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松溪样本”集团化办学的道与术

时间:2024-05-04

刘建平 赵晓天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改进教育管理模式,探索集团化办学。集团化办学逐渐从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地方经验”,上升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的重要举措。2018年,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与寮步镇西溪小学在2017年“共建”办学模式基础上,签约集团化办学(简称“松溪样本”),成为东莞市首批跨镇街集团化办学试点单位,开启了一条探索集团化办学“道与术”之路。

一、“道与术”的顶层设计

《孙子兵法》云,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集团化办學唯有内外兼修、标本兼治,才不至于“人走茶凉”“潮退无声”。

“松溪样本”集团化办学从“道术合一”的哲学视角,提出以集团品牌“全人课程”为“术”、以“内生型”文化为“道”,以教师队伍的生态发展为纽带,实现学校形态的全面转型。

二、“道与术”的推进策略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只有改变课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校。纵观国内外集团化办学案例,多以“管理输出”和“教师输出”的方式带动学校发展。而“松溪样本”集团化办学则提出以“全人课程”作为抓手。集团龙头学校(松山湖中心小学)历经三个五年所建构的“全人课程”体系,在东莞乃至珠三角地区的认可度较高,便于普通教师学习、操作,易于移植。课程植入,既抓住了学校发展的关键,又很好地降低了跨镇街集团化办学的文化阻力和行政内耗。

(一)术:有形的课程植入,从项目到共振

“松溪样本”的课程植入主要有改良、补白和整合三种方式,旨在解决集团化办学发展的“技术”问题。

1. 改良

改良就是借用集团龙头学校资源和力量,对成员校原有的问题多、问题大的课程进行改造和完善,快速提升该课程的品质。如“松溪样本”语文课程教学采用的就是课程植入的改良方式。语文“主题教学”是集团化办学课程植入的重点内容,首期为历时2个月的植入试点,由龙头学校选派植入导师开展一对一辅导,主要培养改良语文课程教学的破冰者。在此基础上语文“主题教学”二期植入工程启动,为期一学年,主要聚焦语文“主题教学”的串联型阅读和生成性语用两种课型,从课例的学习模仿,到课型的扩展设计,再到课理的疏导整理,完成语文“主题教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认知到实操的系统性研究,使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明显得到提高。

2. 补白

补白原有课程就是通过对成员校原有课程不完备或欠缺的部分进行填补和充实,使原有课程更加周密、完整。

“全人课程”之一的兴趣爱好课程,隶属学科拓展课程,主要是以社团活动形式开展。集团通过引入舵手、引入模式、改善场室、培训师资等措施,补白原有课程等,使学校社团活动呈现出蓬勃生机,并且总结出一系列课程实施经验,在较短时间里使其课程的品质大幅提升。

3. 整合

这里所说的整合,主要是指将成员校某些课程的原有优势予以保留,并与植入课程的优势融为一体。西溪学校原有的游泳和科幻画项目教学颇有特色,只是品质有待提升。“松溪样本”将其纳入音体美课程教学中,与集团龙头学校的音体美课程“1+X教学”相整合。“1”,在音乐学科为葫芦丝和歌唱,在体育学科是花样跳绳和游泳,在美术学科是创意科幻画。“X”,则是指新课程标准中提及的音体美学科素养。

“松溪样本”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教学课型、教学范式、评价内容,加大音体美专项技能的学习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音体美整体素养的发展。“松溪样本”实现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拥有一项艺术特长的目标。

迄今为止,课程植入包括语文“主题教学”、音体美“1+X教学”等6个项目,有12位教师、12个班级、600多名学生参与试验。课程植入过程中,涌现出“招募令”“工作坊”“俱乐部”等衍生项目,必将发挥更大的效应。

(二)道:无形的文化生成,从点燃到内生

“松溪样本”集团化办学重视内生力量,自觉提出“溪月松风”的文化定位。松风,即松山湖中心小学吹拂来的教育改革之风,起到点燃唤醒的作用;溪月则代表着西溪学校崛起的内生力量。

