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享受语文的学习

时间:2024-05-04

宗应香 潘文彬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教学“潭”字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风景如画,景色迷人,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值得我们去看一看。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著名的景点日月潭玩一玩。

2.小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教学“潭”字。)“潭”是指很深的水池,所以它的左边是三点水旁。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日月潭在哪里呢?日月潭的景色怎么样?请同学们捧起书,听老师读课文。

(师范读后,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生自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以读促悟

(一)精读第1自然段

1.学习第1~2句,教学生字“湾、湖”。

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这两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指名读)

预设:相机教学“湾”。

(1)出示地图,指出台湾省的位置。

(2)“弯”是会意字,“湾”是形声字。“湾”的左边是三点水旁,表示什么意思?右边是弯曲的“弯”,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

(3)图片对比理解“湾”。(分别出示弯的河道图和直的河道图)看看这两幅图,你们觉得哪个能代表“湾”字呢?说说你的理由。“湾”的本意就是指河水的弯曲处,如“河湾”。这弯弯曲曲的河道不就像“湾”字里“弓”这个部分吗?

预设:相机教学“湖”。

(1)你们见过湖吗?

(2)南京就有不少有名的湖。(出示图片:玄武湖、莫愁湖)“湖”这个字也是三点水旁,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师板书“湖”字)

是啊,大家都认识“胡”字,再加一个三点水不就是今天学的这个“湖”字了吗?

(3)你们发现了吗?“潭”“湾”“湖”这三个字都是三点水旁,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两句话。

【设计意图】生字教学首先从字的音形义入手。教师虽然在教学中不明确提出会意字、形声字的概念,但是可以启发学生想想左边的三点水和右边的“弯”字组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即从“湾”字的构字规律上展开思考。教师通过对比两幅图片形象地展示了“河水的弯曲处”即“湾”的本义,和会意字的理解相呼应。弯弯曲曲的河道像“湾”字里“弓”这个部分,这是在字形上做文章。指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湖”的意思,在学完“湖”之后,回看“潭”和“湾”,对三个三点水旁的字进行归类识记。

2.学习第3~4句,教学词语“树木茂盛、群山环绕、名胜古迹”。

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怎么样呢?读完第3~4句,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看到了树,教学词语“树木茂盛”。

(1)“茂盛”是说树怎么样?

(2)谁能读出“茂盛”的感觉?

(3)让我们一边读“茂盛”这个词语,一边在脑海中想象树木茂盛的样子。

预设:看到了山,教学词语“群山环绕”。

(1)你能用动作表示一下群山环绕中“环绕”的意思吗?

(2)一座接一座的山围成圆环状,就叫做群山环绕。请一列“小火车”(一组学生)来读一读这个词语。

(3)假如老师是日月潭,请第一排的同学当群山,群山环绕是什么样的?

(4)原来这就是群山环绕,一起读。

预设:看到了名胜古迹,教学词语“名胜古迹”。

(PPT同步播放相应图片)瞧,日月潭这里有典雅的涵碧楼,美丽的孔雀园,历史悠久的文庙、玄奘庙。像这样风景优美,很多古人都留下过游玩的足迹,并且还很有名的地方就叫名胜古迹。

3.齐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语。为每一个词语寻找最适合它的理解方法,学生会学得轻松愉悦。

(二)精读第2自然段

你知道人们为什么叫它日月潭吗?请大家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1.指名回答后,簡笔画加贴图理解。

(1)教学“岛”字,理解“中央”。(出示简笔画)你们看,老师画的就是日月潭。湖中央有一个小岛,“岛”这个字很像我们之前学过的什么字?(鸟)是的,岛上就有一只鸟,它停在山上休息。“岛”表示海洋、湖泊里被水环绕的陆地。现在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帮我贴上“岛”的图片,你看放在日月潭的哪里比较合适?说说为什么要放在这里。是的,湖中央就是湖中间的意思。

(2)这个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你们再来看看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日潭”和“月潭”应该怎么贴。

