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詹焰明 李伟明 秦珊珊
《孩子王》讲述了一个平淡、没有强烈冲突的故事,通过老杆儿的教育经历,向人们呈现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如文化的缺失、设施及教材的匮乏以及对孩子和社会造成的影响。文章开头用“1976”点明了写作时间,但又没有重点突出这个时间下的社会背景,而是不着痕迹地通过“孩子王”的故事,次第拉开几个典型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人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精神世界的积极追求。
一、以“孩子王”为代表的知识传承者
“孩子王”老杆儿给人留下了质朴、执拗、友爱、真诚的印象,而且我们从他身上看到更多的是一种叛逆和反抗精神。在整个教学经历中,他丝毫没有激昂的情绪,包括接到去村里小学教书的通知和被吴干事撤职,他更多地表现出一种道家式的宁静和淡泊,就像一个悟道者,思考着教育和生命;另一方面,他又尊崇因材施教,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教学体系,坚持自己的育人方式。
在教学中,“孩子王”发现学生在写作文时只知道抄社论,于是,他提出了两个要求,即不许抄社论、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孩子王”既像一种理想人格的象征,坚持自己的教学方法,又像精神饥荒社会里的一块面包,填充着学生的知识之胃。
二、以王福、王七桶为代表的知识好求者
王福象征着新生代的力量,是知识世界的未来。在学习上,他积极向上,敢跟老师打赌,靠自己的努力去赢取渴望的东西。虽然他很渴望拥有一本字典, 但他还是拒绝了来娣的送赠,他用不懈的努力诠释了自己对知识的追求。
王七桶象征着无言的声音。在文中,他的无声语言与普通人的语言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王七桶多次托人买字典,甚至帮儿子打赌、半夜砍竹。正是在这个无声的世界里,他用自己的行动帮助儿子获得了字典——这一象征知识的“圣物”。王七桶正是文章所要体现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在山沟里,总有那么一种人,他们或许自己没有学过知识,但哪怕日子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学文化,因为孩子是他们未来的希望和精神的寄托。他们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知识可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以老黑、来娣为代表的生产队队友
老黑是个热心、直爽、仗义的人,他崇尚文化、尊重文化。知道老杆儿要走,便在天亮前把东西准备好,扛到自己肩上,一路护送。看到学校的环境“不如生产队的好”,他的心里一下子产生了落差,这是一种关于文化的落差。
来娣喜欢唱歌,一心想去学校教唱歌。她又以借字典为借口,要老杆儿帮她写歌词,好让她谱曲。她真诚善良,看到王福辛苦地抄字典,便爽快说要送本字典给他。然而,她的梦想在老杆儿调回生产队的一刹那变成了泡影,这件事抹杀了来娣教唱歌的梦想。
四、以老陈、吴干事为代表的教育管理者
老陈显然对简陋、伤败的教育设施见怪不怪了。当被问及学生为什么没有书时,他笑着解释说:“印不出来,不够分。”但听到老杆儿说国家纸多的时候,他立马正色,“大批判放松不得,是国家大事”,他听不得其他人对国家的批判,是个“文革”思想扎根的人。他曾经劝告过老杆儿换一种教学方法,在宣布老杆儿的辞退通知时,也是不好意思地看着他。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关心、尊敬知识分子,但又不会去违背教育管理者的身份,更不会抵触教育体制权威的人。他只是个“看客”,看惯了缺乏教材和教学设施的教育环境,却从未想过改变什么,任教育在淤泥中自流。
吴干事只在文末出现了,而他的出现就意味着“孩子王”教育事业的终结。以吴干事为代表的这批人不主张发扬新的教育方法,教学生实际可用的东西,反而将真正有助于改革教育方法、培养有用学生的人才扼杀了。
这四类人物形象在阿城的笔下鲜明而有活力,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文革”时期的教育现状以及影射出来的社会问题,以有限的文字创造出了无限的启迪。而知识的世界里,“孩子王”能找到那个不平凡的自己,能恬淡地面对际遇,于平凡和不平凡间,找到自己的归属,实属难得。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