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吴佳娥
摘要:文章从培育学生艺术素养角度出发,围绕课时主题挖掘生活化资源,探究如何指导学生展开美术鉴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积极跟随教师的节奏推进课堂,并在生活化视角下,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审美鉴赏技巧。
关键词: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学生;方法
素质教育要求各阶段教师以更具综合性的眼光,研究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给予艺术课程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不仅是设计者,更是引导者与组织者。因此,在正确把握美术课程性质的基础上,教师应围绕课时主题挖掘生活化资源,指导学生展开美术鉴赏,搭建生活与课堂的交流平台,将美术知识传递给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活动,使学生在欣赏中体会美、创造美,以更具个性化的审美思维感受生活中的多种韵味。
一、初中美术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国家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理念,但部分教师仍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把美术教育当作副科来对待,甚至有些学校消极对待美术课程,没有提高美术课程的地位。随着时间推移,美术课程处于相对尴尬的地位。
譬如,在当前的初中美术课堂中,部分教师缺少改革创新的发展意识,始终从个人角度出发分析问题,并未采用合理的方法帮助学生打开美术思维,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脱离,这与美术教育的初衷相背离。不仅如此,教师尚未发挥美术教育的价值,没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如生活化情境的缺失导致学生难以产生情感共鸣,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变得机械、木讷。
二、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圍绕课时主题创设生活化情境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不是盲目地再现生活,它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一种创作形式。美术的研究不只是建立在绘画色彩、形状、线条这些技术层面上,教师应成为引导者,在正确把握课时主题的基础上创设生活化情境,挖掘美术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带领学生深入剖析作品表达的内在情感。
在进入教师设置的生活化场景时,学生可以自行感受美术和生活之间的关联,久而久之,生活化教学便会成为美术课堂中的必要组成。
例如,部编版初中七年级美术上册第四单元美丽的校园中的第一课“描绘我们的校园”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紧密联系。
为保障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利用生活化导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校园生活的印象。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校园哪个地方的景色让你印象极为深刻?”教师通过问题设计,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察、回忆,在脑海中再现校园的景观。此时,学生1回答:“我最喜欢校园操场的柳树、花丛,里边每一朵小花的颜色都不一样。”学生2回答:“我最喜欢校园的教学楼和各个班级的绿色植物,看起来既美观又时尚。”
在交谈中,学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实践素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陈述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校园不同角落的美丽景色,并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带着热情进入课堂。
教师结合校园不同地方的美丽景观,让学生阐述印象深刻的理由。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分享故事,丰富情感体验,为更好地鉴赏校园景观奠定基础。紧接着,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不同建筑的外观特点,并分享其他班级学生描绘的美丽校园,帮助学生理解由于人的视平线高低不同,每个人的景物构图也就不同。
取景时,大部分学生将主体景物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这样的画面看起来更符合视觉美感,从而塑造出优美、温馨的校园空间。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审美鉴赏,对取景、构图、透视等技巧的应用形成正确认识。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现校园内部各个角落的优美景观,学生结合自身喜好,从不同的审美视角出发进行构图,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校园景观。
自然景色错综复杂,不能将一切都融入画面中,学生只能有取舍地进行概括,将景物分成近景、中景、远景。其中,远景作为背景,通常起到衬托作用,学生在保留校园景观原貌的基础上,融合自身个性化审美,适当增添色彩,对生活空间进行美化和改造,创造出一个舒适有序的校园环境。
总而言之,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美术课堂及美术教材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与生活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成为艺术创造者的热情,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兴趣。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加形象艺术体验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位置,教师为营造更具氛围的学习环境,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引导者的身份,搭建课堂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与学生一起感受美术的魅力和精彩。其中,抽象的艺术理论难以感知,学生自行体验会耗费大量时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专业能力,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蓝本,让其在美术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此外,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人喜好,带领学生感知生活环境中形象的艺术画面,并与学生一起交流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效地把生活和美术融合在一起,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初中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中的第二课“春天的畅想”时,由于代表春天的颜色多种多样,所以教师应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感受丰富色彩的机会。
