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傅鹏娜 龙文华 罗 琦 陈 蓉
结对扶贫政策实施的效果评估
——基于对山西省J县的调查发现
傅鹏娜 龙文华 罗 琦 陈 蓉
通过对山西省J县B村的实地观察和访谈调研,找出B村在结对扶贫政策实施中存在问题,结合已有扶贫理论和公共政策,对现阶段扶贫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完善“结对扶贫”政策的对策建设。
帮扶政策,精准,结对扶贫,山西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贫困人群的温饱问题,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的帮扶政策对特困人员减贫脱贫,例如驻村制,包村工作组,精准扶贫,结对扶贫等。在包村工作实行多年之后,精准扶贫视角下的结对扶贫政策出台,使我国的扶贫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结对扶贫是一种深入基层,惠民助民的政策,根据国务院扶贫办2016年1月的数据,在12.8万个贫困村、贫困人口7017万人中,已有12.5万派出工作队,43万派驻干部在贫困村实行结对扶贫,基本实现了对贫困村的全覆盖。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结对扶贫处于初始阶段,相关经验积累不足,仍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山西省J县B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全村贫困户占比约30%,其中拥有耕地10亩以上占17%,10亩以下33%,无地的占5%,农户家庭主要收入以务农为主,务工为辅;且普遍收入不高。
1.贫困户占有耕地面积少,耕种方式比较单一。以B村为例,村民占有耕地数量普遍不多,多以小面积为主,有的甚至没有耕地,土地自己耕种的占71%,包出去的占21%,土地荒废的占5%,该村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种植业,可以此为帮扶重点,加大帮扶力度;该村以种果树为主,拥有果园的占38%,其他作物占62%,如玉米、核桃等,在帮扶工作中应该多考虑发挥当地优势种植,扩大集体生产规模。
2.贫困户家庭劳动力较少,主要收入以务农为主,务工为辅。以B村为例,家庭劳动力3人以下占64%,3人以上占24%,没有劳动力的占12%,经济来源以务农为主的占36%,务工为主的占14%,两者均有的占50%,多数家庭还是以务农为主要收入方式,其余时间通过务工增加收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务农收入的有限性。月人均收入普遍不高,800元以下占45%,800元-2000元占33%,2000元-3500元的占21%,需要通过帮扶提高村民收入。
3.贫困户主动参与性较低;且对扶贫的满意度、关注度较低。以B村为例,希望增加扶贫项目的占26%,希望降低扶贫申请标准的占69%,希望提供资金的占64%,希望提供村民决策参与的仅占19%,村民主动性参与较低,多依赖于扶贫政策,资金支持;对扶贫政策了解渠道来自村委宣传的占36%,来自亲朋好友的占24%,两者皆有的占40%,对扶贫政策的宣传仍旧是以基层宣传为主力军,宣传往往不够到位;对帮扶政策的帮扶效果满意度仅占7%,认为一般的占55%,不满意的占21%,十分不满的占14%,不好说的占2%,体现出贫困户对扶贫的满意度、关注度较低。
1.结对方式单一,扶贫效果不明显
国家结对扶贫政策提倡多样化的扶贫方式,要与结对帮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供帮扶对象最需要、最有效的帮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结对的方式往往单一,扶贫效果不明显。在对B村及附近村落村民和村干部的访谈中发现,村里接受结对扶贫帮扶的家庭情况不一,但是接受的帮扶方式却是相似的,单一的。一直以来,帮扶方式主要是资金帮扶,帮扶工作组每个月或三个月来一次,来的时候都是带着定量的米面和油,按例询问情况就离开了,年底的时候提供500-800元不等的资金补贴,对改善贫困户贫困状况的作用并不明显,甚至有人脱贫之后,出现返贫的现象。
2.单位帮扶贫困户效果不明显
单位作为帮扶工作的参与者,确保扶贫效果是其主要目的与宗旨,然而在实际扶贫工作中,往往出现各种限制因素,在与某帮扶单位负责人H某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单位所能提供的帮助有时不适合对方,往往是贫困户申请某项帮助,单位再向上级部门申请,能申请来最好,申请不来也没有办法。
因此,要确保一个项目的实施效果,就需要多方协调合作,如某单位的结对扶贫成效不明显,可以看出其中一定有限制的原因,从H某的访谈来看,企业单位结对扶贫效果的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资金的缺乏。
(1)增大链条炉排风室进口处风门开度和减少尾部风门开度,可以降低炉排横向配风不均匀系数,减轻“风室端部效应”的影响,使得风室横向配风更均匀。
3.“不公平”现象限制扶贫效果
扶贫过程中,“不公平”现象对扶贫效果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其主要问题包括既得利益被侵占和分配问题。为此,国家要求扶贫工作要严格执行扶贫对象的精准性,杜绝扶贫资源的浪费。
在走访过程中,对于结对扶贫在B村实施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很多村民普遍反映结对扶贫资源的分配不合理,譬如在评选贫困户的时候,选中的并不是村里最贫困的家庭,而是与村干部相对熟悉的家庭;同属于一个大队的几个村子,村与村之间提供的贫困户优惠资源也分配不均,有的村落相对富裕却分得较多的资金或项目,有的村落有多个贫困户名额,却一个项目都没有。由此可以看出,当地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使资源得不到最大的发挥效果,限制了扶贫的进程。
4.帮扶双方沟通少,群众对帮扶政策的了解程度低
在确定帮扶内容时,明确要求要做好宣传沟通工作,确保政策实施的精准性、有效性,然而在实际帮扶工作中,宣传沟通工作往往被忽视;且在帮扶工作中往往出现单一化的扶贫措施,无法对贫困户致贫的真实原因有所了解,导致对贫困户的真实需求不清楚,扶贫过程中的措施起不到明显作用,影响帮扶的总体效果。
