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时间:2024-05-04

黎娟

摘要: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还要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调节课堂教学氛围。本文从创设情境、巧妙引导、体验数学的乐趣这三方面,论述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参与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在备课中认真落实好备知识、备学生等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课堂中,教师要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环节,就需要利用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兴趣跟着教师设计的环节开展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课本上有一道例题:“有一个杯子,底面直径为8厘米,高10厘米,问杯子能不能装下一袋498毫升的牛奶。”若教师只是让学生看例题,或者直接进行例题教学,学生可能会感到厌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此时,教师可以根据例题的要求,拿出一个杯子和一瓶牛奶,通过创设实物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看看杯子能不能装下这些牛奶。这样一来,学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自然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巧妙引导,体会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1.重“目标”,引导参与

教师要抓住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目标。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都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教学知识点。因此,为了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必须进行巧妙引导,让学生参与其中,实现教学目标。

2.贯穿知识点,引导参与

在讲解知识点或者课本例题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形成的过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使他们逐步从学会到会学。

3.抓知识点结构,引导参与

数学知识之间往往具有内在联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探究知识点的结构,启发学生构建起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点网络,促进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通过圆柱体积公式,让学生自己探究、争议、比较,从而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然后把圆锥的体积公式和圆柱的体积公式联系起来,构建知识网络,更好地运用公式。学生把看起来没有关系的知识点串起来,串成一线,连成一片,使每个知识点更加清晰,不仅便于记忆,还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4.检验学习效果,引导参与

教师要想充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就必须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而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预习效果的有效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设计分层练习,优生和差生都要兼顾到,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多引导、多指导。

如在教学了比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判断下列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3和8︰5,0.2︰2.5和4︰50。第一题相对容易一点,教师可以让学困生回答,第二题中含有小數,相对难一点,可以让学优生回答。这样就能使所有学生都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比例的意义,也能让学困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体验数学的乐趣

学生如何掌握课堂知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对活动产生好奇心,想要去尝试,并且在尝试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可以先给出图形,然后让学生通过给出来的图形,自己剪一个图案,再通过移动、旋转,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这样一来,学生踊跃参与了活动教学,并设计出其他美丽的图案,充分感受到自己是这节课的主人,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体验了数学课堂的乐趣。

四、结语

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为课堂助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这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