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影响海岸线演变迁移的几大常见因素

时间:2024-05-04

林伟伟

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它的更确切的定义是海水到达陆地的极限位置的连线。由于受到潮汐作用及风暴潮等的影响,海水有涨有落,海面时高时低,这条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也因而时刻处于变化之中。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的分析发现,有关海岸线的考查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重,考查的主要内容有海岸线的推进、湖泊与峡湾的差异性比较,涉及的章节内容有全球气候变暖、冰盖消融、填海造陆、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修建拦水坝、海浪作用、内力作用、流水沉积作用等对海岸线的影响,考查的核心素养有地理逻辑推理能力、辩证思维、综合思维、逆向思维、解读地理图表的能力等。

接下来,对海岸线演变迁移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应对海岸线专题考查的思维方法,提出影响海岸线演变迁移的三大因素,为考生解答相关题型提供思路。

一、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是使海岸线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地壳抬升时,陆地的板块扩张,海水会倒退;而当地壳下降时,海洋的领土扩张,会引起海侵,由此造成了海岸线的巨大变化。

【例1】(2019·新课标全国卷I·37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1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内力作用使海湾变成湖泊,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使山脉隆起的幅度增大,地中海萎缩,使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形成湖泊后,海岸线演变为湖岸线。在解答与板块运动等内力作用有关的海岸线变迁的试题时,我们首先要分析内力作用,尤其是板块的挤压和断裂,地壳的隆起或下沉等对水域面积的影响。例如我们平时学习的刚果盆地即是地壳隆起,湖水外泄形成的。当然,有些时候我们还要考虑外力作用的影响。

【参考答案】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备考建议】内力作用形成的湖泊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近几年高考关注的重点之一,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深度挖掘内力作用形成湖泊的类型和成因,采用问题驱动方式,开展深度探究。例如:我国的赛里木湖是地壳运动使两侧山地隆起,中部地表下陷形成的构造湖,主要补给水源为河流水、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非洲的基伍湖虽然也是内力作用,但是基伍湖是板块张裂运动,岩层断裂下陷,地表水汇聚形成的断陷湖。

二、流水沉积、海浪侵蚀和飓风

流水沉积作用使泥沙在入海口沉积,此时的海岸线向海洋推进,与之相反的是海浪侵蚀作用,海浪侵蚀作用使入海口的泥沙减少,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海岸线的变化。另外,飓风对海岸线的影响使海岸线迅速向陆地推进。

【例2】(2022·全国甲卷·7—8)图2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题。(8分)

7.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

A.强烈的地震 B.剧烈的海啸

C.频发的飓风 D.汹涌的洪水

8.判断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依据是

①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

②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

③甲水域有河流汇入

④甲水域呈半圆形形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试题分析】该海域位于密西西比河入海口处,易受低纬热带洋面生成飓风的影响,同时也加强了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使海岸线向陆地推进。本题没有考查海岸线进退的原因,而考查了海岸线变化最快的原因,因此可推导出海岸线的变化应与飓风有关。

百年来海岸线不断向陆地推进,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说明其与外海并未直接连通,而是受海岸与海岸沙堤隔离,几乎没有受到海浪的侵蚀,①正确。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而甲水域岸线弯曲,进一步说明甲水域长期受海岸和海岸沙堤的隔离,与外海分隔开来,形成陆地上的一个湖泊,②正确。

【参考答案】7.C 8.A

【备考建议】地理要素盈余的思维考查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极高,比如降水量的大小、泥沙量的多少、海岸线的进退、土壤肥力的升降、生物量的变化等,这类试题均可构建地理思维模型进行探究。地理要素的盈余=增加的地理要素—减少的地理要素。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分别探究哪些原因会使地理要素增加,哪些原因会使地理要素减少,同时要关注特殊的地理成因,例如飓风对海岸线的影响,火山喷发对土壤肥力的提升,鼠害对草场密度的影响等。

三、内外力相互作用与海平面升降

【例3】(2022·全国乙卷·37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图3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

(1)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并说明两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6分)

(2)分析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异。(6分)

【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内外力作用对海岸线变化的影响。从外力作用视角分析冰盖消融,大量冰雪融水使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从内力作用视角分析,冰盖消融,地壳抬升,海岸线相对向海洋推进。就本题而言,陆地冰盖消融导致全球范围内海平面上升,但与此同时,局地因素上基岩压力减小,回弹导致海平面相对下降,当局地回弹作用更显著时,海平面垂直方向下降,在水平方向上则表现为海岸线向海洋一侧移动,反之海平面上升,表现为向陆地一侧移动。

第(2)问考查海岸地貌对海岸线变化的影响,陡峭险峻的海岸地貌的海岸线变化幅度较小,地势平坦的海岸地貌的海岸线变化幅度较大。甲站由于垂直方向上海平面下降,水平方向表现为海岸线向海洋一侧扩张,反之乙站为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向陆地一侧推移。但甲站的水平变化幅度较乙站小,原因在于甲站是基岩海岸,落差坡度相对较大,导致海岸水平方向变化较小,反之乙站位于三角洲,地势较为低平,导致海平面在垂直方向变化的同时水平方向进退较显著。

【参考答案】

(1)垂直变化:海平面上升,陆面抬升。水平变化:若海平面上升幅度大于陆面,海平面向陆地方向推移;若陆面上升幅度大于海平面,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移。

(2)方向差异:甲站区域海岸线向海洋方向移动,乙站区域海岸线向陆地方向移动。幅度差异:甲站区域为基岩海岸,坡度大,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小;乙站區域为三角洲沿岸,坡度小,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大。

【备考建议】该题最大的创新点为逆向思维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这是我们平常熟悉的内容,但在此题中,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不一定上升,甚至会下降,这启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使用逆向思维,学会分析材料所给出的信息,关注影响最终结论的多个地理要素。

为了加深考生对海岸线的认识,构建解题全局思路,分别从海岸线的分类、海岸线的变化、影响海岸线的因素等方面构建思维网络(见图4),以提升考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