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种潜在的危机正在蔓延……

时间:2024-05-04

【编者按】我国语文教育历史悠久,有着优良的传统,诵读就是其中的精华。但由于种种原因,朗读教学在语文课上受到“冷落”,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遇到了新的挑战。由此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已经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许多语文界的有识之士表示深深的忧虑,呼吁“还课堂以朗读书声”“还课堂朗读有效能量”。著名特级教师、资深语文教育专家陈树民老师更是尖锐地指出:语文课堂忽视朗读,是一种潜在的“危机”!为了继承和发扬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他与南京市玄武区教研员田红老师组织团队对朗读教学进行了系统的专题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认识,创造着经验。本刊特选载他们部分研究成果,以飨读者。同时,欢迎广大读者就这一专题参与讨论,介绍经验。

一种潜在的危机在蔓延……

两个信息的警示

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听说读写大赛组委会负责人王淑敏介绍:“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说是最薄弱的环节。‘口才欠佳成为学生的通病。”她明确指出:“说的基础是读。朗读是提高口才的基础。”

无独有偶。上海市27届中学生作文比赛进入决赛阶段——口语交际,“选手们普遍感到更紧张”。对此,大会提出一问题:“在语文教育中,明显存在着‘重写‘轻说的倾向。”专家评述:“这次大会传出语文教育新理念:要会‘写,更要‘能说。”该信息一经发出,网上广为传播。《国内教育新闻通讯》转载时特别指出:“下笔洋洋万言,开口木木讷讷,这与现代社会人才需求不合拍。”

绝非巧合。上述两则信息,同时给当前的语文课堂发出一个带有“倾向性”的警示:“重写”,“轻说”,并特别指明:“朗读是提高口才的基础。”这就是说:语文课堂忽视朗读教学,是造成“口才欠佳”——“学生们通病”的直接原因。

语文名师的忧虑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一篇文章里说:“我走遍了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接触了成千上万的小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我很忧虑。”

名师的“忧虑”,直指学生的朗读能力。

调查数据的佐证

(下面是对两所小学和一个区的二、三年级学生及语文教师的调查结果):

只有10%的学生基本上能大声、自然地朗读。30%的学生张不开口,发不出声,朗读的声音像蚊子哼一样。60%的学生有“唱读”“顿读”的习惯。30%的学生朗读时语气不连贯,有破词、破句现象。

70%的教师咬字、吐字不够准确、不清晰,有不同程度的“张不开口、读不出声”的困难。91%的教师未受过语文朗读方面的训练。

“他山之石”的启示

1983年,在美国教育部的帮助下,由全国教育学院与教育协会组织、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了“阅读委员会”,专门研究导致阅读危机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当时美国“阅读委员会”把阅读的危机归结为“教学中的朗读出了问题”。紧接着,美国推出了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大声为孩子读书吧》。该书发行量达100万册,被誉为“改变了美国教育史的书”。

我们当前的阅读教学是否也存在着同样的“危机”问题?

反复考量,联系本人平时亲历课堂观察、审视,产生一种强烈的预感:当前语文课堂忽视朗读教学——一种潜在的危机正在蔓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质量显现的周期性很长。如果我们不及早地、敏锐地觉察到这样一种不良“倾向”,任其随“风”飘下去,其后果不难想象!

必须重朗读教学,研究朗读教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