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巧设情境,探寻散文教学的有效路径

时间:2024-05-04

袁海员 吴纪

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有个班级的语文学习团队想将这篇课文以“朋友圈”的形式进行推介,让更多的人与作家产生精神共振,咱们这节课就来完成这个任务。请各位同学结合课文、旁批和阅读提示,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朋友圈”,要求有画面,有文字,画面的质量不做过高要求。完成以后,小组推选代表上台展示,展示时要说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你们组设计的画面中是一棵什么样的桃树?画中的人物是谁?他(她)正在和这个小桃树发生怎样的关联?你们组设计的灵感来自哪里?一个小组代表汇报完以后,其他组同学进行点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二、小組展示,学生点评,教师补充

师:我们先请这组同学来展示。展示结束后,其他同学点评时,既可以点评作品,也可以点评组员展示的风采。

(第一小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

生:大家好,我们组展示的画面是天上下着雨,奶奶正坐在屋子里看着小桃树,那棵小桃树在风中摇摆。我们给这幅画配的文字是,“青春路上困难重重,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即使再多风雨险阻,我们也要向阳而生。”我们组设计的画面中有一棵弱小而又坚强的小桃树,我们认为即使环境恶劣,但它仍顽强地生长着。画中的人物是作者的奶奶,她正在观望着这棵小桃树。我们的灵感来自文中写到奶奶去世时,作者没有见到奶奶最后一面。这棵桃树是作者种下的,奶奶在作者离开家乡期间,把对作者的思念寄托在小桃树上,给它浇水,呵护它。

师:哪位同学进行点评?

生:我觉得他们设计得非常好,不仅写出了小桃树的顽强,还引出了奶奶对作者的情感—— 把对作者的情感寄托在了小桃树的身上,对小桃树呵护有加。

师:这位同学在汇报的时候说,他们的灵感来自第8自然段,请刚才这组的代表把相关语句读一下。

(生读)

师: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非常有感情。

(第二小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

生:我们组设计的画面是雨后天晴的小桃树,作者正在深情地望着这棵小桃树。我们配的文案是,“愿我们像小桃树一般顽强生长,虽经历风雨磨难,但依旧怀抱着希望,向阳而生。”请大家再看文章的第10自然段。作者由小桃树想到自己,“可怜的小桃树!”一时不知道是可怜小桃树,还是在可怜自己。

师:他说得真好!(指名)请你点评一下,好在哪里?

生:本文说的是雨中的小桃树,但他们组设计的却是雨过天晴的小桃树,很新颖。

师:如果说“雨中桃树”是走进了课文,那么“雨过天晴”就是走出了课文。设计得很有创意,你的点评也非常好。他们的灵感来自第13自然段,刚刚他读了一句话,我们在读这句话时,重音应该放在哪些词上呢?

生:“挣扎”和“千百次”。

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做个示范?

(生读)

师:她读得真好!哪位同学说说读这句话应该是什么感情?(指名回答)

生:应该是满心激动的。作者的小桃树虽然是千百次地俯下身去,但是又坚定地挺立着。

师:老师注意到这句话后面又说了一句话——“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脱落,变得赤裸了,黑枯了”。这里把桃树比喻成了什么?

生:(齐)一只天鹅。

师:如果天鹅是脱了毛的、赤裸的、黑枯了的,那它还美不美呢?

生:(齐)不美。

师:一般,桃树和天鹅都很美,但文中作喻体的天鹅却很丑。你觉得它还美吗?

生:美,因为它美在精神。

师:对。法国作家雨果在写作《巴黎圣母院》时就运用了“美丑对照”原则。雨果认为,丑在美的旁边。在这篇课文里,我们能不能感受到这一点?

生:(齐)能。

(第三小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

生:我们小组设计的画面是,奶奶弯着腰在浇灌小桃树;文字是“一位平凡的老人,一棵普通的桃树,浇树的老人照顾的不只是桃树……”。我们设计的画面中是一棵柔弱的小桃树,它还在生长,就像现在的我们一样。我们选取的画中人物是奶奶,她正在照顾这棵桃树。我们的灵感也来源于第8自然段,奶奶不仅想给桃树浇水,更想给作者的梦想浇水,所以这棵桃树寄托着奶奶对孙子的思念和爱。

师:像这种不直接地表达情感,而是借助外物表达的写作手法叫什么?

(生答)

师:有的同学说是托物言志,有的同学说是移情于物,都可以。

(其余小组分享、点评,过程略。)

三、课堂总结,阅读迁移

师:像这样的一株桃树,它最终还是开了花。那你们知道桃花是几瓣吗?

生:(齐)五瓣。

师:好,哪位同学帮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枚桃花?

