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赵建华
在全媒体背景下,各种无线终端的应用加强了信息的流通,使得很多未经过滤的不良信息直接进入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中,一些小学生受其影响,不爱学习、挑吃挑穿、盲目追星、想当“网红”,甚至想一夜暴富、嫁入豪门等等。在这种新的社会大背景下,加强小学德育工作势在必行,如何有效开展这项工作,是我们正面临的问题。
1. 媒体影响良莠不齐,幼小心灵难辨是非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时期,好奇心强、可塑性好、渴望得到知识、学习新的经验。他们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接收到多如牛毛的新奇事物,良莠不辨,容易照搬照学,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真正诉求是什么,还没有形成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
在一定意义上,小学生既是全媒体时代的受众,又是学校的德育对象。此时,小学生作为同一体而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他们面对的德育环境复杂多样。一般来讲,有什么样的德育环境,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个体。过去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唯一性、权威性受到挑战,学生受全媒体影响所形成的价值观与学校传播的价值观甚至会形成对立和冲突。
2. 受众思想纷纭复杂,德育路径云山雾水
我们常常通过榜样思想、具体实践活动、主题班会、国旗下演讲、文艺演出等途径等进行德育教育,也在其他学科的授课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随着全媒体的兴起,毋庸置疑,这些做法的确是“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德育教育收效甚微。而大众媒介在向学生灌输知识、培养情趣、塑造他们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上,已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全媒体时代的即时性、交互性、个性化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但其存在过度娱乐化,甚至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等问题。一些西方文化通过各种形式的包装在全媒体上大肆传播,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产生深刻和复杂的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路径容易越走越窄,甚至云山雾绕,找不准方向。
3. 负面影响并非个案,德育问题如临深渊
从德育教育的规律来讲,德育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如果把德育教育和别的教育割断,不能互动沟通,德育教育就不可能尽善尽美。我在小学任教三十多年,专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二十多年,遇到的问题形形色色。全媒体时代里,过去学生身上有的问题,依然存在,过去学生身上不存在的问题,现在也萌发出来了。
一个五年级孩子,因为家长不让他去网吧玩游戏,他就威胁家长要跳楼。一个四年级的小女孩,常常小偷小摸、聚众打架,她妈妈不得不辞职在家,专门接送她上学放学。
说实话,这些问题仅凭几个人的力量是不能够解决的,这些病因已超出了学校德育教育的范围,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要经过长期教育、反复培养和逐步提高的过程才能够形成的。当前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很多问题,与德育方式方法滞后有直接关系,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阶段没有得到正确的德育教育,孩子的性格上就会出现漏洞,他们的一生将很难与幸福、健康、快乐结缘。
1.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数字家校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可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建立数字家校,组织成一张教育网,使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不断为学生构建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校可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研制《家庭教育学校指导手册》,针对不同学龄段设置课程、开发教材、举办活动,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德育教育理念和方法。家长也可以在数字家校中展示育子心得,树立榜样,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氛围。
通过数字家校互动,打破千篇一律的德育目的、方式,使德育在全媒体环境下走出“人学空场”的困境。
2. 构建互动系统,实现信息对称
在全媒体背景下,学校和家长之间可以建立的共同渠道和交流途径越来越丰富,比如可以建立家长和学校之间的QQ群、微信群。在进行德育教育决策讨论的时候,家长可以充分参与其中,发表意见,实现双方信息对称,让小学教育阶段开展的德育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實现家庭和学校德育优势互补。
目前,我们的德育教育面临着内外两个环境,如果说学校是内环境,那么全媒体影响则属于外环境。在内环境中,学校要积极利用全媒体手段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对全媒体构筑的舆论进行有效引导。在外环境中,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社区、传媒等的互动和沟通,积极构建以学校为主导的互动系统,为实现德育环境的和谐与一致发挥协调作用。
3. 倡导家长教育,拓宽德育路径
“孩子都是看着父母的背影成长起来的。”在通过全媒体构建联系平台之后,学校可建议家长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家长教育学》。学校定期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家长及时地反映孩子的德育状况,学校德育工作室提出一些能够启发家长德育意识的问题。
“作为家长,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里?”
“在孩子懵懂无知时,你可曾经常和他进行游戏及阅读,陪孩子一起开启探索世界奥秘的大门?”
“在孩子背着书包开始上学的时候,你可曾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让他的求学之路更平坦?”
“当孩子学习上遭遇困难挫折时,你可曾抚慰过他受伤的心灵,助他越过障碍,坚定前行?”
“当孩子取得成功时,你可曾给他一个鼓励的拥抱,使他更加信心满满地浇灌梦想之花?”
学校还可以相应地制作大量的微课、微视频,以“课程+专题+辅导+咨询”的全方位培训模式,既满足家长德育共性需求,又回应不同家长的特色需求和个性需求,不断拓宽德育教育路径。
责任编辑 王思静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