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玮
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日趋成为“学习语用”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然而在教学中,不乏出现文本的言语密码并未破解,表达方法尚未悟透便让学生匆匆下笔的现象。笔者认为,应该在学生深入走进文本,真正悟得言语妙处之时才宜动笔,水到渠成方能真正习得表达之法。
一、 悟文本主要写作方法,运用强化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教师备课时应该有强烈的篇章整体意识。教材中的一些课文,其写作的某些特点非常明显,有的甚至在以往所学课文中已有出现。初次接触,可以作为了解;多次接触,如果我们还是一带而过,不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运用,那可真是无视编者的意图和一片苦心了。
例如,《夹竹桃》一文中,作者通过一年三季14种花的花开花落、万紫千红与夹竹桃的默默开放形成对比,衬托出后者花期长、韧性可贵。对于在《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中曾有的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学生已不陌生,如何让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学会初步地运用应该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课文第3—4自然段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交流阅读感受,然后将“无日不迎风吐艳”“无不奉陪”两个双重否定句,变换为陈述句加深理解,再把课文第4自然段由段落式改写成诗行的形式,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对夹竹桃韧性可贵的理解一步步加深。“面对这样的夹竹桃,你想说点什么?”此时,相机出示练笔:“在,在,在,夹竹桃无日不。”学生可以巧妙借用课文第3自然段内容,运用排比和双重否定的句式,学习对比衬托的写法:“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在烈日炎炎的盛夏,在阴雨绵绵的深秋,夹竹桃无日不绽放它的笑脸。”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实现了语用能力的提升。
譬如,《大江保卫战》一文中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从多角度展现了人民子弟兵的铮铮铁汉本色。在教师引导点拨、学生了解写法之后,如果不及时落实语言文字运用实践,“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教师可以利用拍摄班级拔河场面的视频,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写作素材。有了文本显性的文字在前,有了写法的认识在后,眼前有了观察的素材,由读到写、有的放矢、有话可说、有章可循,放缓了坡度、降低了难度,真正做到了“带着学生学语文”。
二、 悟段落表达共同特点,举一反三
语文教材中,有的文章整体谋篇布局值得学习,有的文章局部构段独具特色。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双慧眼,准确掘取文本中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设定“跳一跳”便可以“够得着”的目标,让学生“一课一得”。
例如,《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云雀母子的旅行见闻,渗透有关森林的科普知识,以增强学生保护森林、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对于四下的学生来说,文本内容的理解并不難。那么,如何落实语文课程的“本体性”教学目标呢?通过文本解读,我们可以发现,拟人手法、对话描写是课文的主要特色。在第10和13自然段云雀妈妈的两段话语中,她说话的方式是一致的:先通过一个陈述句表达“森林可以蓄水,调温”这一中心,再分别按“树冠—树干—土壤”“夏天—冬天”有序地围绕中心进行说明,最后运用“你看……?”的反问句式结束,首尾呼应。这不正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教学建议的极好机会吗?为此,笔者设置了这样的读写结合方式:①理解内容、比较发现。通过交流、朗读、简述等方式理解两段话内容;以首尾句对齐、顺序词突出的形式,对比出示两段话,观察发现表达特点。②情景对话、言语表达。“第二年春天,小云雀邀请小伙伴去种树。小伙伴不解地问:‘我们为什么要种树呢?小云雀说:‘。”出示介绍森林其他作用的一段补充资料,让学生结合资料,学着云雀妈妈的表达方式,帮助小云雀告诉小伙伴。
教学中,先引领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两段文字构段方式及有序表达之特点,再运用情景对话的形式,让小云雀运用和妈妈类似的方式告诉小伙伴森林的重要性,既有效运用了前面所学的围绕一个中心有序组织语言的构段方式,又结合课文语境续用了对话的形式,同时紧扣文本知识内容,可谓一举多得。
再如,《莫高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将课文第2—3自然段对比学习,可以发现作者在介绍彩塑的神态各异和壁画的丰富多彩时,都以第一句话简要概述其特点,接着围绕这句话做具体描述:先运用“有……有……还有……”的整齐句式做一般性介绍,再选择一个典型做较详细地描写。文本传递出了强烈的言语表达信号,如果轻易丢弃,岂不可惜!在课文第4自然段“藏经洞”的学习中,教师便可以运用课件映示经卷、文书、帛画、刺绣等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在学生仔细观察并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运用类似的表达方法进行模仿练写。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已经掌握了表达的精要,习作之时自然得心应手。如:“藏经洞里的铜像姿势各种各样。有的双手合十,笔直站立;有的两手搭膝,自然端坐;还有的双臂垂下,目视前方。最吸引我的是中间那座,双腿交叉而坐,左手落膝,右手举起,神态严肃,让人觉得十分庄严。”
三、 悟人物内心复杂情感,文本补白
写人的文章,往往通过典型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烘托、表现人物主要品质。其人物典型细节表现的背后往往是丰富的内心世界,细节是内在特质的一个外在表现。在教学此类文章时,可以此为突破口,由表及里,深入挖掘,走进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再适时回头进行补白,从而达成方法的习得。
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通过“抚摸”“念叨”“塞进”等词,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这份战友之“爱”并不难;然而“不耐烦”“怒吼”等反常的表情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复杂情感?是彭德怀对属下态度蛮横粗暴吗?教师要引领学生步步深入,展开与文本、与主人公的深度对话,从而体会在恶劣的环境面前,为了保存更多的革命力量,彭德怀不得不忍痛杀掉大黑骡子的痛苦抉择。抚摸是爱,怒吼也是爱;吼得越响,爱得越深。在充分走进人物复杂内心世界后,读到“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顺势抓住省略号补白,“面对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摘下军帽的他,会对大黑骡子说些什么呢?”此时顺水推舟,学生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情感的层面,更能学会运用不同的细节描写,突出、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在教学写人的课文,进行练笔设计时,教师应该少一些共性的浅层次对话,多一些结合人物实际经历、走进人物内心的深度对话,以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和语言上的发展。
在《诺贝尔》一文中,选择何处作为言语训练的着力点?“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但诺贝尔并没有气馁。”看似简单的“没有气馁”,背后却潜藏着主人公极大的人生信念。他会承受哪些压力?众人劝说的外部压力,愧对亲人的内心痛苦?一个“毫不气馁”背后有着怎样的内心独白?诺贝尔对自己说:“。”一个学生写道:“苍天啊,你为何要让我失去这么多?放弃还是坚持?如果放弃,弟弟的失去有什么价值?我要走下去!不成功就永远无法面对他为我的付出!”这样的练笔,学生的思维穿越时空,真正实现与文本、与主人公的对话,从而感受到诺贝尔在重大挫折面前的坚定抉择。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已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趋势,但无论何时,“写”好的前提是“读”好;“习”好的前提是“悟”好。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一定要心中有“标”,眼中有“本”,深入解读,准确认识到语文教学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方能引领学生在阅读之路上悟出言语之妙,习得表达之法,提升语用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紫薇小学)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