2.看着板书,我们一起回忆一下第2自然段的内容,试着背诵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简笔画和课文第2自然段的对照,找到日潭和月潭的位置,并通过贴画的方式形象地理解日潭和月潭的形状。最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板书提示,引导学生背诵第2自然段。此环节依据低年级学生形象化思维的特点来设计,寓教于乐。

(三)精读第3、第4自然段

听说日月潭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景色,我们一起去看看。

1.(播放录音)下面请大家在音乐声中读读第3和第4自然段,遇到喜欢的地方,就多读几遍,也可以和同学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

2.学习第3自然段。

(1)教学“点点灯光”。(出示相关图片)文中提到的点点灯光在哪里?点点灯光是说灯光很少很柔和,那我们读的时候也要轻柔一些。

(2)教学“隐隐约约”。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雾吗?透过雾看东西是什么感觉?是啊,那么远又有雾,这晨星和点点灯光倒映在水中,看得见又好像看不见,这就叫隐隐约约。(师领读“隐隐约约”)

(3)薄薄的雾中,这隐隐约约的美真让人难忘呢!听老师读第3自然段,然后,你们自己再轻声地读一读,感受一下日月潭隐隐约约的美吧。

3.学习第4自然段。

(1)(出示清晨的日月潭和太阳高照下的日月潭的图片)看看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太阳高照下,日月潭周围的景物和建筑都清清楚楚,这就叫清晰。

(2)蒙蒙细雨是说雨怎么样?(像轻纱)出示轻纱图:“纱”这个字是绞丝旁,本义是棉麻织成的物品。轻纱下,日月潭周围的景物是什么样呢?(出示图片理解“一片朦胧”)

(3)此时的日月潭就像仙境一样,仙境是什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图片)

(4)有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范读,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既是让学生自由读书,也是启发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文字带给他们美的享受。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借助图画阅读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借助精准的图片,有感情朗读,适当想象,可以理解较难的词语。

四、复现生字,书写练习

(一)复现生字

1.第一关:快闪词语。风景欣赏完了,老师要考考你们生字记住了没有。接下来玩个游戏,请集中注意力,出现什么词语,就大声读出来。

2.第二关:“开火车”读四字词语。这些四字词语你们还记得吗?

(二)教学生字

1.观察结构,提示书写要点。“央”是独体字,中间一横要长,两边出头。撇捺舒展要立得稳,撇尖捺脚在一条线。“名”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夕”偏左,下半部分“口”要偏右一些,写得扁扁的。

2.练写生字。(生描红临写,师生点评。)

五、课后作业

今天我们一起游览了日月潭,欣赏了日月潭的美景。课后,请同学们把日月潭介绍给爸爸妈妈,记得用上这些词语。(出示课后习题中的四字词语)

【设计意图】一场“旅行”之后,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给别人,是对课文的再次学习。同时,教师将书上的课后习题和课后作业融在一起,效果更好。

教学评析

宗应香老师的这堂课体现了“双减”的要求。这堂课教得非常“实”:一是朴实,用朴实的方法教学生学习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很有家常味;二是扎实,扎扎实实地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表达等,很有语文味;三是真实,真实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带领学生经历学习语文的真实过程,体会学习语文的情趣,很有儿童味。我们的语文课就应该像宗老师这样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的学习,让语文课堂充满着浓浓的家常味、语文味、儿童味。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身心定然是愉悦的。这样,课堂学习提质了,增效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自然就减轻了。减负增效关键在课堂,“双减”关键更在课堂。所以,宗老师的这堂语文课,让我们看到了“双减”课堂的一种样态。

