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文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习作活动设计与评价

时间:2024-05-04

李晶晶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语文要素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教材选编了《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和《金字塔》三篇课文,口语交际训练是“我是小小讲解员”,习作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语文园地总结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在研读单元教材内容,理解编排意图,明确单元教学目标之后,我确定了这次习作活动的目标:结合搜集、整理的资料,清楚地介绍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能列出讲解的提纲,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能根据同学的评价,对习作内容进行完善修改。

水城威尼斯、埃及金字塔都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那么,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呢?你最想了解其中的哪一处呢?在这样一个大情境下,我组织学生进行了系列综合性活动——探究中华文化瑰宝,激发学生对华夏文明的探究兴趣。

一、创设情境,探究中华文化瑰宝

首先,明确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范围,带领学生观看一段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介绍短片,让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和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确定范围之后,让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抛出话题:“如果让你选择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来研究,你想选哪一处?说说理由。”有的学生想研究秦兵马俑,他去过西安的兵马俑博物馆,对古人制作兵马俑的方法十分好奇;有的学生想研究福建土楼,因为在短片中看到它的样子和结构十分奇特;有的学生想研究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因为那些复原的原始人石刻非常有趣,他想了解考古工作者是如何发现这些文物的,以及这些距今几十万年的人类是如何生活的,等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确定研究和最终写作的对象,这样,在具体的研究情境中,写作有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接着,学生把自己有意向的研究对象名称写在黑板上,再将这些文化遗产大致分为三类:文物类、建筑类和遗迹类。“除了刚才交流的内容外,你还想了解它的哪些方面?”根据讨论结果,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出可以分别从哪些方面展开研究:文物类的文化遗产,如秦兵马俑、莫高窟,可以研究它们的外形特点、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等;建筑类的文化遗产,如故宫、布达拉宫,可以研究它们的外观、结构和历史背景等;遗迹类的文化遗产,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殷墟,可以研究它们的地理位置、考古历程和传说故事等。对不同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了解。

二、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搜集资料

学生有一定的资料搜集基础,这次要求提高了,教材提示,学生既要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搜集、整理和筛选相关资料,还要把资料的来源记录下来,体现了对信息素养的重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搜索一个关键词后,会出现海量的信息,该如何进行选择呢?这时候,教师要先对学生的搜索方法进行指导。课堂上,我以百度百科中的“北京故宫”词条为例,网页上共列举了名称考义、历史沿革、建筑形制、建筑布局、主要建筑、馆藏文物、文物保护、作用价值和参观信息九个方面的资料,每个方面还有具体的细目分类。这时候,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摘录相应板块下的主要信息。

学生完成信息搜集之后,还要对资料内容进行整理。我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的“缩写故事”和“介绍一种事物”处理资料的方法,例如,剔除无关或重复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对过长、过细的材料进行缩减和概括等,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再加工,进一步提高了运用资料的能力。

三、进行资料的分类和筛选

以介绍故宫的思维导图为例,学生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筛选资料,分类的方法可以多样,例如思维导图、表格,也可以像课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那样,以图片辅助文字的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来呈现。学生在整理时就要思考资料的呈现顺序和重点,在小组中讨论“我搜集的资料中哪一部分是重点”,可以是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也可以是体现了教材中提及的“令中国人骄傲的”“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这个要点的部分。学生各自选用不同的方法对资料进行了分类筛选,有的用思维导图的形式重点研究了秦兵马俑的特点,并围绕兵马俑“规模大”“数量多”“造型各异”和“颜色鲜艳”这四个特点对资料进行了概括。有的用线性结构图的方式整理了故宫从材料到建筑、从布局到寓意方面的资料,逻辑结构非常清晰。有的将莫高窟的资料按地理位置、历史、壁画和彩塑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用表格的形式具体介绍了几个重要时期彩塑的不同特点。整理好后,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资料,请同学评一评重点是否清楚,资料是否完善,如果不够完善,可以继续搜集、补充。

四、指导及撰写习作

在习作指导课上,我主要从结构、形式和语言三个方面进行指导。首先,指导学生围绕重点介绍。学生对照整理好的资料,概括自己选择的文化遗产最主要的特点。挑选几份学生搜集、整理的有代表性的资料,师生一起针对这些资料拟定习作提纲,示范如何根据所选的文化遗产明确介绍的重点。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清楚地呈现资料,针对呈现的方式进行指导。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借鉴《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中介绍金字塔的方法,将图片或表格等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让读者一目了然,但要注意适量,以免喧宾夺主。也可以针对资料的处理方式进行指导:一是转述整理资料,转述时要删繁就简,对材料的内容进行适当概括,突出主要信息;二是直接引用资料片段,引用时照原样记录,如果是引用文字段落,为了和自己写的话加以区别,可以用双引号标明,并在引用的内容前加上“某书中提到”等提示语,如果是图片、表格等,需要标注出处。

五、結合口语交际要求进行讲述

结合口语交际课“我是小小讲解员”,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撰写的关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习作,并推荐代表参加班级评比。首先将学生进行同质分组,将介绍同一类型世界文化遗产的学生分为一组,让他们在组内进行介绍,每组推选一名“优秀讲解员”在全班进行介绍,最后评出“星级讲解员”。在交流时,我向学生提供具体的评价要求,其中既有对文章内容,如主题、结构等方面的评价标准,具体为“能围绕主题按一定顺序介绍,能分几个方面有重点地进行介绍,能在介绍中体现中国人的智慧或自豪感”;也有语言表述、辅助手段方面的评价标准,如“声音响亮,语气、语速恰当,能借助图片等多媒体手段辅助介绍”等,体现了本次习作的交际价值。

六、评价与修改

根据小组成员对自己习作内容的评价,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看看有没有需要完善和修改的部分。因为有同质分组作为前提,所以学生容易从与同学习作的对比中发现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在介绍澳门历史城区的时候,和介绍同题材的同学相比,发现自己没有把当地的建筑特点作为重点来介绍;有的学生发现自己在介绍周口店遗址时,引用的考古学方面的名词术语比较多,这些内容对小学生而言理解难度比较大,同学们并不是十分清楚。学生自我评价后再进行小组互评,说说自己还想知道有关这一处文化遗产的哪个方面的信息,最后,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与完善习作。

这一语文学习任务群下的习作活动设计,聚焦目标,体现了活动目标在不同阶段的落实与逐步推进,同时,每次活动任务的要求重点明晰,评价要求与活动目标保持一致,有助于提升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以及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整个活动指向真实的语言文字运用,正如郑桂华教授所说:“通过真实的言语情境和学习任务驱动,减少抽象的碎片化的学习,让语文学习靠拢生活,回归言语实践活动的本质,才能从实施层面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真正价值。”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整理资料环节,对资料的再加工能力还有所欠缺,会出现资料过于冗长或使用专业术语较多的现象。虽然缩写和改写都已经学过,但在指导学生整理资料时,教师还需要多关注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及时给予他们帮助,才能更有效地让他们在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