在对B村进行实地考察,对村民进行访谈过程中发现,结对扶贫政策在当地已经实行一段时间,然而村民大多不知道结对扶贫政策是什么,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村里开始实施,被选为结对扶贫的贫困户,也只知道每年有人会送来一袋面,一桶油,又有哪些新的政策措施即将实行等情况都是一概不知。可以看出当地的群众对于结对扶贫政策了解程度较低。同样,贫困户需要什么帮扶方式,有何意愿,结对帮扶工作组也不是十分清楚。
5.贫困户对扶贫过度依赖,脱贫热情不高
精准扶贫提出要实现目标的精准化,要实现扶贫扶志的目标,使脱贫能够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单纯的“救济”扶贫。然而,接受帮扶的贫困户过度依赖的现象普遍,只要有补助能保障生活就可以了,对于帮扶政策提供的脱贫措施并不关心,甚至害怕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使他们基本补助受到影响,脱贫热情不高。
1.杜绝形式主义帮扶,提高帮扶单位和个人主动性
调查中发现帮扶工作人员来只是嘘寒问暖,对贫困户真实的需求不想办法解决,导致贫困户的真实需求得不到满足,不仅影响了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同时也对帮扶政策失去了信心。扶贫工作陷入一种不利的循环中,最终影响扶贫的整体效果。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脱贫攻坚进程。帮扶措施要求帮扶单位和个人要积极主动去研究,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解决贫困户最迫切的需求,这样不仅能确保帮扶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也能调动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
2.加强沟通,激励贫困群体的积极性,提高扶贫的实效性
精准扶贫要求结对的主要模式为一对一,多对一,以群众为主体,集中资源实施有力帮扶。针对B村需要制定有效的措施,激励贫困户的积极性,提升贫困户对结对扶贫工作的参与度。落实公平公正,透明的扶贫办法,帮助贫困户重拾自信心,调动群众的参与愿望和积极性,帮助贫困户由“我接受帮扶脱贫”到“我主动脱贫”转变。
解决这类问题,主要有三点措施:首先,村干部要为果农寻找有条件的企业或研究机构为村民进行专业技术的指导,提高其专业技能和面临灾害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帮助果农建立产品的销售渠道;再则,村里根据实际情况,申请专项帮扶资金,帮助贫困户解决资金短缺无法自我创业脱贫致富的问题。
3.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为扶贫政策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结对扶贫效果列入基层干部工作考核,建立督察组进入基层乡村,实地了解结对扶贫的实践效果,以脱贫目标的完成作为考核标准,重点考核基层结对领导对帮扶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相关帮扶单位“一对一”结对扶贫措施和扶贫效果、驻村帮扶工作组成员是否到位等。
只有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约束基层权利的膨胀,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坚决抵制“裙带关系”的不正之风,取信于民,施惠于民,才能确保结对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共建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4.减少扶贫工作中的限制条件,提高结对扶贫的实效
资源的有限性可使扶贫工作受到影响。要使结对扶贫工作有效的进行,必须克服限制条件。第一,贯彻国家指导政策方针,在结对扶贫工作中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模式,集中资源精准扶贫,确保实施顺利;第二,确保资金的持续投入,加强对结对扶贫的资金支持,对结对帮扶单位提供优惠政策,提升企业的积极性。第三,加大与贫困户的沟通,调动其积极性,搭建多层面的互动平台,以确保结对扶贫措施的有效实施。
[1]欧阳静.乡镇驻村制与基层治理方式变迁[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
[2]许源源.中国农村扶贫对象过程与变革[M].长沙: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3]刘敏.社会资本与多元化贫困治理来自逢街的研究[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李开南等.甘肃“联村联户”走基层[J].中国经济周刊,2012,(24).
[5]邓云龙等.乡镇干部包村怎么包[J].乡镇论坛,2010,(1).
[责任编辑:朱晨光]
傅鹏娜(1989—),女,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扶贫与农村发展;龙文华(1995—),女,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扶贫与农村发展;罗琦(1995—),女,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扶贫与农村发展;陈蓉(1995—),女,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扶贫与农村发展。(山西临汾041000)
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山西省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户生计模式研究”(201617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