宗老师的这堂课还体现了“双新”的要求,指向核心素养发展。低年级的语文课,识字写字是重点。宗老师把握得非常好,体现了汉字的文化特点。鲁迅先生说:“汉字具有三美:形美以感目,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意美以感心,三也。”第一,汉字的形态之美,需要我们用眼睛去观察和发现。宗老师深谙此道。比如,在教“湾”字的时候,宗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指认图片上弯弯曲曲的河流像“湾”的哪个部分。其实,“湾”和“弯”读音一样,前者多了三点水。宗老师用弯弯曲曲的河流图来让学生认识港湾的“湾”,点拨到位,让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区分“湾”和“弯”的意思,从而避免学生把两个字混为一谈。学生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分辨,才能体悟汉字的形态之美。第二,音美以感耳。汉字的音韵是美的,要通过读和听来欣赏和感受这种音韵之美。宗老师在教学中通过范读、自由朗读、听录音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音韵之美。第三,意美以感心。语言文字及其作品的意蕴,只有用心灵去感悟,才会体悟出它的美丽。在教学过程中,宗老师注意把汉字的音形义有机地融合起来,把字词句段有机地整合起来,让学生在认识汉字和理解字词句段的过程中,建立对语言文字的美好情感,热爱语言文字及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应自然而然地落实在教学过程当中。

从“双新”的视角来看,宗老师的这堂课强化了语文实践。注重语文实践是新课标的又一个新的理念。语文实践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几个方面。课程标准给我们提供了加强语文实践和优化学习生态的实施路径。优化课堂学习生态,就是要以素养为导向,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促进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其实,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课堂就会有生机和活力,真实的学习就会发生。基于此,宗老师在课堂上注意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的过程中,获得一种自然生长。宗老师从学生语文学习实际出发,创设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且都在快乐地做事。如此做事,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自然就会被激发起来。

从设计学习的角度来看,这堂课上得非常灵动。宗老师对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个基础型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解和把握很到位。在教学中,宗老师把“潭”“湾”等带有三点水的字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去分辨、识记,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与梳理语言文字。其实,把这些汉字归类在一起,就是一种学习的设计。当然,宗老师对隨文识字的设计也是非常巧妙的。在教学中,宗老师能够把识字、理解字词和理解语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课上得非常圆融;能够运用观察图画、联系上下文、动作演示、贴画等方式方法,把理解词语、认识事物和理解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写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宗老师尤为重视写字的教学,一是保证课堂写字的时间,留了10分钟的写字时间;二是写字指导要扎实,字要认认真真地识,也要一笔一画地写。我们知道,提笔即是练字时,练字的过程也是“练心”的过程。写字得先要读帖,让学生用心观察汉字的形体之美,看看怎么写,才能把字写正确,写漂亮;读帖之后,就要让学生动笔去描红,在描红的过程中体会写好汉字的要领;描红之后,还要让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这样,学生有了实践,他们的体会才是深刻的,发自内心的。在这之后,宗老师还要让学生看看老师的范写,看完之后再去临写,临写完之后,再来反馈评价。所以,宗老师的写字指导是扎扎实实的,符合写字教学的规律,值得借鉴。

最后,有一点想法也拿出来跟大家一起探讨。宗老师在教学日月潭的早晨和中午这两个自然段的时候,先让学生观察两幅图画,问学生哪幅图画是早晨的景象,哪幅图画是中午的景象。看了之后,宗老师让学生再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我觉得,这样的设计可以优化一下。比如,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再去观看图画。因为语言文字是描绘形象的,其本身就具有画面感,阅读理解语言文字是需要想象的,而这恰恰是阅读的魅力所在。假如用图画来代替学生的想象,没有了想象空间,语言文字的魅力也就没有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启发学生边阅读边想象这种朦朦胧胧的景象,并思考在哪儿看到过这种景象。如此一点拨,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出现画面来。这时候,教师再出示相关图画,让学生看着画面读课文,体会情感。有些时候,我们调整一下顺序,理念就不一样了。每个学生的阅历和经历不同,其脑海中出现的画面也是不一样的。而有了这种画面感,学生对日月潭可能就有了一种向往。所以,图片非但不能图解语言文字所带来的美感,反而会破坏学生的想象力。这样的一篇课文,教材的编者为什么没有配上插图?弄明白了这个问题,自然就会知道在教学中该如何去做了。所以,我们要转变理念,尽可能地不用或者少用图片。要用图片,我们一定要思考清楚使用什么样的图片,什么时候出示图片,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需要研究的。※

(宗应香,江苏省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教师、南京市江北新区后备名师班成员;潘文彬,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校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