为有序推进课堂教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分享自己春天户外活动的经历。如教师可以提问:“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你们都参加了哪些活动啊?”春意盎然的景象让学生流连忘返,他们纷纷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深刻感受。学生1回答:“春天到来的时候,我经常和爸爸妈妈到山上踏青、摘樱桃、挖野菜。”学生2回答:“我们到草莓种植园,那里有许多新鲜的水果。我还和伙伴们去野餐。”学生的描述让春天的景象再现课堂。教师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结合他们的描述播放课件,让学生一同观赏春天绽放的桃花、樱花。
生活中蕴含多种多样的艺术美,娇艳、怒放和富有生命力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趣。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整合碎片时间组织学生踏青,感受春天的大自然带来的美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生活中的艺术产生了形象认识,自行探讨、交流不同季节背景下的艺术世界,利用照片、视频的形式记录每一刻,给日常生活增添了多样色彩。
(三)开展户外实践活动,活跃学生艺术思维
生活中蕴含较为丰富的艺术知识,只是人们缺少发现美、鉴赏美的眼睛,没有停下匆忙的脚步去感受身边的独特韵味。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为充分发挥课堂价值,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在正确把握课时主题的基础上,可以开展户外实践活动,活跃学生的艺术思维,让学生以更具创造性的眼光审视周围环境。其中,良好的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与艺术世界亲密接触的机会,让其读懂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思想价值,所以教师要运用好教学平台,发挥其最大价值。
中国山水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其画法千变万化,艺术风格也不一样,山水画不仅展示出我国壮美山川的自然之美,也反映出国人的自然观和社会审美意识,每幅作品都蕴含画家对天地之大、天地之美的无限深情,意境创设也成为中国山水画之魂。
在讲授部编版初中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三课“寄情山水”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作品,带领学生鉴赏不同画家笔下的自然景观。
不同作家的黄山图给人不一样的视觉体验,譬如黄永玉的作品浓墨重彩、层层递进,而宋文治更注重细节,呈现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为增加学生对作品意境的体会,教师可以分享画家创作背后的故事,在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作品的内涵,正确把握画家的艺术风格。
为检验学生对“三远法”技巧的应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感受自然山水,让学生结合个人喜好、情感体验创作内容。美术创作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让学生在美术技法运用中更加突显自身的个性审美。另外,教师要搭建户外展示平台,让学生谈谈对山水画的鉴赏体会,以此了解更多学生的审美取向。
(四)充分发挥预习任务价值,鉴赏生活民间艺术
民间美术就是劳动人民为表现审美理想、美化环境而创造的艺术,多种多样的工艺丰富了民间风俗活动。基于此,为保障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挖掘当地的民间美术文化,提前感知文化之美,并通过课堂赏析认识民间美术的种类。
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服务。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初中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五单元中国民间美术中的第三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为充分发挥课堂价值,教师可以围绕课时主题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从朋友、父母处了解家乡的传统民间技术,并将准备好的资料、民间美术作品带到课堂,在展示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1介绍:“我们当地的木版年画较为著名,大部分都是以祥和、幸福的题材为主,过年的时候装饰家里的环境,感觉特别有文化氛围。”学生2分享:“我奶奶经常制作一些民间玩具,如布老虎、狮子滚绣球挽袖,看起来色彩十分鲜艳,而且听说这是对小朋友健康成长的美好祝福。”此时,教师根据学生描述,介绍不同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如刺绣、民间陶瓷、印染等技艺,并分享生活中民间工艺品制作的视频,让学生懂得传统工艺品的来之不易,对生活中的文化传承者产生强烈的敬仰之情。
总之,艺术鉴赏过程能激发学生的人文主义情怀,不断壮大民间美术队伍,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设以生为本的课堂环境。为引起学生的艺术共鸣,教师应该利用生活化教学淡化传统的学科中心观,深入挖掘生活化资源,让学生将已具备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与美术课堂相联系,获得更全面的认识,体会美术的神奇之处。
总而言之,教师应秉承“引生活之水,灌美术之花”的发展理念,主动进行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探究,以此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倪诗怡.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2).
[2]石晓云.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现实诉求与生成路径[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11).
[3]郭维霞.美术教育生活化,藝术美学进万家: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
[4]刘琨.基于乡土资源的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
[5]王玉霞.浅析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J].智力,2021(10).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姑开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