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傅陆根 杨剑
青少年能否清晰地认识自我并合理地进行生涯规划,在其成长道路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有几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一是选择文理科时不知所措;二是高考填志愿时没有主见;三是考入大学后想转专业;四是找到工作后很想转行。
在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让学生在中学时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科学合理地规划人生,开展系统的生涯教育显然是非常必要的。近几年,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重视生涯教育,逐步确立“课程引领、任务驱动、行动研究、多管齐下”的工作思路,遵循“唤醒自我、开眼瞭望、规划成长”的生涯规划核心理念,形成了“一体三块六翼”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一体”,即以“唤醒自我、开眼瞭望、规划成长”为核心理念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从个体发展看,生涯教育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了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重要价值;从社会发展看,生涯教育提高了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一体”突出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它回答了“为什么”的问题。
“三块”指生涯教育的三个模块,分别是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和学会决策,回答了“教什么”的问题。
认识自我——只有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兴趣爱好,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进而选定适合自己的职業生涯路线。
了解社会——探索外部的工作世界,包括高校情况、就业渠道、行业设置、工作内容、发展前景等。
学会决策——学生要有选择的能力,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确定贴现实、合专长、有兴趣的职业目标。
“六翼”指通过教材、课堂、榜样、活动、科研和评价六个方面进行生涯教育,回答了“怎么教”的问题。
1. 教材为载体,使生涯实践文本化。学校自编的《生涯教育》校本教材,理论知识与体验活动相结合,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功能,是生涯必修课的教学载体。这本教材在学校周边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在广东省中小学特色教材评选中获二等奖。
2. 课堂为阵地,使生涯教育规范化。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在生涯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上好必修生涯课:必修课面向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每班每两周开设1节课(每学期10节课)。课堂的形式以教师教授和学生体验活动相结合为主。其次,注重主题班会课:开展以生涯规划教育为内容,融教育性、创造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主题班会课。这是高中生涯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展示理想的平台。每个学期组织班主任和心理教师进行生涯教育专题班会课比赛,激发教师对生涯教育课堂的研究和实践热情。第三,整合学科渗透课:将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分阶段体现于各学科课程目标之中,结合基础型、职业型和兴趣型三类课程的不同特点,统筹规划,精心设计,让生涯教育课程清晰地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谱系之中,挖掘蕴藏在各个学科教材中的丰富内容。
3. 榜样为力量,使生涯愿景具象化。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生涯、职业、社会形态有更深远的了解,学校开展“导师进校园”讲座等活动,邀请名人、导师、校友前来开讲。例如,学校邀请了前奥运女排冠军、作家赵蕊蕊分享她的职业生涯训练时期的辛酸与坚强、应对压力的技巧,还分享了退役后的人生规划,以及如何成功转型为小说作家,并凭借科幻小说《彩羽侠》荣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学生听后收获颇多。
4. 活动为舞台,使生涯体验多元化。近几年,学校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博物馆员体验、西樵山导游体验、社工体验、义教体验、工厂工人体验等。通过参观企业或职业体验,加深学生印象,使他们对朦胧的职业生活形成具体的概念,职业目标更为明确。
5. 科研为引擎,使生涯课程理性化。学校申报了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涯教育的实践研究”等,这些课题将引领教师在生涯教育实践和理论等方面迈向新的高度。我们还在高中研究性学习中让学生设计“生涯发展规划”为主题的研究课题,选择一项想从事或感兴趣的职业,利用假期、周末去实践体验,在此基础上搜集资料,对该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同时写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寒假,我校编制了一份《我的父母职业生涯发展》访谈提纲,让学生利用寒假采访父母,了解其生涯情况。
6. 评价为监控,使生涯评价常态化。评价,即“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如测试、观察、访谈、项目或参考预定标准等的组合,用这些方式得到信息,在关于个人知识、技能、态度或其他构成方面得出结论的过程”。评价绝不是单纯评价教学的结果,它往往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如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学会决策,学校利用心理测试系统,为学生提供职业兴趣、职业性格方面的在线测试和评价。学校还计划在核心素养层面,通过问卷、测试和档案袋等方式对学生和教师教学进行评价。
生涯教育是真正的、全员的、全面的教育有本可依。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不断创新,稳步推进,扎实做好生涯教育工作,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创建绿色教育特色学校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2016ZQJK036;主持人:傅陆根)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王思静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