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高考背景下“融合主题”类作文命题探究及高分攻略

时间:2024-05-04

豆党锋

新高考背景下,2022年全国卷作文试题既立足社会现实——借鉴了老材料作文的试题材料类型、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形式,又立足新教材大单元阅读——借鉴了话题作文或命题作文呈现写作关键词的方式,从而彰显出极大的融合性,再加之其大都又限定了写作主题,故此类作文可称之为“融合主题”类作文。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题以“建团100周年”为命题背景,立足青年成长,聚焦立德树人,引导考生进行生涯规划。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夺取高分。

(1)材料内涵的分析。试题材料可分为两大层面:第一层面为第一段,其可谓写作的引子,作用是预设写作情境、提供写作背景;第二层面是第二段,其为考生提供了三位榜样人物,作用是引导考生进行生涯规划。

(2)写作主题的分析。考生可这样理解写作主题“选择·创造·未来”中三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选择”是前提,“创造”是过程,“未来”是目的。

(3)写作身份的确定。因试题的写作任务中有“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这一写作指令,所以文章的写作身份应为“当代青年”。

(4)思维品质的呈现。在结构安排上,考生宜采取逻辑结构来行文,即先表明自己的“选择”,然后重点论述如何“创造”,最后指出“选择”与“创造”对“未来”的意义。

由上例及近年其他高考作文试题可以看出,“融合主题”类作文既融合了老材料作文注重考查考生审题能力的优点,又借鉴了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形式,从而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1)试题材料内涵丰富并暗示写作重点。如2022年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试题材料虽对“跨越”与“再跨越”均做了阐述,但考生的写作重点却是“再跨越”而非“跨越”;2022年全国甲卷“匾额题名”,试题材料虽对“直接移用”与“借鉴化用”“情境独创”均做了阐述,但考生的写作重点却是“情境独创”而非“直接移用”与“借鉴化用”。

(2)在试题材料中呈现有关立意的关键词。如2022年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试题材料中有立意关键词“跨越”与“再跨越”;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围棋三术语的启示”,试题材料中有立意关键词“本手”“妙手”“俗手”;2021年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试题材料中有立意关键词“可为”与“有为”。

(3)写作任务中包含多个写作指令。如2022年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的写作任务中包含写作主题“跨越,再跨越”与写作身份“你”等写作指令,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选择·创造·未来”的写作任务中包含写作主题“选择·创造·未来”与写作身份“你”等写作指令。

(4)写作任务中限定写作主题或试题材料中暗含写作主题。如2022年全国乙卷限定的写作主题为“跨越,再跨越”,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限定的写作主题为“选择·创造·未来”,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试题材料暗含的寫作主题为“本手·妙手·俗手” ,2021年全国甲卷限定的写作主题为“可为与有为”。

(5)写作主题中各关键词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或思辨性。如2022年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跨越”代表着历史,“再跨越”代表着未来;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选择·创造·未来”,“选择”是前提,“创造”是过程,“未来”是目的;2021年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可为”是前提,“有为”是行动。

根据以上命题特点,“融合主题”类作文可采取“起—承—转—合”的结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夺取高分。

(1)紧扣试题材料内涵、写作主题内涵及写作任务开篇

“融合主题”类作文虽明确地呈现了写作主题,但考生绝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立足于写作主题即可完成写作,因为此类试题材料以及写作任务中的其他写作指令往往还对写作主题进行了其他方面的限制,所以考生必须紧扣试题材料内涵、写作主题内涵及写作任务开篇,如此便能明确地告诉阅卷老师“我的文章既没离题也没脱离写作任务”。

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优秀作文《择热爱之事,赢光明未来》之开篇——

攻关科技、躬身科普的科学家,钟情文化、赓续国魂的摄影师,独具匠心、着眼未来的建筑师……【引述试题材料】榜样们用适合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创造着价值。身为当代青年的我们,【表明写作身份】一定要向榜样们学习:选择热爱之事,创造非凡价值,赢得光明未来。【紧扣试题材料内涵、写作主题内涵与写作任务】

(2)行文过程全面体现写作指令

虽然“融合主题”类作文写作任务中的写作指令相对于“情境设置”类等作文写作任务中的写作指令少,但考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也绝不能将其忽略。

如2022年全国甲卷优秀作文《情境独创,方能惊艳世界》之主体片段——

众人给大观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为何贾政认可“沁芳”?因为“翼然”是直接移用,“泄玉”是借鉴化用,只有“沁芳”是情境独创,【体现写作主题中的三个关键词】因这种独创完全符合当时的情境,自然就得到了贾政的认可。不仅匾额题名需要情境独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我们在更广泛的领域亦需要情境独创。【体现写作指令“更广泛的领域”】

在文艺创作领域情境独创,能弘扬传统文化。【立足于文艺创作领域以体现写作指令“更广泛的领域”】

你看,将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有机结合,我们情境独创了《唐宫夜宴》;将传统文化与全民阅读的浪潮有机结合,我们独创了《典籍里的中国》;将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有机结合,我们独创了《经典咏流传》……它们与观众见面的那一瞬间,便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事实证明,只有善于情境独创,才能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我们的生活。【用“我们”行文,体现写作身份指令】

