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仿文授技,关注习作教学忽略处

时间:2024-05-04

杨建康

华师大的王荣生教授将习作教学的课堂模式概括为三大套路:题目+范文;情境+活动;教写作技法。让我们通过几个事例来剖析这三个套路。

1.题目+范文。以苏教版六上《习作3》“写一种喜欢的美味”为例。例文《鸭血粉丝汤》从看相、做法、吃法详细介绍了这一风味小吃。写看相,抓住了颜色来写;写做法,抓住动作来写;写怎么吃,罗列出吃每样配菜的吃法,最后还写了情趣故事。把例文作为一个模板,指导学生参照进行习作,从而将例文写作范式效能最大化。

2.情境+活动。以指导学生写拔河比赛为例。老师趁学生刚参加了拔河比赛,顺势指导写作技巧。老师指导学生要先写整体画面,描写出大家团结一致的场面,再写个人活动,写一两个同学的表现。

3.教写作技法。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关注了课文教学中的写法指导,例如,首尾呼应、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在教学《钱学森》一课时,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时间顺序,第1自然段应该放在哪里?对,应该放在第6和第7自然段的中间。这种写法就是倒叙,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可以尝试用倒叙的写法。”

三种写作套路,都有自己的特色及优点,也有不足。三种套路在使用中的共同不足,就是都只重视了写作之前的活动,至于正式开始写作的过程,以及学生写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几乎没有帮助他们去解决。如抓住动作来写,该怎么抓?拔河比赛中的整体画面该怎么来描述?倒叙的目的是什么呢?

怎么解决习作教学三大套路中的短板?或者说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此,笔者提出对策:仿写文本言语表达范式,传授具体实用的写作技能,关注习作教学忽略处,解决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习作教学指导效益。

一、 仿写文本言语表达范式

我们一直倡导“言意兼得”的语文课堂教学,关注文体、聚焦表达成为多数老师的教学共识。特别是文本中独有的言语表达范式,给予了师生深刻的启迪。例如四上《虎门销烟》一文中的对销烟过程的描述:“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这个过程用“先、再、然后”三个词语理清了表达顺序,“撒、抛、倒”三个动词写出了销烟的过程。我们可以顺势指导学生写出连续的动作,如学生习作:“吃螃蟹的脚时,先把它脚上的关节咬掉,再蘸点醋,然后从后往前咬,用牙齿把里面的肉挤出来。”这么教,学生在写作时对连贯动作的描写就有了抓手。

再如三上《东方之珠》片段:“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大家都知道这是总分构段方式,细细品读,会发现写铜锣湾的热闹抓住了三个点来写:大楼、商品、街道,而且写三个地方都分别用上了一个四字词语。抓住三个最能显示热闹的地方来描述,同时用上四字词语写特点,构成了这段内容言语表达的独特性。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四下《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中对爱因斯坦的外貌描写有这样的内容:“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在写人物的外貌时,我们可从这段内容中理出头绪:抓特点,只选胡子、眼睛、头发、衣服、拖鞋写;有顺序,从上到下,先写长相后写穿着。

很多学生写故事时条理不够清楚,我们可以对一些课文的表达顺序进行梳理。例如三上《孙中山破陋习》,文中用几个词把孙中山破陋习的故事进行了表述:小时候、一天、以后的几个月、后来。这样写,作者易于陈述,读者易于把握。

学习了《九寨沟》,有的同学仿照文中移步换景的写法描述游览游子山的见闻:“一进入景区,就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林间小路伸向山顶。山下有一个亭子,亭子周围有许多卖油炸食品的商店。从林间小路往山腰上去,你会觉得四周突然变冷了起来,凉飕飕的。也许,就在你身旁的洞里,有只野猪。也许,就在前方的丛林里,有一只蝴蝶在翩翩起舞。也许,在远处的池塘里,有一只活蹦乱跳的牛蛙,从河里游到陆地上,躺在石头上晒太阳。走到山顶俯瞰,整个固城尽收眼底,都能看到学校的教学楼了!”

课文中有很多言语表达的范式可供学生模仿运用,有写人的、记事的、状物的等等。我们要在教学中关注文本言语表达的核心价值,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弥补学生语文经验的不足,从而帮助学生在习作中准确、连贯、自如地表达。

二、 传授具体实用的写作技能

1. “怎样才能把作文写生动呢?”学生写记叙文,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写生动,要用上好词好句,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其实,生动不是言辞方面的问题,生动的核心是具体,只有写具体才能生动。怎么写具体?那就需要描写。所谓的描写应该是有什么写什么,如实地展现,这是描写的第一要义。描写,实际上是把瞬间发生的事铺展开来,把综合性的事情分解开来。例如写“摔了个狗啃泥”,很多作文里都是一笔带过。摔跤了,发出了什么声音?跌在地上,手、腿、脸分别是怎么和地面接触的?你感觉哪里疼痛?你的衣服弄脏了吗?等等。

描写有三个原则:有什么——使我们明白描写的对象;怎么样——使描写具体起来;像什么——使描写变得形象起来。如:“远处来了个小朋友,头大,脖子粗短,腰身肥圆,远看像个小圆球,向我们这边滚过来。”这段描写就很具体生动。

如前文所述“开门见山该怎么来写?首尾呼应该怎么表达?倒叙是什么样子的”,凡此种种,我们都要跟学生讲。我们要将表达技巧通过通俗的言语、可知的事例,让学生感同身受,并学会运用。

2.“我写的故事怎么一点都不精彩呢?”学生在写故事时,经常平铺直叙,所写的故事单调乏味,并且总是把故事当成一般的叙事文来写。故事能够引人入胜的奥秘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冲突。那什么是冲突呢?愿望加障碍就等于冲突。人们在愿望的推动下采取各种行动,在行动中遇到各种障碍形成各种冲突,采用各种办法克服障碍。例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愿望就是取经,他们遭遇的障碍就是妖怪的阻挠,最后通过各种办法除妖扫清障碍。克服障碍后就继续西去取经。如若取经路上“一马平川”,无妖无魔,没有障碍,恐怕就不会成为经典了。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的愿望就是飽暖和亲情,这与现实是冲突的,小女孩只能通过幻想来克服障碍,最终可怜地死去。

特别是写如“难忘的一件事”这样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忽视难忘点,而写成一件平淡无趣的事情。掌握了描写的技巧,关注到事件的冲突,那些难忘的事情必定成为生动、精彩的故事。

综上所述,如果习作教学仅仅停留在三个套路上,想走得更远很难。如果在习作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教会他们怎么去找素材,解决写作内容的问题;指导他们仿写文本言语表达范式,学会更多的写作技巧。以更多样的方式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学生方能愿意写,想写,写得具体,写得精彩。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实验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