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4-05-04

程君

摘要:“课程思政”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中的价值引领功能,将“课程思政”融入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激发学习兴趣、渗透社会责任、贯穿公德教育、融入创新思维等措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课程思政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教师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学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中。

一、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意义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实验教学不仅是教材知识的简单印证,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将“课程思政”理念和方法融入课程实验教学,有助于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

二、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1.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医师职业精神

一名好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临床诊疗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医师职业道德。在教学中,教师把课程育人元素融入学生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要注重榜样教育。如教师可以讲授抗震救灾、抗击“非典”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涌现的微生物学家、模范英雄人物的奉献故事,再结合学生熟悉的医学案例和时事新闻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牢记医学生誓言,保卫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2.制定职业规范,提升职业道德

医学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正规着装,学习实验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实验仪器的准备、清洗、存放,掌握正规仪器设备的操作,进行安全教育和计划使用实验耗材,正确回收废弃药品、消耗品,并且按要求做好实验室清扫工作,防止污染环境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爱护公共设备和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协作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结合临床病例或生活实际讲解实验意义、价值、临床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等,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之后,教师将学生分组,培养了团队的协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4.注重生物安全教育,渗透社会责任意识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强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是防扩散和防感染。在《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实验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验证实细菌分布的广泛性,使学生意识到医务工作中感染的危险性,以及预防感染和临床工作中无菌操作的重要性,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严格约束自己的操作方法。笔者认为,教师把育人贯穿于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贯穿公德教育,增强法治意识

在传授给学生常用消毒灭菌方法时,教师可以运用某些因消毒方式选择不合适或消毒不严格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例,说明消毒灭菌方法的适用性,以及选择正确方法的重要性,规避医疗风险与医患纠纷的职业能力。另外,教师可以结合临床滥用抗生素现象和耐药性,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选择安全、经济、有效的抗生素。

6.融入创新思维,培养严谨的科学意识

教师可以列举科学家的事迹和顽强拼搏的过程,如汤飞凡教授以自己为实验对象,成功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的事迹,以及在“非典”期间,感染SARS病毒的姜树春教授,在自己身上使用恢复期病人的血清进行实验性治疗的事例。通过这些事例培养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在实践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创新试验条件,鼓励学生查阅文献,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实践的重要性,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三、结语

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重视思政教育,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服从学科建设,服务学科育人,坚持立德树人,与时俱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學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医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