1. 形成文化认同

办学思想是学校的方向标,没有一致认同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学校文化的融合很难发展到实质层面。“松溪样本”集团化办学植入“教育从生活开始与生命同行”的龙头学校办学思想,并以龙头学校校训为主题统整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加强文化内涵解读与宣传,学校编制《集团办学工作手册》,把学校办学思想、育人目标以及“一训三风”等印制其上,人手一本,成为文化引领的载体。“松溪样本”还重新设计了学校文化标识系统,定期编印《溪月松风报》、推出学校微信公众号,全面报道集团化办学带来的点滴变化,让广大教师、家长、学生对集团化办学的文化产生强烈认同感,逐步形成对学校文化的深度认同。

2. 促进文化转型

“松溪样本”积极引导学校文化转型,意在变凌乱为有序、有力,变平庸为有效、优秀。

(1)倡导“学习归己”的教师发展文化。学校以“学以致用”为教研出发点,提出“自己研究问题,研究自己的问题”,鼓励教师组建“教学技能研修”项目组,通过技能研修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使教师日常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教师队伍由被动培训走向自主发展,逐渐形成了“学习归己”的教师发展文化。

(2)开办寒暑假“生活超市”,推动学生作业文化转向。寒暑假“生活超市”是针对学生寒暑假作业的创新举措,它以生活为主线,以“任务式清单”设计作业样式,以“超市货品”的形式呈现,打造必选、自选的两种“商品”(即两类作业形式)。这种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作业革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精神。

3. 培育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主要是指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松溪样本”对于培育文化自觉,采取的是迁移法。

如在植入“全人课程”扁平化管理的过程中,顺势培育教师的 “主人翁” 精神。“扁平化”管理主要有以下特点:简单,分工不以职务而定,各任其责;尊重,赋予中层干部全部责权利;引领,用人所长,先行一步。“松溪样本”实施扁平化管理,释放教师的内驱力和领导力,让教师成为各项课程建设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改变了以往学校行政和课程组长只当传声筒和通讯员的做法。学校不再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只要教师有想法,有能耐,有专长,都可以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与管理中来。

(三)人:把教师发展立于道与术的核心

教师改变,学校才会改变;教师改变,学生才会改变。不论是有形的课程植入,还是无形的文化生成,“松溪样本”始终把教师发展立于道与术的核心,成就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教师群体自主发展态势。

1.“复合型”教师培训模式

高效率的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方式。“松溪样本”集团化办学把上岗前的“全人课程”体系模块化培训和日常的“主题技能培训”有机结合,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教师队伍的办学思想、教学理念、班级管理与教学技能与集团化办学思路的对接,促进“单一型”教师向能够胜任全人课程的“复合型”教師转变。

2.“内生型”教师成长模式

集团通过选派龙头学校骨干教师作为“种子教师”(首批6人)、“交流教师”(首批5人)交流到西溪学校,分别担任学校行政和课程组长,并以集团教研为支点,直接领导、参与全人课程的植入与整合,传播全人课程理念和操作模式,引领教师团队快速成长。

在“种子教师”“交流教师”以及集团导师的引领下,“松溪样本”的“内生型”教师成长工程得以快速推进。如“种子教师”邓峰引领的体育“跳绳技能”研修俱乐部、“种子教师”涂德引领的语文“主题教学”工作坊、“种子教师”张吉庆主持的班队“案例研修例会”、集团导师邱卫春、邵洪波带领的“一手硬笔好字”课程技能研修俱乐部等。这些研修项目的开展,聚拢了一批想发展、能发展的教师,有效地带动教师群体的自主发展。学校师资队伍正逐渐形成“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个人发展”到“群体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结语

“松溪样本”集团化办学以课程植入为抓手,研究学校变革与发展的核心要素体系及其“价值逻辑”,从“术”“道”“人”三个方面进行集团化办学的实践探索,突出打造集团化办学课程植入、文化生成和教师发展的“铁三角”,在技术层面、文化层面和教师发展层面建构起互联互促、共生共进的发展样态,为集团化办学的快速提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道为本,以术为用,以人为上,共同构成“松溪样本”集团化办学的全过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