在科学技术领域情境独创,能建设科技强国。【立足于科学技术领域以体现写作指令“更广泛的领域”】

你看,当列强认为中国无法自主设计出铁路时,詹天佑用四年时间亲自设计并建造了京张铁路,狠狠地给了列强一记耳光;当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月球“挖土”归来时,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当“祝融号”登陆火星,当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正式交付使用,当“奋斗者号”坐底海洋深处10909米……一个个情境独创的“大国重器”不仅推动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也让我们赢得了世界的尊重。【用“我们”行文,体现写作身份指令】

(3)行文重心要紧扣写作主题中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融合主题”类作文所明确限定的写作主题或材料中所暗含的写作主题,其一般均包含多个关键词,同时这些关键词之间往往又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或辩证关系,所以考生一定要将行文的重点放在阐述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上,如此方能使文章立意既准确又有深度。

如2022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汲取跨越精神,再铸跨越辉煌》之主题片段——

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奋斗,铸就了中国今日之跨越。【紧扣关键词“跨越”并分析取得跨越的原因设置分论点】

范梈说:“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想当年,刘长春代表中国惨淡地参加奥运会,被称为“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如今,中国化身为暖心的东道主,为世界奉献了两届精彩绝伦的奥运会。两届奥运,我们取得的奖牌数越来越多,会场的科技亮点也惊艳世界。其实,体育领域的跨越仅仅是中国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方面,放眼望去: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载人航天到登陆火星,从3G跟跑、4G并跑到5G领跑……中国在多个领域均取得了巨大跨越。是什么铸就了中国今日之跨越?答案当然是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奋斗。

青春一代励志笃行,必将助力中国再跨越。【紧扣关键词“再跨越”并指出如何实现再跨越设置分论点】

权德舆说:“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历史见证了曾经的跨越,面向未来,新的跨越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励志笃行去实现。我们要像谷爱凌那样刻苦训练以百战不殆,我们要像苏鸣翊那样高喊努力刷新纪录,我们要像苏炳添那样不坠梦想负重前行,我们要像贵州大学2019级博士生张建那样用行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什么是青年?青年当让激情战胜颓丧,青年当让勇锐战胜怯懦,青年当让奋斗战胜“躺平”。总之,青年当立大志、担重任、多奉献、多奋斗,以自己的热血青春谱写中国再跨越的壮丽之歌。

(4)结合材料内涵用写作主题中的关键词反复扣题

“融合主题”类作文写作主题中的关键词往往高度概括了试题材料的内涵,所以考生在行文时既不能偏离写作主题中的关键词,也不能偏离试题材料的内涵,鉴于此,结合材料内涵用写作主题中的关键词反复扣题便能一举两得。

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优秀作文《育本手之“根”,绽妙手之“花”》之主体片段——

育本手之“根”,绽妙手之“花”,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夯实基础。【紧扣试题材料内涵及写作主题中的关键词设置分论点】

林逋曰:“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栋梁之材成。”是的,郦道元如果没有对《水经》进行年复一年的研读,如果没有踏遍千山万水的实地考察,又怎会有《水经注》的问世?屠呦呦如果没有收集整理2000余方药,如果没有反复地实验,又怎会有青蒿素的发现?中国女足如果没有长年累月地刻苦训练,如果没有对自我的一次次艰难超越,又怎会有2022亚洲杯决赛的夺冠……事实证明,只有脚踏实地、夯实基础,育好本手之“根”,方能绽放妙手之“花”。【紧扣试题材料内涵及写作主题中的关键词准确扣题】

育本手之“根”,绽妙手之“花”,需要我们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紧扣试题材料内涵及写作主题中的关键词设置分论点】

刘禹锡曰:“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如果没有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精神,又怎会有杂交水稻惠及全球?如果没有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精神,又怎会有《唐宫夜宴》火速“出圈”?如果没有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精神,又怎会有北京冬奥会惊艳世界?如果没有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精神,又怎会有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如果没有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精神,又怎会有中国天眼傲视苍穹?如果没有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精神,又怎会有C919大飞机试飞成功?一次次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在本手之“根”的基础上,坚持勇于突破、敢于创新,才能让妙手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紧扣试题材料内涵及写作主题中的关键词准确扣题】

(5)回扣试题材料内涵、写作主题内涵及写作任务结尾

首尾圆合既是文章结构严谨的重要标志,也是使文章中心突出的重要表现手法,所以在文章的结尾部分考生一定要回扣试题材料内涵、写作主题内涵及写作任务。

如2022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吾辈当自强,跨越不停歇》之结尾——

***总书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辉煌属于过去,未来仍需我辈创造。【回扣试题材料内涵】民族复兴,道阻且艰,身为时代青年,【回扣写作身份】吾将汲取跨越之精神,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贡献青春力量,铸就祖国再跨越之辉煌。【回扣写作主題内涵与写作任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