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萍
笔者就小学实验类习作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精心设计了系列科学实验习作教学活动。
一、 注重观察方法,开习作之眼
在很多活动类的习作课堂上,我们不难看到同学们尽兴地玩耍以及热烈的氛围,可到了真正写作时,同学们常常语言贫乏,内容空洞。因此,教师在科学实验类习作教学中,应加强对科学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收集、体验与感悟的指导。
1. 引导观察,调动多种感官。善于观察,习作才能写得好。科学实验类习作,可以调动学生的眼、耳、口、鼻、手等感官,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进行直接观察。同学们在课堂中亲身感受操作过程,书写实验后的体会。例如《烧不坏的手帕》一课,在实验前,同学们先检查各类实验器材。检查时,同学们用眼睛看了又看,用手摸了又摸,用鼻子嗅了又嗅,调动了多样感官,最终确定器材没有不妥,于是进行实验操作。操作过程中,同学们注意地看着,静心地听着,表情严肃又紧张,可谓全神贯注。拥有了这样的亲身实践,同学们下笔时自然不会无病呻吟,即使文笔有待提升,所写内容真实,所抒之情诚恳,为写好习作奠定了基础。
2. 教给方法,注重细节观察。中年段的学生观察能力不足,对生活的观察大多还处于无意观察阶段。基于此,在科学实验类习作教学中,应让学生掌握观察的具体方法,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以达到在生活中发现、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
笔者在教学时,以观察记录表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和掌握观察方法。
通过观察方法的引导,加上不断地训练和实践,同学们增强了观察意识,观察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习作表达较之先前更有条理。
二、 加强习作指导,拓习作之路
科学实验活动只是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和灵感,而他们的习作不应该仅仅是反映科学实验活动的“镜子”,也不是将其所参与的活动进行“流水账”式的全记录。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
1. 抓住细节,丰富习作内涵。科学实验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笔者在观察记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操作、心理、现象、同伴反应”等方面展开细节描写。以《烧不坏的手帕》为例:
操作细节描写:开始实验了,老师把手帕慢慢地放进盆子里,再把酒精缓缓倒入,然后小心翼翼地点火。就快点燃的时候,李老师缩回了手,生怕火太猛把手帕烧坏了。最后,李老师还是痛下狠心,皱起眉头,猛一擦,火柴点燃了,刚靠近盆子,整个盆子就被火点燃了。(张佳娜)
心理细节描写:“哈哈哈,可怜的手帕,你将在我的熊熊火光中化为灰烬。”我在心中暗暗窃喜。我用尽了全力,将光和热发挥到了极点。……为什么,为什么你会安然无恙?难道是我的威力不够吗?(王朱圣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