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曾丽红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进行“三观”教育的最好方式,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具有教育性,还具有趣味性,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三观”教育,小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材 教育性 趣味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社会各界对改革后的小学语文教材不甚满意。如很多儿童文学作家认为小学语文教材应更倾向于趣味性,不要把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得教育性太强,使小学生失去天真与活泼;教育学家则认为小学语文教材应更倾向于教育性,让学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然而实际上,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和趣味性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一、小学语文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教育属于文学教育,文学教育中的教育性是指教师激活学生的语言天赋,引导学生构建基础知识,包括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小学语文教材的接收者是小学生,其内容能直接影响小学生的三观。这就要求编写者特别注重教化学生这个方面,因为小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所以成年人会把自己的观点渗透到教材中,然后灌输给学生,把小学语文教育变成道德教育,告诉学生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但是,小学语文教育需要从多个方面引导和启发学生,并不是一味地告诉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小学生的年龄偏小,他们都喜欢阅读有趣的文本,但是小学生普遍不喜欢读小学语文教材,因为教材太枯燥,教育性太强。为什么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和趣味性一定要对立呢?笔者认为,编写者完全可以把教育性和趣味性完美地融合到小学语文教材中。
二、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
一直以来,小学教材是全国统一的,特别是在新中国刚刚解放时,党和国家非常注重政治性。这种想法也影响到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材和编写,尤其强调政治标准和教育意义,而忽略了艺术性和趣味性。改革开放之后,受西方国家的影响,各种儿童书籍流入中国,对中国小学语文教材产生了巨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门决定改革小学语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小学语文教材的趣味性,但是还是以教育性为主,社会各界人士的批判与质疑之声一直不断,给小学语文教材改革增加了难度。
三、小学语文教材的趣味性
小学语文教材的接收者是小学生,他们天生就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既然是针对他们编写的教材,那么一本小学语文教材是否编写得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生的接受程度。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应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十分感性,一段话和一个故事是否真挚、是否富有想象力,他们能轻易分辨出来,并从中获得乐趣。从理论上来看,教师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一般是从文本的趣味性中获取感性认识,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中名人轶事数不胜数,编写者可以把这些名人轶事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不过对于名人轶事中存在的错误观点,教师要及时指正,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趣味性与教育性相辅相成
小学语文教材既不能只有趣味性,又不能只有教育性,应当把趣味性和教育性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如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这篇课文,运用了动物对话来增加趣味性,如果直接写不要坐井观天之类的话,那么小学生肯定体会不到这个成语隐含的内容。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材的趣味性和教育性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融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各界人士非常重视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和趣味性是并不是矛盾的,只有把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使小学语文教材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正确的“三观”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云英.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J].学周刊,2015,(4).
[2]罗松兰.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及其处理策略[J].语文天地,2014,(30).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金都小学)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