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马丽
摘要:《小石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贬谪永州之后,寄情山水,写下的永州八记之一。这篇山水游记散文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情感跌宕起伏,写作手法更是出神入化,变幻莫测。文章分析了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小石潭记》,探讨了作者写景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经典古文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一、写景时运用了多种写作技巧
(一)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
首先,《小石潭记》为游记散文,作者善于叙事。首句为“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这一句话交代了作者行进的路线,也暗示了小石潭周围应该有很多小山丘包围着,非常幽深,为下文写小石潭凄清冷落的环境作铺垫。另外,作者仅仅用了九个字,非常明白地交代了行进路线,可谓言简意赅。第四段最后一句话“乃记之而去”是叙事,交代了作者游览后把美景写在纸上,就像现代人把美景拍照留念一样。文章的结尾交代了同游者共五个人,这是非常典型的叙述。作者把同游者分成两层交代:一是写吴武陵、龚古、柳宗玄这三个人,可以看出他们三个和作者是志同道合的人;一是写两个年轻人崔恕己、崔奉壹,他俩是随从。
其次,《小石潭记》是著名的游记散文,作者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手法。“闻水声,如鸣珮环”写悦耳的水声,描摹水声,是景物描写。“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一句是动作描写,“伐、取、见”这三个动词,写出作者急切想欣赏美景的心情。“伐”字可以看出小石潭四周被竹子包围,非常隐蔽,很难被人发现;“取”字点明这個地方人迹罕至,本没有路;“见”同“现”,从这个字可以揣摩出作者的注意力全在下边,急切地想知道下面是什么。
最后,《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寄情山水的产物,他善于抒情。“心乐之”为抒情,作者被流水声所吸引,“乐”字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内心向往之,决定去探究;“似与游者相乐”是《小石潭记》第二次写“乐”字,但这次是写鱼之乐,仍然折射出人的愉悦心情;“悄怆幽邃”四字揭示了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前面的两次写“乐”不过是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写照。
(二)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作者在《小石潭记》中运用了比喻、衬托、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富有情趣。例如,用“如鸣珮环”来写清脆的流水声,这种流水声如此清脆,隔着竹林也听得真切,说明环境幽邃,人烟罕至,这是一种衬托手法,通过声响衬托寂静;“皆若空游无所依”是运用了比喻手法,衬托出潭水的清澈;“斗折蛇行”运用了比喻手法,写出小溪的曲折幽远;“犬牙差互”运用了比喻手法,写出小石潭的溪岸互相交错,无法看到小溪的源头。另外,“似与游者相乐”是作者心理活动的描写,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游鱼的活泼,以及游鱼给作者带来短暂的心灵慰藉。
(三)运用了多种写作技法
第一,《小石潭记》采用了先声夺人的写作手法,通过听觉,勾起游兴。文章第一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作者被清脆悦耳的流水声所吸引,激发了作者的游兴,砍伐竹子,开辟出一条通向小石潭的路,期盼着探究。这种写法在曹雪芹《红楼梦》中也常常出现,如写王熙凤出场,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突出了王熙凤泼辣剽悍的性格。
第二,《小石潭记》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这篇短文写景的角度非常有特色,角度也是富有变化的,有听觉,也有视觉描写,以视觉变化为主。作者重点描写视觉变化,写鱼的细节就是最典型的视觉描写。如“佁然不动”四字写出了鱼儿静静地、呆呆地神态;“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八个字写出了鱼儿突然快速游动的神态。一动一静,两者对比,把鱼儿的神态勾画得活灵活现。
第三,《小石潭记》除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之外,还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写游鱼百许头历历在目,“若空游”,写日光下澈,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没有一个字写水,实际上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若空游”是比喻,极力写水之清澈。
第四,《小石潭记》中还有多处呼应,使整篇文章浑然天成。例如,第一段写“隔篁竹”,一个“隔”字,写出竹子的多和密;“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写树木互相遮掩缠绕,摇动下垂,非常形象地写出树木又多又密的形态,近一步印证了“隔篁竹”三个字;第四段中“四面竹树环合”也表达了相同的效果,与“隔篁竹”遥相呼应。再如,“伐竹取道”体现了作者是有准备的,说明他们带着砍伐工具,也带着帮他们开道的人,这和文章最后交代同游者和随从的人作了铺垫,前后呼应,情节处处有来历,可谓天衣无缝。
二、作者在景物描写时特别注意详略安排
