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从建筑到学科,八大学院都是严格按照蘇联模式来打造的,它们身上不约而同地都有着苏式的烙印。
建筑之印
“穷石油,富钢铁,了不起的大矿业。”这是八大学院建校之初流传的顺口溜。新中国成立初期,钢铁工业非常受到重视,北京钢铁学院又得到了部委的协助,校园建设得十分漂亮。北京钢铁学院以莫斯科钢铁学院为蓝本,楼宇虽然没有苏式建筑中标志性的木制大尖顶和红五星,但我们从图中仍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它的苏式风格非常典型。
据说在选择校址时,北京钢铁学院与北京医学院并排而建也是有意为之,借鉴的是莫斯科钢铁学院与纺织厂比邻而居的先例。男生居多的北京钢铁学院与女生居多的北京医学院做邻居,目的自然不言而喻。虽然这只是笑谈,但的确能从侧面反映苏联模式对八大学院的影响。
闲时,男女老少都喜欢唱上一段《喀秋莎》,交际舞更是人人必须掌握的本领。
学科之印
建校之初,八大学院都开展俄语教学,并设置了俄语教研室,学生的留学去向只能是苏联或者东欧诸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说,自己于1955年被选派到莫斯科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系飞机设计专业学习,后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从此才走上了航空航天的道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退休教授刁正邦说,他们刚来到学院路时,没有教材,就一边学习苏联的老教材,一边编写自己的教材。20世纪50年代入学的几位北京科技大学的老教授回忆道:“当时在冶金课上制造的螺丝钉,从尺寸到切面,甚至有多少道螺纹,都是苏联‘老大哥说了算。我们有时候会提出不同意见,苏联专家听了翻译,直接挥挥手,让我们作罢。”
弊端逐渐浮出了水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