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龙建刚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作为全省“强师工程”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顶端工程,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自2012年启动至今,已经培养了两批484名培养对象。2020年7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出台《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项目实施办法》,旨在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教育家型教师、卓越教师和骨干教师,努力营造优秀教育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深入梳理、总结和提炼本次策划中13位教育家、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对象的成长脉络和典型经验,虽然都有其走向成功的个体特征,但个性彰显之外的共性同样鲜明:
一是有促进成长的良好生态。任何人的成长,都处于一定的生态和场域之中,良好的、积极的职业氛围、专业引导、人际关系、创业环境,自然会给置身其间的人以正向的影响,反之,则会给人负面的影响,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通过对这些报道对象采访时的观察,可以发现他们的成长环境都充满着正能量。无论是学校和上级单位,还是同事,以及学生家长和家人,都为他们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帮助与支持。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在薪资待遇、生活保障、职业认同、工作环境、专业发展等各个方面系统考慮、周密安排,为教师成长良好生态的营造和建设办实事、求实效,惟其如此,大批量优秀教师的成长、成功才不会因为良好环境的缺失而成为奢望。
二是有追求成长的内在动力。外力施压之下的成长多会变得畸形,而内在动力引领之下的主动发展,则往往会带来个体生命质的飞跃。“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这些报道对象都有着强烈的成长愿望,他们对理想教育有着个性的诠释,对教育理想有着不懈的追求,他们都是有梦想且勇于追梦的人。一位教师到底能够走多远?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到,如果有信仰、有情怀、有理想、有追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孜孜以求之下,从教路上的一切美好皆有可能。
三是有实现成长的适合方法。人的成长,很难一帆风顺,大都会遇到各种坎坷与难关,甚至是痛苦与煎熬。如何正确应对自己成长中的问题,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和路径,进而有效突破专业发展瓶颈,这往往是专家型教师与普通教师的职业分水岭。从这些报道对象中,我们可以非常鲜明的感受到,他们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取向有着非常理性和清晰的认知,比如有的选择“高中语文美学”作为研究的主题,有的选择“小学生抗逆力”作为课堂改革的切入点,有的选择“循道返本”作为课程模式的新样态……而这些都是他们基于自身实际综合研判的正确选择。“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尽可能多地分析、思考这些标杆型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运用和角度选择,无疑是广大普通教师专业提升的重要参照与样本借鉴。
无论是成己为人,抑或是成人达己,这都应该是为师者正确处理好职业、专业与事业三者之间关系后的自然之选。归根到底,要成就好教师,既要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也要激发其内生的成长动力,还要引导其掌握和运用适合的方法。
对标名师,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本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栏责任编辑 韦英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