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校家社协同育人,助力“三成三齐”见成效

时间:2024-05-04

谭颂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校家社提出了“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的目标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明确“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正面临新的挑战、新的机遇,如何立足新理念、新要求,构建德育工作新局面,成为初中德育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

近年来,佛山市华英学校坚持以新理念、新思想、新行动,打造“初一成型、初二成人、初三成才”“以班级为单位,构建三个德育共同体,共同成长,齐头并进”的“三成三齐”德育新模式。通过校家社多方联动、协同育人,为“三成三齐”赋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以“新理念”为抓手,落实“三大坚持”

德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在“三成三齐”的德育构建之下,学校始终坚持理念引领,在标准先行中,以榜样示范,为“三成三齐”构建了完善的生态脉络。

1.坚持理念引领。学校坚持“三成”理念,在不同年级阶段,制定与之相应的德育教育目标,以递进式德育全面提升德育效能,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双减”的教育环境之下,“三齐”理念的深入践行,更加明确了校家社在协同育人中的目标,更好地将理念引领转化为各方的行为动力,并内化为德育的重要资源,实现校家社协同育人新局面。

2.坚持标准先行。“三成三齐”持续有效的推进,关键在于坚持标准先行,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工作准绳,规范化、科学化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开展。学校充分立足初中德育教育要求,精细制定校家社协同育人计划,以规范化的课程计划、活动计划、共育平台,确保“三成三齐”有效落实(张俊, 吴重涵,2021)。在课程计划中,坚持课标要求,以高标准、高质量确保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在活动计划中,明确“三成”的目标导向,规范活动的导向性作用;在共育平台的打造中,坚持《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标准规范,提升共育平台的德育效能,真正发挥平台的育人作用。

3.坚持榜样示范。举办校园开放日、亲子运动会、家长志愿者活动,让家长在家校互动之下,树立典型、形成新风,以榜样示范作用,夯实“立德树人”的育人基础。学校还组织开展了“优秀家庭”“书香家庭”等评比活动,以榜样示范促进家校联动,并形成德育示范效能。

二、以“新思想”为保障,夯实“三方联动”

校家社的协同构建,要求转变传统联动方式,校社联动升级为与社会资源的融合,孵化出了丰富的德育载体;家校互动正以共育平台的构建,提升家校联动的“默契感”(王辉,兰登慧,2023);校际合作的扎实开展,让德育有了新气象、新载体。

1.以新方法谋划校社联动。校社合作一直是校家社协同育人的薄弱环节,如何整合社会资源,打通协同育人的大格局,应转变校社联动方法,在积极引入社会资源的同时,转化德育的内生动力。如学校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建立长期联系,开展急救知识讲座、青春期讲座等。在德育大班会上,邀请社会人士开展德育主题演讲。与派出所、妇联、法院、检察院等机关单位联动,开展普法等宣传活动。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组织研学实践,丰富校社联动内容。

2.以新互动促进家校联动。家校联动要转变过去单一的“家长会”式的联动,转而以“家委会”为联动点。如,家委会打造微信公众号,以线上联动丰富学生课后德育生活;线下成立篮球队,组织开展篮球比赛。在家校练习赛上,家长之间、学生之间比赛联动。

3.以新载体攜手校际合作。如组织家委会校际篮球比赛,校际家长联谊赛的开展,对于强化交流学习、丰富德育教育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胡爱红,2012)。目前,我校已成功举办50场篮球友谊赛,获得了家长的肯定与欢迎。

三、以“新行动”为依托,抓牢“三项落实”

1.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搭建家校共育发展平台。我校积极推动“英才父母成长学院”建设,借力数字化平台开展全覆盖、全时段、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让家庭教育学习落地。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互动与合作,促进家校共育的深入发展。充分调动家长学习的能动性,鼓励家长成为孩子的榜样,引领孩子共同进步。

其中,“英才父母学堂”以家庭教育专家为引领、发挥华英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阵地作用,“基础性提升课程”和“发展性特色课程”相结合,开展专题式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会、e家家庭教育课程、悦读家长读书会、家庭教育主题沙龙和体验式工作坊等活动,帮助家长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升教育的方式和艺术,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公益家长活动”,家长结合自身的特长,为家长或学生授课,参与学校志愿服务及亲子活动等,在参与、合作和服务中,与学校共同创造更广阔的育人环境,为孩子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筑校家社协同育人网。为更好地落实“三成三齐”,提升其育人效能,一方面应着力于校家社协同育人网的构筑,将学科建设、家庭教育、文化活动等充分融入德育教育之中,让校家社共育融入德育教育之中(肖红春,2022);另一方面,坚持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引,明晰校家社在立德树人中的职责,以更和谐的合作,促进协同育人的效能全面提升。

3.落实家长学校课程,积极孵化家校共育新空间。通过落实家长学校课程模式,可以更好地引导家长走进德育教育之中,同时也让学校课程内容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双向奔赴”中,为家校共育孵化新空间(邵晓枫,郑少飞,2022)。如,学校以《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为方针指引,以《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为材料,确定家长学校课程内容,让家长在懂法执法、明晰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的同时,获得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育人能力。此外,针对“成型、成人、成才”的目标要求,分年级开设选修课、必修课,以更加丰富的课程内容形式,满足目标要求,以更多样的方式深入推进家校共育。

注:本文系佛山市2023年中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立项课题“构建家校社协同心育体系路径的实践研究——以佛山市华英学校为例”(课题立项编号:FSXLJY2339)阶段性成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