接近“鲁班”,甚至超过“鲁班”。因此,有志者都应该大胆地去找“鲁班”比试。经过一次次的比较、一次次的探索,差距就会越来越小,水平就会越来越高。唐代贾岛认识大文学家韩愈之后,每写一篇文章就拿给他看,请他指点,甚至与他竞技,学问因此大进,最终成为大诗人。可见,“班门弄斧”有利于专业水平的提高。
不敢“班门弄斧”,因畏惧权威而错失机会的人也比比皆是:舍勒,瑞典著名化学家,他在1774年发现了氯气,但他受当时“权威学说”——一切氯中含有氧的束缚,错过了发现氯的真面目的机会;沃泰默,法国学者,他受当时学说的影响,最终与“促胰液素的发现”失之交臂。
“班门弄斧”,是我们提升自我水平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班门弄斧”不是狂妄自大,而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当今世界,激流涌动,万象更新,我们需要有更长远的眼光,更强大的勇气和魄力,即便“班门弄斧”,也未尝不可!
这名考生立足新时代对青年人的需求,对“班门弄斧”进行了新的思考。文段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赋予“班门弄斧”以新的内涵,让人信服。
巧用对照进行思辨
对照,即把两种相差、相反、相关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差、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照,使之相反相成,以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的特征,也称“对比”。作为参照的两方,可以是相互对立的一正一反,也可以是上下级的一主一从。
使用对照式结构,是想通过两种不同事物的比较来烘托其中一种事物的准确性和可信任度。所以,在考场议论文的写作中,同学们可以巧用对照,对其中较为重要的一方倾注较多心血,让另一方作为陪衬起烘托作用。 如以“论合作精神”为题,使用正反论证式结构,可以这样写:正方谈合作利己又利他,反方谈各自为营容易两败俱伤;以“幸福是什么”为题,使用主从式结构,可以这样写:“幸福固然离不开生活需求的满足”为略写,“幸福更源自精神的充实,内心的安宁”为详写。
如2023年全国甲卷一高分作文《我的世界,大于这世界》的片段:
如今,技术正在提高人们利用时间的效率。通过聊天软件,我们可以随时与人交流、随时获取信息。过去,一封信需要通过车马慢慢地递送到亲朋好友的手里;现在,邮件秒达同事的邮箱;功能丰富的购物平台,让买卖的时间大大缩短,人们不再需要通过逛街这种耗费时间和精力的活动来购物;对我们学生来说,在线教育可以让我们在自己的时间和节奏里,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利用技术省时省力的现象,在生活中数见不鲜。
然而,技术是把双刃剑,它虽然让我们越来越精准地掌控时间,但也让我们慢慢地模糊了时间的概念——我们开始沉迷网络,漫无目的地在网上消耗时光。
我们可以拥抱技术,从而更好地利用时间。但是,我们不能让技术无孔不入地渗进我们的生活,从而失去张弛有度的人生。
总之,在通过技术精确地利用时间的时候,我们不能为时间所束缚。只有汲取技术的力量,善用时间,我们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并延展自我的世界。正如杜牧所言:“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韶华易逝,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拓宽自己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我的世界便大于这世界。
这名考生从技术带给人们的“利”与“弊”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只有汲取技术的力量,善用时间,我们才能体会到‘我的世界大于这世界”。文段逻辑严密,论证清晰,说服力强。
巧用变元进行思辨
“元”可以理解为作文题目中的写作要素,当下高考作文题目中隐含的写作要素往往是二元、三元乃至多元的。这就需要同学们深入分析写作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写作。对此,笔者建议同学们采用变元的方式进行思辨,进而提升写作水平。
1.一体两翼
如果简单地将作文题目中的三元话题理解为并列关系,再在行文时逐一诠释各个话题,写作效果不一定好。因为不少三元话题其实是一体两翼的关系,即其中的一个话题,或为目标、目的、结果,或为另外两个话题的交集。
能否准确、深入地理解三元话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作文立意高下的分水岭,最能体现学生的思辨能力。
2.喧宾“托”主
在立意或展开话题时,要在比较、权衡的基础上对材料做出取舍。如2022年全国甲卷关于《红楼梦》的材料作文。很多同学一看到《红楼梦》就心生怯意,手忙脚乱地不知要从何处下笔,但仔细观察题目“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不難看出,其中隐含的写作要素“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其实就是照搬、借鉴和创新。这三个写作要素中,创新才是核心。因此,文章立意的重心应为“自主创新”。若能洞悉这一点,同学们便可轻装上阵。至于“移用”“化用”这两个话题,不过是用来衬托凸显“创新”这一话题的,写作时,不必重点关注,点到为止即可。
3.消元法
消元法是数学中解多元方程的常用方法,我们写作时不妨借用一下。很多作文题目中的三元话题,其实都有所侧重。所以写作时,我们可淡化其中不重要的话题,将三元话题巧妙地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二元话题,化繁为简,从而更好地写作。
如2022年新高考I卷作文题目“本手、妙手、俗手”,看似立足围棋术语,实则在说基础与创新的关系。关于题目中的“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我们不妨采用消元法,将“貌似合理实则会受损的俗手”排除在外,重点关注“本手”和“妙手”。这样一来,整个写作思路就会清晰许多。
面对无处下手的写作要素,同学们要认真辨析,逐一理清写作要素之间的关系,再以此为基础,或一体双翼、或喧宾“托”主、或灵活消元来谋篇布局。如此,我们所写的文章才能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巧用批判进行思辨
批判,是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进行系统分析,并加以否定。所谓批判性思维,是指面对各种现象,以一种怀疑的、审慎的态度,做出理性的、合理的判断,并找到支撑自己判断的理由,从而预测事物发展的方向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巧用批判性思维,要在语言表达上灵活地运用逻辑关系词,如“诚然,……但是……”“的确,……但是……”“不可否认,……然而……”“固然……但是……” “退一步说,……?”等。这种表达可突出我方立场,让作文逻辑更严密,且在批驳对方时,能恰如其分地肯定对方的观点,然后指出其不足之处,从而在“驳立结合”中彰显礼貌和风度。
如2019年新课标全国I卷一高分作文的片段:
将劳动交给人工智能?(树靶子)我不敢苟同。(明态度)虽然科技能够解放双手,但也有很多工作是人工智能无法完成的。劳动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所在,也是生活的需要。假如我们什么事都依赖人工智能,那我们的生活技能就会逐渐退化,久而久之,连思考的能力都有可能丧失。(假设关系,分析弊端)再者,劳动是科技产生的源泉。(定位关系)我们在劳动中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获得了劳动的体悟,也发现了科技的增长点。(列举好处)可见,我们要尊重劳动。(立观点)
这名考生先用反问句树起靶子,再立场坚定地表明态度,最后通过假设分析来表明观点,可谓驳得有力,立得鲜明,思维缜密。在考场议论文的写作中,巧用批判性思辨,就要做到立论有依据,驳论恰到好处。
思辨是一种对人和事物进行多角度思考的活动,带有思辨色彩的文章,会给人以深刻感、新颖感。笔者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跟大家探讨的这五种技法,能帮助大家提升考场思辨性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希望同学们活学活用,妙笔生花,巧施粉黛,著成精彩文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