《小石潭记》总共五个自然段: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远处俯视小石潭周围的景物,写得很详细;第二段写近处俯视潭中景物,对鱼的刻画是一个细节描写,非常生动,也很详细;第三段写潭之源,很简单,仅仅用了“斗折蛇行”和“犬牙差互”两个词语概括了小溪的状态,没有细节描写;第四段写潭中气氛,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概括,没有更多叙述,比写潭之源稍微详细一点;最后一段交代同游者,也很简单,没有多余的话。可见,文章刻画小石潭中的景物是重点,写得很翔实,与中心不相干的交代很简单,文章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三、写景的顺序
《小石潭记》的写景顺序为游踪顺序,从每段首句中出现的方位名词“西、潭中、西南”可以看出作者移步换景。
第一,作者写发现和离开小石潭的过程。通过几个动词“行、闻、乐、伐、见”很形象地刻画出作者发现小石潭的过程。“行”字说明作者的行踪,从小丘向西出发,走了一百二十余步;“闻、乐、伐”说明作者是有目的地寻山玩水,听到流水声,马上驻足聆听,被这种流水声吸引,想看个究竟,所以伐竹取道。作者的惊喜全在一个“见”字,说明在砍伐竹子后,小石潭突然映入了作者的眼帘。另外,“乃记之而去”,一个“去”字和开头“行”字呼应,写出了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全过程。
第二,写远处俯视小石潭中景物。发现小石潭后,作者写景的角度是很独到的。如“水尤清冽”四个字看似简单,实则极富情趣,写出了视觉之清和触觉之冽。远远地俯视小石潭,潭水的整体状态一览无余,“水之清”令作者倾倒,“水之冽”令作者感同身受,“清冽”两字也为写潭中游鱼和潭中气氛“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作了铺垫,真乃衔接有致,交代分明。又如“全石以为底”,尽管是远处俯视,也能把整块石头看清楚,那么潭水一定清澈无比,这为写潭中鱼作了铺垫。作者近岸观看,翻卷的石头露出水面,形成了奇形怪状的岩石。“坻、屿、嵁、岩”四字极力写出潭中石头的突兀俊美。这么美的小石潭,再加上小石潭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藤萝,蒙盖着、缠绕着、摇曳着,随风披拂,真是人间仙境,作者暂时忘却官场的失意,整个身心都融入小石潭。
第三,近处俯视潭中景物。写作者数潭中鱼的数量,可以看出作者的兴趣,真被美景吸引了。写日光下澈,鱼影映照在石头上,写出作者的视觉转换,由专注于数鱼,到观看鱼的状态变化,“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鱼之静和鱼之动”非常形象地刻画出来了。至此,作者细致观察潭中景物的神态跃然纸上。
第四,作者向远处平视的角度,写潭水之源流。“潭西南而望”写出作者突然变换视觉,由俯视潭中游鱼到观察流水,观察潭水是怎么来的。小溪在山谷中蜿蜒曲折,时隐时现,极目望去,无法看到它的尽头。“不可知其源”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写出了作者的伤感和惆怅,也为下文写小石潭的气氛埋下伏笔。
第五,作者通过环视的角度,写小石潭周围的气氛。一个“坐”字,写出观察者观察景物的角度变换,作者突然由站着向远处平视到坐下观察周围的景物。这时,可能作者游兴将尽,想坐下来休息了,“四面竹树环合”写出环境幽静,是人迹罕至之处,与文章开头的“伐竹取道”相呼应,“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四、作者笔下的意象富有情趣
(一)作者的情感被景物所触动
首先,作者寄情山水,被美景所吸引、所陶醉,情与景交融。听到“如鸣珮环”的流水声,“心乐之”,看到“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的鱼儿,感觉潭中鱼和游人逗乐,被美妙的景物所触动,内心充满欢乐。
其次,作者常常写一些冷峻的意象,触发自身的忧伤情绪,情与境交融,冰冷的石头、清冽的潭水、青树翠蔓等冷色调的意象和作者的内心世界极为吻合。如写潭中气氛这一自然环境: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和作者被贬谪的处境极为类似。作者被冷清的环境所触动,内心的抑郁、官场失意的情绪被触发,忧伤之情自然流露出来。
(二)作者笔下的景物富有人的情韵
作者笔下的石头具有人的情韵,《小石潭记》中写道:“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潭中石头争着露出水面,向游人展示风采,成为露出水的高地,成为露出水的岛屿,成为露出水的不平的岩石,成为露出水的险峻的小山。游鱼似乎懂人的心情,一会儿“佁然不动”,一会儿“俶尔远逝,往来翕忽”,鱼与人融为一体,人与鱼同乐,“似与游者相乐”和庄子的“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具有相同的表达效果。
作者笔下的树木也具有人的情韵,而且树木这类意象前后具有一致性,最终把作者被贬谪后孤凄悲凉心境呈现出来。“隔篁竹,闻水声”这一句中的竹子好像是来阻碍作者欣赏美景的绊脚石,却“隔而未隔”,正如“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作者“伐竹取道”去看小石潭,但坐在小石潭上,又因为周围被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而勾起贬谪之情。整篇文章中,竹树既是景,又是情,更是作者心中的生活环境。总之,作者笔下的所有意象都富有情韵,都代表着作者的心声。
参考文献:
[1]刘雪婷.从寂寞的人生舞场走向率真的俗世凡间——论《小石潭记》与《满井游记》的冷暖艺术风格比较[J].名作欣赏,2020(36).
[2]侯明昊.品悟语言形式,解密作者语码——以《小石潭记》教学为例[J].名作欣赏,2020(15).
[3]叶黎明.一个经典文本的教学考察报告——以《小石潭记》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0(1).
[4]史嘉妮.学习文言文的技巧方法——以《小石潭记》为例[J].问答与导学,2019(30).
[5]孫衍明.“读得厚”才能“教得薄”——谈谈《小石潭记》的教学突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Z2).
[6]蒋兴超.交融:情思的深度抵达——《小石潭记》的教学解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
[7]章远航.立足文本,多维解读——浅谈《小石潭记》的教学[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7).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高关初级中学)
395550058929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