(生到黑板上画桃花)

师:从这棵小桃树盛开的花中,你读出了什么?请五位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在一片花瓣里面写一个词语来表达你的感受。

(五位同学上前板书,他们分别写下“希望”“顽强”“坚定”“坚强”“憧憬”)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棵属于自己的小桃树。只要我们努力生长,哪怕是再小的桃树,也一定能够开出美丽的花来。老师给大家推荐两篇文章课后阅读,一篇是贾平凹的《丑石》,另一篇是林希的《石缝间的生命》。

教学评析

袁海员老师执教的《一棵小桃树》,以“基于情境创设的散文教学设计策略”为研讨重点,并将新课标理念有机融入散文教学之中。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在真实情境中产生的,因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离不开具体情境的支撑,情境性是知识的根本特征。这节课不再是传统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堂形式,而是通过一系列学习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关键能力,并用之解决现实问题的教学新模式。

一、创设日常生活情境,统领课堂学习

袁老师以“将课文《一棵小桃树》以‘朋友圈形式进行推介,让更多的人与作家产生精神共振”这一情境任务统领本节课的学习,以教材中的批注、阅读提示作为学习支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朋友圈”内容。要求小组代表发言,从画面、文字、人物及设计灵感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让其他组学生为创意做点评。这个情境任务以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驱动学习展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人物为中心探索文章丰富意蕴,以对设计灵感的阐述将任务与文本紧密结合,以展评结合的形式促进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的提升。该情境任务建设了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让学生积极开展跨学科学习,加强了对作品的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发展学生思维,增强了学生运用语文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自读为入口,丰富文学体验情境

《一棵小桃树》是一篇状物散文,作者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赞颂了小桃树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也寄寓了作者对奶奶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理想的坚定追求。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时,要通过与作者、文本的对话,透过文字去触摸作者鲜活的生命情感,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袁老师根据自读课文的特点,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以发“朋友圈”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展示了初读感受。这体现了教师很好的教学观:把学生领到窗口,却不向他们描述风景,放手让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创造性解读,将自己的人生经验、生活阅历、思想情感与文本融合,读懂文本的丰富意蕴,深化自身的生命体验。如学生谈道:“青春路上……即使风雨险阻……我们也要向阳而生。”值得指出的是,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互助讨论,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或展示或评点,畅所欲言——这些过程都是一种极其宝贵的以文学体验为基点的独特个人体验。

三、细读为抓手,营造学科认知情境

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与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学科认知能力。袁老师因势利导,通过引领学生细读文本,探究作者个性化的言语表达。如通过对课文的赏读,引导学生关注“美丑对照”原则。作者运用欲扬先抑和对比衬托的方法,层层铺垫,极力渲染小桃树的“丑”,但终于在一场春雨中,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掙扎起来”之后,“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此时,作者笔下的小桃树像风雨中的一个精灵,代表着力和美,达到了“美”的极致。这样的反差震撼了读者的心灵,从而使读者获得了强烈的审美体验。再如,文章中的桃树不仅仅是一棵桃树,更是一个载体,它承载了“我”的梦想和“我”对奶奶的情感。又因与“我”的成长环境、成长经历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讲,小桃树已成为“我”的化身,爱怜小桃树其实是“我”的自怜。小桃树被无视、遭猪拱、遭风雨后,仍能顽强生长、倔强开花、孕育果实,“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一样,给脾性渐坏、心境垂老、祸不单行的“我”以心灵慰藉,为“我”注入了前行的动力和坚定的信心。袁老师逐步深入,引导学生体悟到了文章托物言志的表达特色。

四、美读为补充,兼顾评价情境的创设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感通了”。也就是说,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表现来评价学生是否理解语句的意蕴,是否达到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的境地。适时的过程性评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建议,促进其调整、改进,也是教师实施下一步教学的依据,是课堂生成的重要契机。袁老师让学生朗读一些重要语句,根据学生表现做出点评,并在朗读技巧上做针对性的指导,如突出重音、强调情感等。经袁老师指导后,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在具体的情境任务设置中,以上四者之间的界限有时并不明显。日常生活情境、学科认知情境、评价情境最终都会经由学生的个体体验这一路径完成。评价情境也可能会是学科认知情境,四者互为补充,有时又是相互交叉渗透的。

当然,这节课也留给我们一些思考:情境任务的设计与文本很难做到完全“不隔”,比如,如何将“我”对小桃树的情感变化脉络梳理与这节课的情境任务结合起来?可否布置一个对原先“朋友圈”内容进行优化的课后作业?突破先前给定的“一图+一段”的模式,增加学生点赞和评价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特审美体验。※

[本文系宿迁市“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教育类项目“三学”课堂建设阶段性成果]

(袁海员,江苏省特级教师,宿迁市洋河新区初级中学副校长;吴纪,江苏省宿迁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